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春玲
人工流產是目前臨床十分常用的一種終止早孕的方法。手術中患者的宮頸松弛程度是決定手術時間和宮頸裂傷的關鍵。對于初次妊娠的女性,其宮頸松弛度一般較差,為手術帶來了困難,手術中患者疼痛感重,對手術配合不當,心理恐懼感上升,往往增加宮頸裂傷、流產不全的發生幾率[1-2]。針對此情況,我院在人工流產中將利多卡因與米索前列醇聯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 110 例人工流產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患者均自愿要求進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首次妊娠,患者身體健康,無長期用藥史,無急慢性疾病史,月經周期規律,無自然流產表現,宮頸無異常,無子宮手術病史,無麻醉禁忌證和藥物使用禁忌證。
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 55 例,患者年齡在 19~31 歲之間,平均(24.25±2.14)歲;停經天數在 41~56 d之間,平均為(52.02±4.51)d。月經周期為 26~35 d之間,平均為(30.02±2.99)d。試驗組患者 55 例,患者年齡在 18~30 歲之間,平均(24.14±2.08)歲;停經天數在 40~55 d之間,平均為(52.41±4.63)d。月經周期為 27~35 d之間,平均為(30.11±2.74)d。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停經天數和月經周期等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方差齊性與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術前均禁食水 6~8 h,進入手術室后監測生命體征,并開放靜脈通路。采用芬太尼和得普利麻靜脈麻醉。
對照組患者給予米非司酮和利多卡因治療。其中米非司酮在人工流產手術前 15~20 h服用。手術中選擇陰道粘膜與宮頸粘膜的交界處的 3 點、9 點處為穿刺點,將針刺入到陰道粘膜內,深度一般在 0.5 m左右。如回抽無回血,則注入利多卡因(2%)2.5 mL,并注意壓迫止血。在麻醉后 1 min進行手術。
試驗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利多卡因和米索前列醇手術。其中,米索前列醇與利多卡因使用方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米索前列醇在手術前 3 h放入到陰道內,劑量為 200 μg。注意陰道放藥前均進行外陰和陰道的常規消毒。
患者麻醉成功后進行手術,使用負壓吸引的方法,按照常規人工流產手術的步驟進行手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宮頸松弛程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
宮頸松弛程度使用Hegar擴宮器進行判斷,從小到大記錄無阻力通過最大號擴宮器直徑,記為擴張度。以直徑 7.0 mm為有效擴張度。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17.0 軟件包。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進行組間對比;計數資料組間通過χ2檢驗對比。以 0.05 為檢驗水準,可信區間范圍為 95%,P<0.05 為樣本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平均宮頸擴張度更好,患者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患者手術中發生的不良反應更少,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平均宮頸擴張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不良反應比較
人工流產是臨床常用的人工終止妊娠的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流產及藥物流產。不同方法有不同的優勢。其中,手術人工流產能減少患者藥物使用期間的不良反應,且終止妊娠的時間較短,患者陰道流血量較少,因此,更容易被接受[3]。
無痛人工流產符合現代人們需要,可以減少患者的痛苦,并避免了人工流產綜合征。而手術中宮頸過緊則會增加手術難度,使手術流產并發癥增加。
利多卡因多用于表面麻醉等,其能夠促進宮頸松弛,起到較好的鎮痛效果[4],降低患者發生子宮穿孔比例。米非司酮是抗孕激素藥物,能夠阻斷孕酮的作用,使內源性前列腺素升高,促進宮頸松弛和擴張,進而有效地減少對宮頸的機械擴張率,使手術的安全性增加。
米索前列醇是臨床常用的合成前列腺素E1衍生物[5],能夠有效地促進宮頸膠原纖維分解酶的活性提高,并使宮頸結締組織大量地釋放各種蛋白酶,并有效地抑制膠原合成,使膠原纖維分解能力提高,促進宮頸松弛。同時,米索前列醇還能夠結合子宮肌細胞膜前列腺素受體,激活子宮肌肉,導致子宮收縮,有效地促進宮頸管延長,使宮頸口擴張。
有臨床研究發現[6],米索前列醇與人工流產中的宮頸擴張有明顯的相關性,藥物劑量供給越大,患者的宮頸擴張越好。但是米索前列醇不良反應的發生也會隨著劑量增大而增加。這主要是由于米索前列醇不但會引起子宮收縮肌的收縮,還會導致胃腸道平滑肌收縮,使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并出現下腹部疼痛。另外,還有患者出現藥物過敏反應,使臨床應用受到了限制。因此,我院在臨床工作中選擇使用 200 μg米索前列醇擴張宮頸,這樣不但能夠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還能夠保證治療效果。
本研究中試驗組患者經過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米非司酮聯合使用,患者的手術時間縮短、宮頸擴張更好,手術中出血量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人工流產手術中給予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多卡因具有較好的效果,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痛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才艷麗,孫艷梅,岳曉輝,等.笑氣聯合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產的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0):2540-2541.
[2]李維宏.米索前列醇用于孕6~10周人工流產1200例效果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7):2376-2377.
[3]朱學梅.米索前列醇聯合利多卡因應用于瘢痕子宮人工流產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4):124-125.
[4]林麗,陳小梅.米索前列醇聯合利多卡因、丁卡因用于負壓吸引術的臨床觀察[J].海南醫學,2010,21(24):52-53.
[5]方紅艷,程書姿.米索前列醇聯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產中的應用[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2,35(6):42-43.
[6]黃慶珠.利多卡因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疤痕子宮人工流產[J].當代醫學,2011,17(2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