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翰


11月23日的安徽省立兒童醫院已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門診樓大廳里,穿梭著白大褂們忙碌的身影,焦急、期盼的神情寫在每一位帶孩子就診的父母臉上,如一片巨大的陰云,用暗影為地上的草木統一著色。
這一天,復活男嬰毛毛(化名)被第二次送進了殯儀館進行火化。
自此,這名出生便患有重大先天疾病的早產嬰兒,經歷了被父母簽字放棄治療,被醫院判定死亡,在殯儀館里火化前發出一聲微弱啼哭,隨即被送回醫院搶救,并在社會輿論界引起軒然大波后,終于永遠閉上了雙眼的過程。
在這場新生命與死神抗爭的劇目里,奇跡終究沒有出現。
“意外”復活的男嬰
從11月18日被宣布死亡,到11月20日的一聲啼哭,短短三天的時間里,毛毛死而復活的事實,以及伴隨而來的千夫所指,已經成為了安徽省立兒科醫院(以下簡稱:省兒醫)不能承受之重。
據該院負責治療照顧毛毛的當事醫生查某、護工盛某回憶,接收毛毛入院,是在今年的10月28日,這名出生日期為10月9日的男嬰,經診斷患有嚴重的新生兒肺炎、先天性雙側后鼻孔閉鎖及由于早產造成的腦損傷。“先天性雙側后鼻孔閉鎖”,是一種只有萬分之幾概率的先天性疾病,通俗說,就是沒有鼻孔,鼻腔里長了肉,只能靠嘴巴艱難地一吸一呼,從氣管里吸入一絲新鮮的空氣。按照醫院的說法,這種先天畸形是不治之癥,治療痊愈的希望幾乎為零。
在經歷了為期半個月的抗感染對癥支持治療后,基于毛毛在此期間多次發生的呼吸、心跳驟停等現象,考慮到醫院現有的醫療條件,院方建議其家長將孩子轉往北京、上海等地的大醫院進行手術治療。
“孩子的父親在聽取了我們的建議后,致電上海有關方面的專家,隨即表示放棄一切治療,并提出將來孩子的尸體由我們院方處理、不留骨灰,然后就從醫院離開了。”省兒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醫護人員,在接受采訪時對當時的狀況進行了這樣的描述。這名醫護人員猜測,可能是其父母致電上海相關專家后,得到的結果不太樂觀,以至于他們決定放棄對孩子的救治。
父母離去后,毛毛被獨自留在了省兒醫的新生兒病房,經歷了6天的維持性治療后,11月18日,面色青紫、心跳呼吸停止的毛毛,被當值醫生宣布死亡,醫生開具了死亡證明,隨后將其轉移到科室另一間病房。
“因為當時以為他已經死了,19日一整天,我們一直將他放在那間沒有人的病房里,沒有人照顧他,也沒有人去看他,那一天合肥的最低氣溫只有3度。”為毛毛開具死亡證明的醫生查某,在接受采訪時懊惱不已,“我要是那天去檢查一下他,說不定能看到生命跡象。”
11月20日,已經被送至合肥市殯儀館的毛毛,在即將被火化時,發出了一聲微弱卻足以震驚在場所有人的啼哭。孩子還活著,所有人均感到難以置信。
據當天將毛毛送至殯儀館的醫院護工盛某回憶,那天從殯儀館離開沒多久,他就接到了殯儀館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在電話里,盛某得知,自己送過去的三個孩子,還有一個是活的。“接到消息后,我立刻打車趕往殯儀館,發現孩子果然還活著,就跟著隨即趕到的120救護車,一起把孩子送回醫院救治。”
在接受采訪中,盛某坦言,自己的工作存在疏忽,“送孩子去殯儀館是在當天的早上8點,那時給孩子開具死亡證明的醫生查某還沒來上班,在未經醫生再次檢查確認的情況下,我就將打包好的3具男嬰遺體(注:其中有兩個男嬰確實死亡)扛上出租車,送到了合肥市殯儀館。如果等到醫生來了再確認一下,可能孩子就能早點接受搶救。”
醫院有責任也有委屈
針對安徽省立兒童醫院的死嬰復活事件,外界有著種種猜測,其中一種觀點認為,孩子的父母簽字放棄治療后提出將尸體交給醫院處理,并隨即離去不再負擔醫藥費,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沒死亡之前接受保守治療的每一筆費用,都勢必要由醫院承擔,而醫院出于自身利益得失考慮,很可能在明知孩子沒有徹底斷氣的情況下,違規開具死亡證明,想把孩子火化一了百了。
但這樣的觀點很快受到了外界的質疑,有知情人士指出,安徽省立兒童醫院近十幾年來,免費救治的棄嬰已達上百名。直到現在,仍有幾名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棄嬰,生活在醫院的病房里,他們穿百家衣、吃百家飯,許多醫生、護士還在周末把他們帶回家,同自己的孩子一塊玩耍。基于這樣的現實,善良的人們認為,毛毛的事件醫院確有疏忽,但絕不可能是明知故犯、草菅人命。
“得知這件事情時,我一下子怔住了,覺得這怎么可能發生!”安徽省立兒醫院長金玉蓮說,核實后,她不僅為孩子感到痛心,也對當事醫生與護工十分憤怒,“我們醫院今年救治了這樣的棄嬰39人,墊付了醫療費超過90萬,現在這個事發生了,說這些都沒用了。”
經調查專家組分析,毛毛當時可能處于醫學上的“假死”狀態。這種“假死”又稱微弱死亡,是指人的循環、呼吸和腦的功能活動高度抑制,生命機能極度微弱。這種現象比較罕見,感受不到呼吸、心跳、脈搏,四肢發涼,像是死亡了,其實生命活動并沒有停止。只是極其微弱的心跳、呼吸等,只能用醫療儀器如腦電圖、X光機透視等手段才能檢測出來。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徐虹在接受《新民周刊》專訪時表示:“我相信毛毛的事件是安徽省立兒童醫院的無心之過,在我們這些省級以上的兒科醫院里,經常會遇到父母拋棄重病患兒的情況,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都是以孩子為重全力救治,醫生墊付醫療費用的情況時有發生。很多父母將孩子扔在醫院后,還隔三差五打電話來了解孩子的近況,但就是不肯到醫院來把孩子接走。這樣的孩子不能算棄嬰,福利院不接收,只能放在醫院養著,我們醫院的兒科病房里,有幾個這樣的孩子,出生沒幾天就被父母留在了這里,現在都養到兩三歲了。
同時,徐虹也表示,對于一些患有先天重大疾病的患兒,醫院經過倫理委員會的評估,認為確實沒有治愈可能的,確實會勸說父母放棄治療。但這只是意味著不再對患兒進行上呼吸機、心電監測、插管等大搶救,常規的維持性治療還是要的,這是起碼的人道關懷,不可能置一個還沒咽氣的孩子于不顧,讓他自生自滅。但這樣的“假死”現象,如果不通過心電的持續性檢測,確實容易出錯。從理論上講,省兒醫在此事件中確實存在疏忽。
當家長無能為力時
從毛毛的死而復生,到最終的搶救無效死亡,他的父母始終未曾露面。據安徽省立兒醫的醫護人員透露,這對來自皖北某縣的李姓夫婦,早在孩子第一次被宣布死亡的一周以前,便離開了醫院。在毛毛死而復生后,醫院曾輾轉聯系到了他們,告訴他們孩子又有了生命體征,但他們還是堅持放棄治療,并且沒有再來看上一眼。
11月21日是毛毛“復活”后的第二天,曾有記者聯系到了他的父親李某,當被問到他們是否打算回到合肥看望毛毛時,李某未作回應。
就為何對孩子放棄治療的問題,李某表示:“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一直沒有離開過醫院,我和妻子一直在東奔西走為孩子治病,這些天去了省內外多家三甲醫院。10月27日來到合肥,隨后住進省立兒童醫院,其間去了一趟上海一家醫院,后來又回到合肥。醫生告訴的結果都一樣,說是不治之癥。我們實在無能為力。要是有十萬分之一的希望,我們都不會放棄。”在李某看來,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也很無奈,“從產前檢查到對胎兒的檢查,所有的產檢我們都做過了,包括四維彩超,也沒檢查出任何問題。”
針對李姓夫婦這樣的選擇,徐虹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無論從法律的角度,還是從人道的角度出發,李姓夫婦都不應該在決定放棄治療后一走了之,把孩子扔在醫院不管。“如果經醫院權威部門認定孩子無法救治,家長可以放棄治療,但不能要求醫院代為處理孩子的尸體、處置骨灰。從一個正常的程序上講,孩子死亡后,父母也是一定要到場的,要憑醫院開具的死亡證明,給孩子注銷戶口,而且按照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他們也必須要通過這樣的流程,才能再生孩子。從人道的角度講,孩子雖然放棄了治療,但臨終前還是需要關懷的,在這個時候,父母無論如何不該先行離開。”
“我只能說,中國在這方面,離真正的人道還差得很遠。”兒童希望救助基金會執行主任張雯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表示。“決定孩子是否繼續救治,最大的因素在于家長,遇到家長不想要孩子的情況,孩子明明能救也放棄,很多孩子僅僅是因為患有先天性唇腭裂就被遺棄了,這種情況你怎么說?很多時候,就是明目張膽的殺人。”
談到民間機構對患有先天性疾病患兒的救助,張雯表示:“我們民間機構是這些孩子的最后一個希望,如果家長真的有心要救孩子,又能通過網絡找到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要能幫的就一定會幫。可是實際上,目前我國在對于孩子的生命權、醫療權方面的保護是缺失的,如果你找相關部門,一遇到這種患有先天疾病的棄嬰問題,相關部門全是躲著的,說白了就沒有一個部門為這些孩子撐腰,替孩子追究父母的拋棄責任。”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但張雯則表示,法律只規定了應當怎樣、禁止怎樣,但卻沒有具體的保護措施,這樣的規定近乎沒有。
除法律層面外,張雯也提出,國家應該將新生兒的大病治療列入到社會保險當中。現在的國家保險只包含唇腭裂、先天性心臟病一類的先天疾病,但這些疾病的手術費用相對較低,個人或民間組織都基本可以承擔。反倒是諸如白血病、肝移植一類的重大疾病,國家保險卻沒有包含而恰恰這些疾病的治療費用很高,個人很難承受,民間機構的力量也有限。“我們兒童希望救助基金會從2008年開始,提交關于兒童大病醫保的議案,一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其家庭每年拿出100元作為其大病醫保的保險金,我們全國一年就是300億,對比未成年人患此類疾病的比例,這筆錢只多不少。”
棄嬰島
棄嬰島是指為棄嬰提供室內庇護的場所,內設有保溫箱、排氣扇、被褥,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和充足的氧氣,來者只需要在離開前按一個延時按鍵,救助機構就會接到信息。深圳福利中心近期透露,將在明年年初建起深圳第一個棄嬰島。
2011年6月1日,中國首個專為救助棄嬰生命安置的“嬰兒安全島”出現在石家莊。
很多國家都設有棄嬰島,但這種救助方式也引起社會爭議。有人認為,棄嬰是違法行為,這種做法會變相鼓勵遺棄孩子。但從現實情況看,棄嬰島是救助病殘嬰兒的一種有效手段。贊成者認為,追究遺棄罪行與善待棄嬰并不互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