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窗編輯部

在當下中國,說起稅,“痛”就馬上成為一種整體性感受,甚至是“集體無意識”。這就是稅對社會“教育”的結果。否認,或者假裝不知道這一點,已經沒有意義了。經濟降速一來,減稅的潘多拉魔盒就打開了。
是的,這就是一個潘多拉魔盒。無論語言如何包裝,稅總會讓我們暴露出真實的面目,“算計”開始了。毋寧說,歷史就是在“算計”中前行的吧。當年英國的國王不算計貴族,貴族不算計國王,恐怕就不會有大憲章,甚至不會有代議制。
談到稅,人們總是最坦率的;談到減稅,更是如此。轉型的壓力誰扛?改革的成本誰來承擔?減稅開始了,博弈也就開始了。
博弈的結果會如何?過往的教訓提醒我們,權力每一次被拿走一份奶酪,往往會在以后想辦法,找機會,再從社會里拿回一份。這已然是一種自動生長的機制。那么,逃稅、避稅等公民習慣也繼續滋長。此次減稅后,結果是否還會如此?這就逼著我們不得不進入改革的“深水區”。減稅,最終就會變成“一連串事件”。
為了實現至善,我們不得不背負著“惡”的包袱前行。我們太過忽略稅對政治至善的深刻影響,“歷史意志”也許就是要用“算計”的“惡”讓我們能夠體會到至善的美好。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會慢慢蘇醒,讓稅變成一張公平正義之網,民本之道充塞其間,流轉不息。
打開善政之窗,呼吸新鮮空氣,從稅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