林佳榮
我校是攀枝花市一所普通的全日制高中,學生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民族生,其中尤以彝族學生居多。他們出生在邊遠山區,在農村學校接受中小學教育,接觸英語的時間晚,受自己的母語彝語的影響特別大,部分學生甚至連漢語表達都還有困難,英語就更難了。所以,他們來到我校讀高中,英語成為了他們最難以逾越的一座大山。既影響了學生各科的均衡發展,同時也給我校高考帶來了很大壓力。所以,從2008年開始,我校英語組為此專門開展了一個名為《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學生英語水平的途徑》課題研究,而我就專門負責其中的《少數民族學生英語詞匯基礎的構建》的子課題。四年多來在高中各個年級的學生當中都反復地進行了摸索試驗,終于形成了一套比較行之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詞匯量的方法和模式,且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一、注重心理輔導,過心理關
教育心理學表明,教學不但是一個認識過程,也是一個心理變化的過程,認知的效果,常常取決于心理成功的因素。因此,詞匯的教學過程要不斷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障礙。我校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且民族學生(彝族)占了半數以上,因此,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初級階段的英語沒有學好、缺乏信心,作為高中起始年級的英語教師,應常用“你能行”“試一試”等激勵語言,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少批評,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刺激學生的記憶情緒。并設法激發學生的記憶欲望,進行有意記憶。如:在短時間內要求學生識記單詞20個,隔15分鐘后,再檢查鞏固。也可以在學習小組中進行背誦比賽,讓學生在榮譽感中提高自信心。可以通過填詞游戲,接龍游戲、猜謎等形式來記憶某些單詞,增加詞匯學習的趣味性。
二、注重記憶策略
長期以來,學生認為學習詞匯就是背單詞,對詞匯學習的研究一度被忽視。事實上,牢記單詞要講究記憶方法。我總結了如下一些記憶單詞的方法:
1.聯想法
學習生詞,要聯想學過的同義詞、反義詞、關聯詞,加深對該詞的理解,增加記憶,發展聯想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運用單詞傘(或稱單詞樹),這種方法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思維能力和英語自學能力,單詞傘不僅要打得開,還要收得住,不僅要做擴散性思考還要作集中思考。例如:table canoe board chair fence bookshelf wood.
就這樣,經過反復擴散思考和束集思考,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過程就是智能發展過程,學生獲得的知識不但容易被接受,而且會轉化成長期記憶。
2.構詞法
英語的構詞法分為三大類,即派生法(derivation),復合(compounding)和詞類轉換(conversion)。記住一些常見的前綴、后綴以及它們的基本含義,有助于學生單詞記憶。單詞中還有不少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復合構成的叫復合詞。如,fire-proof(防火的)由fire(火)+proof(防止)構成,學生由此可推知waterproof便是“防水”的意思。
3.釋義法
學習生詞應盡量查閱淺易的雙解詞典,通過英文釋義加深對詞的理解。還可以創造更多理解詞匯的上下文語境,要真正理解詞匯意義還應把它放在上下文語境中去分析和理解。
4.書寫法
學生要做到“五到”:口到、眼到、耳到、手到、腦到,即嘴里拼讀單詞、眼睛“看見”該詞意義圖像、耳朵聽見并檢查自己的發音、左手在空中書寫單詞(開發右腦)、腦里進行音、形、義類的綜合記憶。
5.淘汰法
適時復習單詞是同遺忘作斗爭的最好方法。平時做到手不離詞匯表,隨時翻閱,忘記了就作記號,一次次淘汰,定能記牢單詞。
6.分層次教學
民族學生的英語詞匯差異很大,筆者采取了以下幾種方法:
首先,對于那小部分程度非常好的學生放手,給他們以充分的信任的支持,鼓勵他們放開手腳大膽去探索記憶和運用所學詞匯的更加有效的方法,和他們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促進聽、說、讀、寫、譯各個方面提高的計劃方案。并定期邀請他們給全班同學做學習經驗交流。即使這部分學生優上加優,又使得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和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其次,對詞匯量特別有限的那一部分學生,筆者鼓勵他們把每一節課所學所涉及的詞匯都掌握好,達到會運用的目的。并適時地為其聽寫,幫其復習。此外,筆者還將這些學生分成兩人小組,互相聽寫。隨著這種一點一滴的積累,學生的詞匯有了一定的擴大,這時鼓勵并敦促他們大量地背新概念上的課文,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信心,還讓他們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嘗到了樂趣。最終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7.翻譯法
在教學中,我經常要求學生把課文中的重點句子或短小的關鍵的段落翻譯成漢語,并要求他們去比較英漢兩種語言在表達方式、句子結構、語言特點等方面的異同,并要求他們熟讀,隔一段時間又叫他們進行漢英互譯練習,如此反復多次,讓他們不僅記住了單詞,更記住了用法,當然也就更不容易忘記。
8.情境法
語言來源于實踐活動,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英語學習和周圍事物不能分割,因此要求學生養成日常見到什么,就把他們譯成英文的習慣。如:我要求學生背出自己的學習用品的英語單詞,要求他們記住教室內所涉及的單詞,以及他們回到宿舍里所能想到的身邊的單詞等,并要求他們盡量結合一定的句子,這樣做的效果很不錯,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以上講的是記憶單詞的快速有效的方法,但方法問題也不是孤立的,要擴大詞匯量,更重要的是有毅力,堅持多聽、多讀、多寫和多說。
三、不斷同遺忘作斗爭
從記憶學的角度來說,遺忘是指對曾經識記過的內容不再回憶,提取。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經過多次試驗確立的遺忘曲線理論以及筆者多年的教學過程總結,我們發現單詞遺忘有其普遍的規律。
1.單詞的輪廓和大體框架不易忘記
很多單詞在學生眼中似曾相識,但拼寫時卻只能拼寫大體輪廓,特別是長詞、難詞、含啞音字母詞和重現率低的詞。此外,英語單詞許多字母結合并無規律可循,所以需要在記憶單詞時不斷總結歸納。
2.遺忘速度的快慢和間隔時間的長短關系密切
也就是說,剛記憶的單詞遺忘速度最快,以后變慢。因此,我們一定要在24小時內及時開始復習,并要復習所記全部內容。遺忘具有選擇性。遺忘率最高的詞是教材中復現率低,或者是平時聽、說、讀、寫中很少使用的詞,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就應該有意識地在學習中使用已學過的詞;研究表明,大量的詞匯輸出可使學習者由于不斷從記憶中檢索已學詞項,自覺掌握在適當的語境中對這些詞項進行運用,從而“通過自我發現,自我誘發,掌握挖掘,自我補充”熟練運用詞匯。
四、遺忘與每次的數量和方法有關
我曾做過這樣的試驗:讓兩組水平差不多的學生分別在兩個教室里記憶生詞10分鐘,A組記憶20個單詞,B組記憶10個單詞。10分鐘后當場進行聽說讀寫測試,結果顯示,B組成績明顯高于A組。這說明不能要求中學生一次記憶大量的單詞,否則,欲速則不達。考試前采用突擊的手段記憶成百上千個單詞是不可取的。單詞記憶最忌“一曝十寒”要堅持“細水長流”。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詞匯量,要克服詞匯教學中的孤立教詞匯,講得過多,消化不良;接觸少,重現率低,吸收少;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負擔過重;系統性不強,邊學習邊遺忘的缺陷。相反,教師要能夠貫徹質量并重,逐層加深,立足于詞匯系統之上,著眼于詞匯教學之外,集中分散,交替互補的原則和方法。同時還要將詞匯的意義和用法的教學、詞匯的讀音和拼寫的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學習英語詞的讀音和書寫形式時,不感到雜亂,而感到有條理、有規律,從而調動民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通過這幾年的實踐,我校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極大地提高,在高考中拖后腿的現象已不復存在。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結合新課改的精神,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這些方法,以期把自己的英語教學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