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虎
血液透析是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替代療法,現代透析技術正跟隨著醫療技術手段的進步而得到不斷地完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已經能夠獲得長期存活[1]。血液透析的目的不僅在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數量,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尤其是那些需要長期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為探討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治療后的生存質量,本文將對比透析與未進行透析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質量,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 120 例為研究對象,選擇將進行透析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 60 例為觀察組,同時選擇同期非透析的慢性腎功能衰竭者 60 例為對照組,兩組均排除急性感染、急性左心衰竭、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后遺癥等急危重癥患者。觀察組男 37 例,女 23 例,年齡 23~75 歲,平均(55.8±10.4)歲,原發?。郝阅I小球腎炎 18 例,高血壓腎動脈硬化 25 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 17 例。對照組男 36 例,女 24 例,年齡 23~77 歲,平均(56.1±9.9)歲,原發病:慢性腎小球腎炎 18 例,高血壓腎動脈硬化 24 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 18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療,每周 3 次、每次持續 4~6 h,透析每分鐘血流量為 150~250 mL。對照組給予常規處理,包括輸血、補充等滲鹽水,補充營養維持機體正常代謝以及給予抗生素進行抗感染等。以WHOQOL-BREF自評量表[2]測定為調查工具,其中涉及生存質量的 4 個領域 26 個問題,分別為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領域、環境領域。在研究人員指導下,由患者本人填寫調查表,15 min完成。調查表結果等級指標從 1 分(極不滿意)~5 分(非常滿意),得出 4 個領域得分,并轉換成 100 分值,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好[3]。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3.0 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領域、環境領域及整體感受QOL-BREF得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QOL-BREF評分情況比較(分)
所謂生存質量,就是指人處于自己的生存環境中的時候,表達自身生存的一種感受,而與健康相關的生存質量則是個體對與健康相關的指標如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等的自我感受,隨著生存質量對人重要性的日益體現,該指標已經成為評價臨床療效的關鍵指標之一[4]。
我國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得以生存的主要治療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一方面要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慢性腎衰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另一方面,透析也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患者的生存質量。盡管透析治療手段隨著血液凈化理論和技術的日益成熟而不斷完善,患者可以通過透析的方式得到長期存活的可能,但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血液透析患者要承受著超過普通人群的壓力,一方面患者要面臨疾病本身帶來的痛苦,另一方面,透析治療過程也讓患者帶承受著特有的生理和心理負擔,上述問題直接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5]。
對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和透析患者生存質量的研究,西方發達國家開展較早,成果較多,在國內,關于生存質量的問題近幾年來開始為政府和學者所重視。WHOQOL-BREF自評量表是 1991年世界衛生組織研制的生存質量評價量表,1995年從 236 條構成的條目池中選出 100 條,形成 6 個領域的 24 個方面外加 2 個獨立分析問題條目構成[6],該自評量表適用于一般人群的普適性量表,用于評估透析和腎臟病患者的生存質量比較全面。
本文采用WHOQOL-BREF自評量表分別評價透析與非透析的慢性腎功能衰竭者,調查結果顯示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環境四個領域及整體感受,透析患者的評分優于非透析治療者(P<0.05),因此該指標客觀的提示了透析治療對改善慢性腎功能衰竭者生存質量效果滿意、符合現代醫學模式。本文的研究中,透析與非透析的慢性腎功能衰竭者在生理領域的差異最大,這可能與對照組病人由于經濟條件或其他原因而不能選擇透析治療,使得這些病人承受較觀察組病人更大的心理應激有關。
總之,透析治療作為特殊的腎臟替代療法,能夠明顯改善慢性腎功能衰竭者的生存質量,有助于患者回歸社會。但我國的生存質量評價量表尚不完善,因此本文的研究中使用的有關生存質量評價量表引自國外,研究結果能否使相關政府部門、醫院、家庭等支持系統信服,還需進一步研究。
[1]馬祖等,鄭智華,葉任高,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與生活質量關系研究[J].新醫學,2004,35(7):418-420.
[2]Yang SC,Kuo PW,Wang JD,et al.Quality of life and its determinants of hemodiaiysis patients in Taiwan measured with WHOOOL-BREF (TW)[J].Am J Kidney Dis,2005,46(4):635-641.
[3]巫桂壽,陳華容,玄先法,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比較[J].臨床腎臟病雜志,2008,8(10):458.
[4]許際華,王麗,尹欣榮,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狀況調查及護理干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4):29-30.
[5]桑艷芳,張雁 82 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的觀察分析及其對策[J].當代醫學,2012,18(17)::88-89.
[6]Yong DS,Kwok AO,Wong DM,et al.Symptom Burde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A Study of 179 Patients on Dialysis and Palliative Care[J].Palliat Med,2009,23(2):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