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汴霞
體液常規是臨床診斷性檢查的重要內容,其中細胞學檢查的結果可直接判斷體液性質,甚至可作為確診某些疾病的金標準。而在臨床日常工作中,體液細胞學檢查并不規范,其檢查結果的質量和可靠性仍需加強[1-2]。結合目前,本研究對一些不同級別的醫院進行了調查,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主要對67 家醫院的95 名細胞學檢查員進行問卷調查,一共收到答卷67 份,有8 份問卷屬于三甲類醫院,有17 份屬于三乙類醫院,有22 份屬于二甲類醫院,有20份屬于二乙類醫院,由于三甲級醫院與三乙級醫院數量較少,因此將其合并為三級醫院。
1.2 方法 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了胸腹腔積液和心包液的細胞學檢查情況、各級醫院體液標本細胞學檢查質量管理保證措施、對血細胞分析儀、白細胞分類以及血小板計數復查的工作情況、各級醫院骨髓標本量以及專職人員設置和訓練情況的調查[2]。通過對各級醫院的調查結果進行數據統計,從而總結目前醫院在體液常規中細胞學檢查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制定針對性的措施。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胸腹腔積液、心包液的細胞學檢查情況 見表1。調查結果發現,設置有專業檢查人員的醫院數量較為少,僅僅只有26.9%,表明了大多數醫院對專業檢查人員的配置還不夠重視。另外,有92.5%左右的醫院對胸腹腔積液腫瘤細胞學檢查沒有進行相關的報告或者直接送往病理科。在表1中,可以看得出大多數醫院本身并不缺乏標本,但是卻沒有提高重視力度。還有58.2%的醫院在腦脊液的細胞檢測中沒有添加細胞保護劑,這會影響細胞檢查的效果。
2.2 各級醫院體液細胞學檢查措施和管理情況 見表2。發現制片方法多以堆片為主,次之則是涂圈;另外對于胸腹腔積液腫瘤細胞則多采取送病理科的措施;一般無腦脊液加血清。
2.3 對血細胞分析儀、白細胞分類及血小板計數復查情況
見表3。目前三級醫院的復片率較低,25 家三級醫院中有18家醫院的復片率在15%以下。而二級醫院的復片率則相對較高,大于15%的二甲醫院有60.9%,二乙醫院有50%。而對于血小板的計數復查情況中,有48 家醫院控制在60×109及以下,在這之中有20 家三級醫院,數量占受查三級醫院的80%。僅僅只有13家醫院的復查上線控制在80×109及以上。
2.4 三類醫院骨髓標本量、專職人員設置以及訓練情況
見表4。只有41.7%的醫院將標本數量保持在0~3/d,大多數保持在1~3/周。專業人員的設置上只74.63%的醫院進行了配備。訓練情況則大多數進行綜合訓練。

表1 各級醫院體液常規細胞學檢查情況

表2 各級醫院體液細胞學檢查措施和管理情況

表3 血細胞分析儀的涂片以及血小板計數的復查情況

表4 各級醫院骨髓標本量、專業人員設置以及培訓情況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在血細胞分析儀、白細胞分類及血小板計數復查情況方面,目前三級醫院的復片率較低,25 家三級醫院中有18 家醫院的復片率在15%以下。而二級醫院的復片率則相對較高,大于15%的二甲醫院有60.9%,二乙醫院有50%。在各級醫院體液細胞學檢查措施和管理情況方面,制片方法多以堆片為主,次之則是涂圈;另外對于胸腹腔積液腫瘤細胞則多采取送病理科的措施;一般無腦脊液加血清。另外研究結果發現設置有專業檢查人員的醫院數量較為少,僅僅只有26.9%,表明了大多數醫院對專業檢查人員的配置還不夠重視。另外,有92.5%左右的醫院對胸腹腔積液腫瘤細胞學檢查沒有進行相關的報告或者直接送往病理科。目前還有一些醫院存在不規范的體液細胞檢查。細胞的形態變化上比較大,檢查人員自身需要具備專業的技術培訓和較多的經驗學識,需要具備多項細胞的檢查手段。因此,醫院應該加強對檢查人員的培訓力度,并且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3-5]。人員在訓練過程中,需要注重綜合性,定期開展交流會。另外,還需要對醫院科室的管理制定標準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落實規范化的體液常規細胞檢測。
[1]周道銀,凌勵,趙超,等.提高胸腹心包腔積液一般性檢查質量的探討[J].臨床檢驗雜志,2002,20(2):107.
[2]吳茅,王海英,陳秉宇,等.血細胞分析儀提示中性粒細胞增高標本指標被忽視及對策[J].臨床檢驗雜志,2002,20(1):47-48.
[3]譚家成.體液常規中細胞學檢查內容與報告方式的規范化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8):975-976.
[4]胡志慧,楊魏銘.血性漿膜腔積液的液基細胞學檢查結果分析(附106 例)[J].當代醫學,2009,15(36):43-44.
[5]張玉軍,張麗英,王美玉,等.血性標本細胞學檢驗的2 種改進方法[J].臨床軍醫雜志,2001,29(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