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洪
多年來,就外交與國防問題,韓國內有“同盟派”與“自主派”之爭?!巴伺伞闭J為,韓美同盟應該是韓國安保的基石,強調任何動搖韓美同盟的主張都會對韓國的安全帶來危機。而“自主派”認為,隨著韓國國力的增強,中國的崛起,東北亞局勢的詭譎,韓國要因應這些變化,在承認韓美同盟重要性的同時,應該打破“陣營外交”的冷戰思維,在事關韓國安保問題上,更應該有韓國的“自主性”。盧武鉉政府可以說是韓國安保“自主派”的代表,而李明博政府則是“同盟派”的代表。
如果朝鮮半島有事時,美國應不應該掌握對韓國軍隊的指揮權(即戰時軍隊指揮權)則是兩派爭論的核心。美國握有對韓國軍隊的指揮權應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期間,當時是韓國自愿將其軍隊的作戰控制權交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司令部,然后沿襲至今。
對韓國軍隊的指揮權又分為平時指揮權和戰時指揮權,1994年,韓國政府已經從美國手中要回了平時指揮權。2007年,盧武鉉總統訪美時,與美國磋商索回戰時軍隊指揮權,并獲得成功。雙方達成協議:2012年4月17日,美國要將對韓國軍隊的戰時指揮權還給韓國。
對此協議,韓國輿論可謂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海?!白灾髋伞陛浾撜J為盧武鉉贏回了民族尊嚴,保護了國家主權。而“同盟派”輿論則認為,這將極大地動搖國民的安保信心,會給全國人民帶來恐慌。鑒于各界紛紛擔心移交作戰權的操之過急,2010年6月,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首腦會談,將移交時間推遲到了2015年12月1日。
隨著今年初樸槿惠政府上臺,制定韓國安保政策仍是“同盟派”占上風,韓國政府乃千方百計說服美國政府,要后者同意再次推遲歸還軍隊戰時指揮權,并認為其理由充分。一是朝鮮半島形勢險惡,每遇形勢一緊張,朝鮮就發出要讓青瓦臺變成一片火海的戰爭叫囂,讓韓國人的神經繃緊到極點。二是韓國政府遠沒做好必要的準備,因為收回軍隊指揮權,意味著韓國將要增加天文數字般的防務費用。
面對韓國的死乞白賴似的哀求,美國政府頻頻賣關子,聲稱要按協議辦,希望屆時能將對韓國軍隊的戰時指揮權順利移交給韓國政府。
美國政府的如意算盤是,要將歸還戰時軍隊指揮權問題作為迫使韓國政府就范的一副好牌。近年韓美關系存在幾大問題是:美國要求韓國加入導彈防御系統(MD),但韓國不敢因此得罪中國;美國要求韓國多分擔一些駐韓美軍費用,韓國不肯多掏腰包;美國希望韓國改善與日關系,促使美、日、韓三國軍事聯盟的建立,但韓日世仇不可能一日化解。這些難題使韓美關系屢生齬齟。最近美方頻頻放風,表示要將戰時指揮權與分攤駐軍費、韓國加入導彈防御系統(MD)的問題捆綁解決。對此,韓國都采取拖延和敷衍的辦法,讓美國碰了軟釘子。
樸槿惠政府上臺后,韓美軍方就移交戰時指揮權問題展開了多次磋商,美國急于抽身,而韓國卻緊緊抓住美國不放。韓方提出“移交局勢論”,即與其討論歸還的時間,不如討論歸還時的局勢,局勢比時間更重要。而目前日益險惡的朝鮮半島局勢,2015年絕不是韓國按時收回戰時軍隊指揮權的時機。
在沒找出更好辦法之前,雙方再次使出了拖字訣。本來韓美雙方要在今年10月初趁韓美同盟成立60周年紀念日時,磋商并決定是否延期歸還軍隊戰時指揮權事宜,然而無果,只好再次推遲到明年上半年繼續磋商。難道,戰時軍隊指揮權真成了韓美間一只燙手的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