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柱深
多發性骨髓瘤是單克隆漿細胞發生惡性增殖的一種疾病,其發病率約十萬分四,占惡性血液病的10%左右,占所有惡性腫瘤的1%左右,且每年都呈上升趨勢[1]。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分期階段的差異,導致其疾病嚴重程度也有所差異,治療的措施也要相應改變,從而使患者的生存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其分期對預后判斷、病情的監測以及治療方案的選擇都非常重要。而在輔助骨髓瘤分期中常規實驗室檢查起到無比重要的作用,患者體內腫瘤細胞的負荷可以通過C反應蛋白(CRP)和乳酸脫氫酶(LDH)等來反映,而患者受損的嚴重程度則可以通過ALB(白蛋白)、GLO(球蛋白)和紅細胞沉降率(ESR)來反映,這都與患者生存時間的長短有著無比緊密的關系。因此患者分期的意義會因不同的實驗室指標而不盡相同,兩者相互補充,共同反映病情的嚴重程度[2]。本研究回顧并且分析我院在一段時間內所確診的63例初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臨床資料,利用SD分期標準對其進行分期觀察,比較各個時期的患者生化指標,并探討在多發性骨髓瘤臨床分期中常規生化檢查的重要意義。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接收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63 例,患者均符合國際制定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32 例,平均年齡70 歲;女31 例,平均年齡(66±4.5)歲,男女比例是1.03∶1。其中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大多以中老年人為主,大多數也伴有其他常見的老年病,合并肝硬化5 例,合并慢、急性腎功能不全或腎功能衰竭患者28 例,合并肺炎患者28 例,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26 例。
1.2 方法 首先對所有患者血鈣水平按公式校正,當結果顯示校正后的血鈣,血鈣水平高于2.75 mmol/L的癥狀可以定為高鈣血癥,然后比較經過血清ALB校正前后的高鈣血癥發病率。由此按照DS分期標準可以將患者分為Ⅰ、Ⅱ、Ⅲ期3 個小組,最后比較分析這3 個小組之間LDH、微球蛋白(MG)、CRP等的差異,并且分析MG與其他生化指標的相關性。
1.3 統計學方法 相關數據采用SPSS 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測定血清ALB濃度對患者的血鈣水平進行校正,結果發現校正前患者高鈣血癥發病率為17.46%,校正后患者的發病率變為38.10%,χ2=8.76,P<0.05,數據差異有統計意義。Ⅰ期患者校正前后血鈣水平的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數據差異無統計意義。但是Ⅱ、Ⅲ期患者校正前后血鈣濃度的差異有統計意義,χ2=9.11,P<0.05,數據差異有統計意義,具體數據見表1。通過各期患者的實驗室檢查顯示,LDH和CRP在3 期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GLO/ALB和ESR在3 期中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χ2=10.23,P<0.05,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經血清Alb校正前后多發性骨髓瘤各期患者血鈣水平

表2 不同分期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實驗室檢查的比較
多發性骨髓瘤的異質性強,是起源于前B細胞的一種最常見的惡性漿細胞疾病,其臨床癥狀呈隱藏化、多樣化,一般癥狀無特異性,容易導致誤診、漏診的發生,從而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往往使患者在被確診時就已處于晚期。因此,如何通過有價值的實驗室檢測指標以及結合此病的分期標準來及時準確判斷患者病情的嚴重情況,已經成為該病臨床診斷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4-5]。這也是引起誤診漏診的一個重要因素。
而通過常規實驗室檢查可以看出,II、Ⅲ期校正前后患者的血鈣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校正之后患者高鈣血癥發生率為38.10%,高于校正前的發病率,與張曦等[6]報道的結果相同。該病患者因為惡性增殖的漿細胞分泌許多異常的免疫蛋白,抑制ALB的分泌,并且很多患者肝功能受傷害,導致ALB合成下降,另外腫瘤患者在晚期常伴有白血癥,這也可能會使真實的血鈣水平被掩蓋。而如果低估了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血鈣水平則會直接導致嚴重后果,因為高鈣血癥本身會加重患者的腎臟傷害,嚴重者更會導致腎功能不全。而經過校正的血鈣比未經過校正的鈣更能準確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這無論是對多發性骨髓瘤的準確分期還是對疾病的判斷,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CRP及LDH的差異在不同的分期之間無統計學意義,而ALB、ESR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一些專家指出,血清可以作為反映多發性骨髓瘤病情輕重的常規性指標。低清蛋白癥患者本身其實就挺嚴重,營養狀態很差,腫瘤病狀況也很明顯,受感染的幾率也就相對增高。研究表明,嚴重的低清蛋白作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感染高危因素,其感染之后病死率非常高。A/G與GLO、ALB單獨相比,能更加靈敏反映多發性骨髓瘤病情發展的情況,通過指導并制定相對更加合理的治療方案,是因為患者本身就同時有低清蛋白血癥和高球蛋白血癥,兩者的比值比單一的指標變化幅度會更大一些。ESR則是能夠反映身體狀態異常的非特異性指標,它在感染、發熱、外傷等病狀態下都會有所升高,而很多患者的ESR都會相應的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不過鑒于其特異性較低,所以其臨床意義并不是很大。
CRP和LDH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腫瘤狀態。CRP屬于急性反應蛋白之一,一般受誘導在肝臟內合成,理論上而言,患者的CRP一般都會升高,而且會因分期增加而隨之增高。LDH則屬于糖酵解酶的一種,主要存在于腎臟、骨骼肌、肝脾和腫瘤組織中,在紅細胞中含量很豐富,其水平的升高跟腫瘤量的增加息息相關[6]。但是,實驗發現CRP和LDH在3 個分期之間的差異無統計意義,這可能是多發性骨髓瘤發病一般在老年人群體的原因,而且很多老年患者都往往伴有肝腎功能不全、心腦血管疾病和肺部感染等老年病,這些老年病都可以導致LDH和CRP的異常升高,從而干擾多發性骨髓瘤中CRP和LDH的分析和判斷[7]。
綜上所述,GLO、A/G及ALB等在不同分期的多發性骨髓瘤中是呈梯度變化的,CRP能夠用在間接反映患者體內腫瘤量上,而在輔助多發性骨髓瘤分期和判斷病情中,提示這些生化指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多發性骨髓瘤病情監測以及臨床分析中,常規的生化檢查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能為DS分期提供一些必需的輔助信息,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檢查能為該病的臨床作進一步的選擇治療方案時提供更準確的實驗室數據支持。
[1]楊新宇,方亦兵,肖佩玲,等.初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血鈣異常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10):7-8.
[2]何群,祝焱,陳曙平,等.多發性骨髓瘤97 例臨床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08,35(16):917-918.
[3]關則兵,葉昌雄.含吡柔比星與多柔比星方案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效果對比研究[J].當代醫學,2011,17(20):125-126.
[4]白硯霞,陸敏秋,李真,等.多發性骨髓瘤醫院感染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9):1261-1263.
[5]楊渝偉,薛冰蓉,陳小紅,等.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在多發性骨髓瘤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12-14,45.
[6]張曦,常春康,吳凌云,等.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清蛋白校正后高血鈣發生率的研究[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10,9(3):233-235.
[7]沈華英,石永兵,施曉松,等.多發性骨髓瘤伴腎損害38 例臨床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8(4):63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