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張紅兵為“弒母”道歉背后

2013-05-30 11:03:12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13年37期

姜浩峰

“我為自己有一位具有獨立思考精神的母親而感到驕傲。我愿在大庭廣眾之下,解剖自己卑微的靈魂,公開地對被我告發而冤死的媽媽進行懺悔;同時我還要聲明:屬于包括我在內的家庭成員的責任歸我們自己,屬于社會的責任歸社會,兩者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以前者取代后者。希望引起社會輿論的關注、探討和爭論,促進人們思考:在中國大陸,為什么會出現丈夫揭發妻子、兒子把母親送去赴死的慘絕人寰的悲劇?怎樣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2012年8月3日,在固鎮縣舉行的方忠謀墓(遇難地)認定不可移動文物聽證會上,方忠謀的長子、也是她“罪行”的告發者之一——張紅兵,當眾向母親方忠謀懺悔、道歉。

1970年4月11日,安徽省固鎮縣人民醫院門診部副主任方忠謀女士,因替劉少奇、鄧小平、彭德懷等鳴不平,并毀壞了毛澤東畫像,被以“反革命”罪判處死刑而槍決。后經宿縣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復查,于1980年8月14日平反昭雪。

2009年,張紅兵狀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 固鎮縣志》(以下稱《固鎮縣志》)編委會和相關出版社,稱該縣志中《〈方忠謀“現行反革命案”復查平反〉案例》(以下稱《案例》)“內容嚴重失實”、“涉嫌侵害死者及其家人、近親隱私”;2011年又申請安徽省文物局、固鎮縣有關部門將方忠謀墓(遇難地)認定為安徽省省級不可移動文物,未果。

在過去的這一個夏天,為“文革”親歷的荒唐事道歉者接踵而至。

他們道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們為當年的所作所為付出了怎樣的代價?這又是怎樣的一種心結呢?

道歉接踵而至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1953年9月,伴隨母親生產的陣痛,他呱呱墜地。父母給他起名張鐵夫。1966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時候,他還不滿13歲。那一年,張鐵夫親自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張紅兵”。

2005年12月,張紅兵開了幾個博客,其中在鳳凰網上的博客以“方張鐵夫”為名。當時,他早已是一名資深律師。博客內容諸如——“‘末代皇后案出現罕見一幕”或者“山東農民徐某狀告無門”等,大多是他替人打官司的案例。而“方張鐵夫”之“方”,來自其母親方忠謀。

2009年11月16日,張紅兵律師來到北京海淀區法院。這次,他是要為自己打官司。他以《固鎮縣志》的《案例》涉嫌侵害自己和父母隱私為由,將該書作者安徽省固鎮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出版發行者中國城市出版社告上法庭,“請求依法判令兩被告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撫慰金人民幣5萬元”。海淀區法院未予受理。

2011年8月,張紅兵又向安徽省固鎮縣有關部門提出,希望將母親方忠謀的墓(遇難地)認定為文物,未成功;其后,他將有關部門告上法庭,今年4月初,二審終審判決:敗訴。

2012年8月,在張紅兵申請文物認定期間,固鎮縣文廣局曾對方忠謀墓(遇難地)是否為不可移動文物舉行聽證會。在聽證會上,張紅兵陳述道:“我應該成為反面教材,希望歷史的悲劇不要被遺忘。”

不僅是張紅兵,今年夏天,不斷有為“文革”往事出面道歉者——

6月,《炎黃春秋》雜志刊登了一則廣告,稱:“本人劉伯勤,‘文革初為山東省濟南一中學生,時因年幼無知……參與批斗學校校長、老師等。雖有‘文革大環境裹挾之因,但是個人作惡之責,亦不可泯。特向以上師生,誠懇道歉。”劉伯勤,今年61歲,退休前系濟南市文化局文物處處長。

山東蓬萊盧嘉善、河北邯鄲退休干部宋繼超、湖南退休教師溫慶福等人,通過不同渠道,紛紛向在“文革”中被自己迫害的人公開道歉。

同樣的行為還來自陳小魯——陳毅元帥的兒子、粟裕將軍的女婿。8月18日,《陳小魯反思“文革”真誠道歉》一文見諸其本人博客,稱:“我作為當時八中學生領袖和校革委會主任,對校領導和一些老師、同學被批斗,被勞改負有直接責任。”陳小魯在文末寫道:“我的正式道歉太遲了,但是為了靈魂的凈化,為了社會的進步,為了民族的未來,必須做這樣的道歉,沒有反思,談何進步?”

與其他道歉者相比,今年60歲的張紅兵,因為當年的所作所為遭遇到極致的心靈震撼,背負了更深重的心靈枷鎖。他當年做的,除了分別貼過母校固鎮縣實驗小學校長劉祥禎、“固鎮縣衛生系統頭號走資派”——自己的父親張月升各一張大字報,1970年,由于他和父親分別向縣革委會人保組、固鎮縣群眾專政指揮部軍代表揭發母親的“反動言論”,導致母親方忠謀被槍決。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說,因為“想逃卻無處可逃,必須面對”。

1970年2月14日,張紅兵的父親張月升向方忠謀提出離婚。當年4月8日,固鎮縣公檢法軍事管制小組做出《離婚書》準予離婚。張月升于2003年1月9日去世。

那個“弒母”的黑夜

8月下旬,張紅兵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講述了自己在“文革”中“弒母”的經過。

“事情發生在1970年2月13日夜晚,我們家人在一塊辯論‘文化大革命,母親說:‘我就是要為劉少奇翻案!毛澤東為什么搞個人崇拜,到處都是他的像!作為毛澤東的忠實紅衛兵,我立即投入了對母親的批判斗爭,這個時候我父親張月升說:‘從現在起,我們就堅決和你這個堅持反動立場的現行反革命分子劃清界線,你就是敵人,我們斗爭你!你把你剛放的毒,全部寫出來!母親寫完一張紙以后,父親就拿著這張紙,出了家門,他沒有告訴我出去干什么,我意識到:父親可能去縣有關部門報案。”

張紅兵回憶說,當時聽到母親說這樣的話,他非常震驚。“在我的印象中,一貫緊跟黨走、工作積極、待人親切的母親竟能說出這些話!頓時,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完全改變——她不是我的母親,而是一個張著血盆大口、青面獠牙的階級敵人!”張紅兵說,“在我的腦海里、融化到我的血液中、落實到我的行動上的是紅歌——‘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毛澤東思想是革命的寶,誰要是反對它,誰就是我們的敵人,這是一種條件反射。我擔心父親沒有真的去報案,作為毛澤東的一名忠實的紅衛兵,為了證明自己在與母親這個‘階級敵人進行斗爭的過程中‘站穩了無產階級革命立場,我馬上寫了封檢舉信,當晚就把信和我的紅衛兵胸章一起,塞進和我家同住縣衛生科大院的軍代表宿舍的門縫里。”

那一個晚上,天氣特別冷,冰天雪地。因為激憤、恐懼和寒冷,不滿17歲的張紅兵不由自主地上牙“的的”打著下牙,渾身顫抖。

張紅兵當時寫的揭發材料名為——《檢舉揭發罪惡滔天的現行反革命分子方忠謀罪行》,他在文末寫道:“打倒現行反革命分子方忠謀!槍斃方忠謀!”

接著,張紅兵回到家里。在他發給《新民周刊》記者的電子郵件中如此寫道:“在母親將我們孩子住的東屋門頭上的一張毛澤東畫像、她和父親住的西頭臥室里墻上的一張毛澤東畫像、鏡框里的一張《毛主席去安源》郵票等焚燒后,父親和縣公檢法軍管組負責人、軍代表張排長等人進入臥室,對著我母親的腿就踹了一腳,她一下就跪地了,然后就像捆粽子一樣,用帶來的繩子把她五花大綁捆了個結結實實。這是我第一次看見捆人,現在都能記得:母親被捆時,肩關節發出‘喀喀的聲音,我的心一陣緊縮。”

說起母親的案件剛發生時的感覺,張紅兵說:“我的頭‘轟的一聲,似乎像爆炸、被掏空,整個身體也仿佛不是自己的。這是我生來第一次從來沒有過的極其奇特、極端痛苦、無法忍受的感覺。我的這種痛苦持續了一個月左右,是最糟糕、最令我無法承受、甚至想去死的感覺。”

4月11日,是宣判的日子。那一天,張紅兵到了公判大會現場。

“看母親跪在臺上,一個荷槍實彈、全副武裝的男軍人揪住她的頭發,把她的腦袋硬往下按——要她向廣大革命群眾低頭認罪;但是,按著她的手一松,她的脖子一擰,立刻就昂起頭。宣判結束,她被人拖上停在主席臺旁邊的解放牌大卡車車廂時,掉下了一只腳上穿著的黑色平跟帶襻皮鞋。”

方忠謀以“反革命罪”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至于槍決現場,張紅兵當時已不愿前往。

記者問張紅兵:“是否聽說過‘親親相隱的古訓?對父親舉報母親你怎么想?”張紅兵說:“我在此案發生的過程中起了關鍵性作用:當晚父親離家外出時,并未直接告訴我說他出去報案。當時,我懷疑父親不是真的去報案,于是自己寫了檢舉信。如果當時父親堅持不報案,按照我的堅決態度,極有可能將父親、母親一起告發,父親就會因‘包庇現行反革命分子方忠謀罪名被抓,父親、母親將會一道被審判。”

張紅兵坦承:“我還要向父親道歉,因我的告發使他失去妻子,‘文革中我還貼過父親大字報,作為兒子的我不應當這樣做。”

“大義滅親”的好處

張紅兵認為,《固鎮縣志》的《案例》涉及其父母和本人的文字嚴重失實,于2009年狀告編委會和出版社。

《新民周刊》查閱了《案例》,其中寫道:“方忠謀,女,民國15年(1926)生于樅陽縣一個地主家庭……”

張紅兵認為,母親對家庭出身被劃為地主成分有異議。他說:“早在1953年,母親就對父親說過,土改時全家6口人只有2間草房、5.3畝田、半套農具;外公方雪吾一直教書;田地依靠自家的部分勞動、親戚幫忙和農忙時雇請零工來經營,全家以農業收入和外公的教書收入為生。按當時政策規定只應當劃為中農,而不該劃為地主。只因為參軍前家里為母親與他人訂過婚,對方要求結婚,母親不同意并提出解除婚約,造成對方精神失常。這時,男方的一個堂兄弟被派到母親家鄉任土改工作隊長,借劃分農村階級成分和鎮壓反革命運動之機,不但利用職權把我外公方雪吾劃為地主成分,而且莫須有地以‘惡霸地主、‘國民黨中統中心組長、‘反革命殺人等罪名,將方雪吾判處極刑,褫奪政治權利終身并立即執行。”1980年6月26日、27日,固鎮縣縣委常委召開民主生活會,就方忠謀問題進行了研究,認為:“對方忠謀的父親方雪吾的罪惡和地主成分發現有疑點,尚需進一步弄清,請(宿縣)地委考慮決定。”

同時,張紅兵認為,《案例》敘述案情與事實不符。《案例》載明:“(1970年)2月13日晚飯后,方忠謀對正在刷碗的大兒子鐵夫說:‘我活一天,還要勞動一天,不像你們天天高談闊論,不做實際工作;天天在毛主席像前請示、問安,那是假的。我是相信、擁護共產黨的。鐵夫反駁說:‘你反動!她義正詞嚴地說:‘我就是反動,我看劉、鄧、陶、彭德懷他們是正確的!鐵夫說:‘你敢為劉、鄧、陶翻案,我就用盆砸爛你的狗頭!正在內室看報的張月升趕忙出來喝令:‘打現行反革命分子!鐵夫就拿起扁擔與張月升一起撕打方忠謀,無意中砸爛墻上的毛主席像。張月升遂即故意激方忠謀:‘你敢撕毛主席像,罪該萬死!有種的,你敢講,還敢寫嗎?……當縣公檢法軍事管制小組派人去拘捕她時,發現其又把陳伯達、江青等人的畫像也燒了。”

“即使翻遍當年為方忠謀定案的全部材料,也找不到上述任何事實和情節,特別是不知道哪兒冒出來的陳伯達、江青畫像。”張紅兵告訴《新民周刊》,“1980年8月14日,宿縣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再審判決認定:‘經查,方忠謀參加革命后,工作積極負責,政治上要求進步,在部隊曾榮立三等功,出席過安慶軍分區英模大會,1950年11月轉業后,曾出席省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案例》卻對上述生效判決認定的死者方忠謀的一貫政治表現只字不提。”

同時,《新民周刊》也了解到,盡管自參加革命后,方忠謀工作積極負責,政治上要求進步,1956年參加安徽省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多次遞交入黨申請書,但由于其家庭地主成分和父親 因“匪特”身份被鎮壓,她長期不能入黨。凡此種種,讓她對“文革”的態度經歷了從積極擁護、產生懷疑到堅決反對的一個過程。

1970年方忠謀被槍決后,張紅兵回固鎮中學初二年級上課。有一天,老師喊他到校革委會旁邊的一間空屋里,一位中年男子對他說,為了辦固鎮縣教育革命展覽,要畫一幅肖像。“他讓我左手拿著《毛選》,右手朝前方指著,意思是指著我的母親進行批判。”張紅兵說,后來,“大義滅親——固中學生張紅兵和反革命母親堅決斗爭的事跡”就被做成展板,放到固鎮中學一排教室中的“固鎮縣教育革命展覽室”。

然而,張紅兵和他的父親并未因“大義滅親”獲得更多“名利”。方忠謀案發后,張月升曾多次向有關方面提交了《關于提出要求給我們結論的請示報告》,要求在方忠謀沒有處理之前給自己和孩子“做出結論或證明,防止在今后政治運動中對遺留問題扯皮不清;要求組織上、領導上承認孩子的革命行動,和他們堅決要求脫離母子一切關系,要求今后在政治上不依現行反革命子女稱呼和看待,對他們今后報名參軍上學等方面問題在政治審查時,不因此問題受到限制,也不因此問題而增加他們的思想包袱”。固鎮縣群眾專政指揮部、縣人民醫院革委會、公安局、法院專為此事寫過證明,至今張紅兵還保存著上述文件。

張紅兵告訴《新民周刊》,在母親方忠謀被執行死刑后不久,自己和弟弟就被下放到當地農村勞動。“當時根紅苗正的人或是進了工廠,或是升學,或是進部隊當兵,我們作為‘黑五類子女,又稱‘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只能去農村。父親自從軍隊轉業到地方工作之后,一直是正科級干部。但在母親的冤案發生后,他離開固鎮縣衛生科調動到五河縣商業局工作,行政職務從科級變成了副科級,就是降級使用,直到他退休。受母親冤案株連,我的小姨母方佩蘭、舅父方梅開都下放農村勞動,遭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難。”

改革開放以后,張紅兵通過中華全國律師函授中心法律專業等函授學習,離開工廠調入五河縣司法局、法律顧問處從事律師等工作,先后任安徽省第三經濟律師事務所、北京市建元律師事務所廣州分所、北京市華泰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現在北京市博圣律師事務所執業。

2010年,固鎮縣一居民在方忠謀墓地東側建房,堵住了通往墓地的通道。經張紅兵舉報,該房屋被認定為非法建筑,須自行拆除,但該戶一直未履行,相關部門也未予強拆。為此張紅兵曾向政府申請過行政復議,還向法院提起過行政訴訟。在官司對抗中,固鎮縣政府提出,方忠謀的墓也是有問題的。根據《安徽省殯葬管理辦法》:“禁止在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區以及水庫、河流堤壩兩側建造墳墓。上述區域內現有的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應當限期遷移或者深埋,不留墳頭。”因此,方忠謀墓不在保留范圍。這一認定猛然提醒了張紅兵:“我要以申請文物保護作為切入點,爭取把母親的墓地保留下來,把非法變成合法!”為此,張紅兵認真地鉆研《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等規定,潛心編撰方忠謀墓資料,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就“文革”受害者墓認定不可移動文物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關于母親墓認定文物一案,我將選擇適當時機依法申訴。”他對《新民周刊》表示,“1980年此案平反時,方忠謀曾被譽為‘安徽的張志新。根據固鎮縣有關部門電報通知,我姨母方佩蘭專程趕到固鎮縣寫出材料,書面提出了為方忠謀徹底平反昭雪、修建烈士墓等5項要求。當時固鎮縣委赴五河縣調查組也與父親和我談話。”

方忠謀冤案發生時,只比張紅兵大4歲的舅舅方梅開當晚也在現場。他說:“我大姐被判死刑,是張紅兵和他父親要求的!”

方梅開談到大姐方忠謀在“文革”后遭遇的一系列變故:1966年,方忠謀的女兒也就是張紅兵的姐姐,到北京接受毛澤東第八次接見革命師生活動,感染腦炎回固鎮家里幾天就去世了;1967年,丈夫張月升被固鎮縣衛生系統造反派揪出來,戴高帽游街批斗挨打尿血;在1968年清理階級隊伍運動中,方忠謀自己也因“地主分子”、“特務嫌疑”被單位隔離審查、交代、勞動,限制人身自由長達2年。

方忠謀被槍決后,方梅開有近10年沒有與張家父子來往,直到1979年前后,開始平反冤假錯案,方梅開與自己的小姐姐方佩蘭,主動催促張紅兵父子為母親的案件寫申訴。當時,他們父子還認為時機不成熟。直到張志新事跡被報道后,張紅兵才積極行動起來。如今,方梅開非常支持外甥張紅兵將方忠謀的墓申請認定為文物。

我為什么會賣母求榮

在方忠謀冤案的發生地固鎮縣和知道此案的人群里,到現在都有許多人無法理解:為什么,一個丈夫和一個兒子,這么絕情地要求判處妻子和母親死刑?

有多種說法——也許是為了自保,求得撇清與方忠謀的關系?也許是為了自己理想的純潔,宗教般的虔誠,不惜奉上最貴重的祭品?也許是知重刑為獲輕判而教訓一下方忠謀?

而張紅兵并不避諱地告訴《新民周刊》:“確實有自保的念頭。”

自保后的張紅兵,并沒有因此而平靜生活,這一段往事的影響,伴隨其一生。“1998年,我已經做了多年律師,在擔任一起刑事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時,一次,與被告人熟悉的一位村民對被害人丈夫說:‘任何人說張紅兵,他都不愿意調解。他媽媽都被他告死了,他是什么人都敢告的。你還是同意調解吧!”張紅兵告訴《新民周刊》。這樣的刺激并不鮮見。“2001年,我曾經的一位同事,也是律師,在法庭上,我們代理雙方,激烈辯論。休庭后,他在樓梯口攔住我,高聲地向過路人宣揚我檢舉母親的事情,說《固鎮縣志》里都提了,大家都去看!”

母親被槍決,對張紅兵的人生影響,遠不是多年后才發生的。

從方忠謀案發那一刻,張紅兵就感受無窮壓力。他稱自己1976年10月至1977年8月發生嚴重的精神抑郁癥。在此期間,他停止了記日記,當然也無醫生可看,無藥可服,硬是自己扛了過來。“造成抑郁癥的原因是粉碎‘四人幫的消息,讓我憂心忡忡:廣播、報紙上宣傳的所謂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陰謀集團是真的嗎?這是不是一次軍事政變?是不是毛主席曾經預言過的‘資本主義復辟?我不敢再想下去:外公被鎮壓影響到母親的一生;母親被槍斃也會影響到我的一生——也許有一天我也會被送上刑場槍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越來越表現出嚴重的精神抑郁癥狀,比如我與父親、弟弟通過語言交流思想已經困難。我在心里揣摩著要說的每句話,考慮說出來是否正確。有時候竟無法準確地用詞語表達。我想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不與他人接觸,避免可能發生的恐懼。抑郁最嚴重時,我甚至想過自殺,逃避現實社會。”

從1979年11月開始,張紅兵常常夢到母親。他告訴《新民周刊》:“有很多、很多次,在睡夢中,經過我在無數次尋覓,在不知道母親為了什么原因離家多年以后,她忽然從我不知道的一個地方回到家里——她沒有死,還像臨刑前那樣年輕。我跪在地上,緊緊地拉著母親的雙手,有一肚子的話想述說,但又害怕她再次消失,只能說出最要緊的幾句話。我大聲地說,媽媽!不孝兒我給您下跪道歉了!兒子我真的對不起您!您別走,我們這個家庭真的離不開您啊!但是,媽媽沒有回答我。在與母親相會的許多夢境里,她從來不和我說話。我相信,這是她對我的一種懲罰。不知什么時候,她真的又悄然離我而去;我所能做的,只是孤立無援、絕望無助地捶胸頓足、嚎啕大哭。這時,我才發現自己躺在床上哽咽,淚流滿面……”

而張紅兵的父親,在兒子面前則一直小心翼翼地回避。直到父親退休后,有一次張紅兵陪伴父親回老家,在去剛修建的桐城火車站的路上,他和張紅兵談起這起冤案的責任問題。張月升說:“我們家出了這個事,我應該要負主要責任,因為我是一個成年人和家長。”

“為什么我會賣母求榮,表現自己‘站穩了無產階級革命立場?”如今,張紅兵認為,“對此,幾十年來,我一直處于困惑、學習、反思、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當時我沒有把造成母親冤案的責任全部推給時代和政客,現在也沒有類似的心理過程。”

張紅兵還說:“只是在自己和親人們經歷過無數的艱難和坎坷,付出了一次又一次血和淚的代價,并且在我自己娶妻生子之后,原本不懂任何人情世故的我才大徹大悟了:什么虛幻的景象,動聽的說教,人造的偶像,神圣的祭壇……全是愚弄別人、自欺欺人的騙人鬼話,是毒害青少年和兒童的精神鴉片,是殺人不見血的鋒利刀子!不管是誰,永遠都離不開自然規律——吃飯、穿衣,生老病死;世界上最偉大是母愛,最崇高的是人性!”

今年以來為“文革”致歉的個人

王冀豫

一場紅衛兵武斗中,16歲的王冀豫揮舞大棒打死了一位19歲的青年。43年來,他常在暗夜中醒來,問自己:“我打死人這事兒該怎么算呢?”2011年1月,62歲的北京商人王冀豫選擇站出來向世人說出自己的罪。“懺悔太虛了,我不求原諒,我認賬,活該受折磨,遭報應。說出來,是為歷史留下證據。”

劉伯勤

這位濟南市文化局前文物處處長,自己花錢在《炎黃春秋》今年6月號刊登廣告,向“文革”期間被自己參與批斗的師生誠懇道歉。

懺悔者

今年6月,《快樂老人報》發起“文革懺悔錄”征文,有不少讀者為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道歉。

湖南退休教師溫慶福寫道:“回憶起‘文革歲月,我至今覺得愧對的一個人是原來在湖南益陽三中任數學教師的張瓊英女士。她如今已是耄耋老人,聽說她過得很好,我深感欣慰,很想去看望她。”

福建泰寧68歲的雷英郎對于自己戲辱“走資派”的行為,寫道:“多年后,通過反思,認識到我的作為很卑鄙,侮辱了他人人格,追悔莫及。”

山東蓬萊的盧嘉善先生寫道, 1984年參加工作后,偶遇“文革”期間被自己批斗過的遲老師。“他又老又瘦,早已退休,推著自行車賣雪糕貼補點家用。我要掏錢給他,他硬是不要。當我提起‘文革那段往事時,他搖搖頭說:‘老了,什么事都不記得了,那時你們都是毛頭孩子,誰還沒有點脾氣?關鍵是現在你們長大了,能掙錢養家糊口,很不錯了。我還能說什么,只有退后兩步,對著恩師深深地鞠了一躬。”

河北省邯鄲市退休干部宋繼超寫道,一直想找機會給老師道個歉。第一次,話到嘴邊沒說出口;第二次,寫了篇文章投給報社,沒能發表。如今,老師早已去世,宋繼超也退休了,可64歲的他依然放不下這件事。

陳小魯

陳毅元帥的兒子、粟裕將軍的女婿陳小魯,8月18日發表博客《陳小魯反思“文革”真誠道歉》一文稱:“我作為當時八中學生領袖和校革委會主任,對校領導和一些老師、同學被批斗,被勞改負有直接責任。”陳小魯在文末寫道:“我的正式道歉太遲了,但是為了靈魂的凈化,為了社會的進步,為了民族的未來,必須做這樣的道歉,沒有反思,談何進步?”

親親相隱與大義滅親

親親相隱的理念,最早見之于《論語》。孔子曰:“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后來這成為我國古代刑律的一項原則——親屬間有罪應當互相隱瞞,不告發和不作證皆不論罪,反之要論罪。親親相隱客觀上維護了宗族倫常。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親親相隱原則進一步得到確認。唐律對親親相隱原則作了具體規定,以后各朝的規定大體上與唐相同,其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親屬有罪相隱的,不論罪或減刑;控告應相隱的親屬,要處刑;有兩類罪不適用親親相隱原則而須大義滅親:一類是謀反、謀大逆、謀叛及其他某些重罪,另一類是某些親屬互相侵害罪。

2011年第17期《人民論壇》文章《“親親相隱”與現代法治精神》提到:“新中國成立后,‘親親相隱作為封建糟粕被廢除。但是,重新審視‘親親相隱制度,不難發現,其有存在的合理性,與現代法治精神并不違背。”我國在1998年10月5日簽署加入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的國際公約》。該公約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家庭是天然的和基本的社會單元,并應受社會和國家的保護。”有學者認為,“這就要求我們的現行法律,應和保護人權的具體條款相一致而不能違背。同時,當代 ‘親親相隱的親屬范圍界定應為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外)祖父母及(外)孫子女以及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與喪偶女婿較為合理,不應過分擴大。同時要嚴格限制親屬免證權的案件范圍。對重大犯罪,如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利用親屬關系的職務犯罪、親屬之間的相互傷害的犯罪就不應容隱。”

“文革”心理遺傷研究

長期從事“文革”心理遺傷研究的武漢市心理衛生研究所所長施琪嘉認為,“文革”的心理創傷不僅持續影響親歷者,還對其子女乃至后世數代人產生了代際傳遞。這種影響,最明顯的后果是損傷后代的思考及記憶能力。施琪嘉說:“‘文革是一個民族的集體創傷,它至今仍在生疼、化膿。這段記憶需要獲得治療性的處理。這是大多數‘文革親歷者未曾意識卻始終承擔著的夢魘。痛苦的回憶會反復以各種形式——畫面、聲音、味道、皮膚感覺的閃回,一直存在于受害者的頭腦中。”

在施琪嘉掌握的材料里,絕大多數的受訪者甚至將自己的父母描述為“專橫、嚴格、充滿仇恨”,教育的惡果則會在多年后凸顯而出:少年們仇恨并背叛自己的父輩,隨著時間的推移,“弒父者”卻變得越來越像他們的父母。暴力在悄然間傳遞。一種無法說明的恐懼籠罩著他們,以至于他們特別“害怕成功”,總會將一些事情刻意弄得糟糕,比如升遷,比如婚姻。

施琪嘉嘗試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文革”心理創傷及其代際傳遞。神經科學的理論基礎幫助了他,大量研究后他發現,它會如一個深藏在體內的發炎膿腫一樣,不斷地影響著機體:創傷記憶,帶著強烈的負性情感片斷,會儲留、堵滯在腦子的杏仁核內,不能正常上傳到負責記憶整合的海馬,并進一步處理到皮質。(根據公開報道整理)

“文革”遺存欠保存

張紅兵想讓自己母親的墳墓成為文物。在有些人眼里,這不“科學”——“文革”歲月過去不到半個世紀,對于有著五千年歷史、十數個專制王朝的中華文明來說,“文革”遺物要想列為文物,簡直無從談起。

“文革”后,一些當年的紅衛兵、革命小將,由于種種機緣,身居高位者有之,發達致富者有之,對于他們中的一些人來說,最好“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幾度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放在心底……”難得有陳小魯這樣出面致歉者。

“文革”的受難者也選擇性遺忘。幾年前,我曾經采訪過清華大學的韓家鰲教授。“文革”期間,他是清華中學的校領導,批斗會上,被紅衛兵用皮帶頭猛抽。韓家鰲并不愿意和我談及這些往事。“都過去了,不提了。”他就這么擺擺手。

然而,十年浩劫,乃至其之前如何醞釀,之后又如何流毒于我們民族的血脈,難道不需要徹底反思嗎?最近,在四川大邑縣建川博物館聚落,館長樊建川對我說:“‘文革浩劫,災難性的遺址,得到保存的太少。把歷史抹得太干凈,中華民族就記不住教訓,還會摔跟頭。這也是我搞收藏的目的。”

樊建川特別同情張紅兵。他對記者說:“不僅是‘文革,建國后幾十年的教育,只講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同志關系。他當時認為他的母親那些話,對國家不利。我們也都經歷過那個荒唐的時代。我現在特別贊賞張紅兵這樣懺悔的勇氣。人到這個年齡,能做出這樣的事,不容易。”

樊建川認為,那時候“運動”起來后,夫妻反目、揭發家人的事很多,只不過后果或許沒張紅兵家那么嚴重。“摔毛澤東像,在當時也真是夠槍斃的。”樊建川說。如果張紅兵,哪怕是他父親不去報案,但凡有人去報案,說不定一家都得搭進去。張紅兵的母親是被槍決的。然而,“文革”時期的暴虐行為,豈止槍決?在建川博物館的庫房里,有比方忠謀案慘得多的“文革”文物,記錄了當年的恐怖與荒謬——扒人皮、割耳朵……有些慘烈的東西,樊建川甚至不敢拿出來公開展示。

談起如今的年輕人對此事的看法,樊建川說:“他們不了解當年的情形。作為張紅兵的同齡人,聽到這則新聞后,我一直在反思——如果當時是我,我會不會去報案?”

提到“文革”遺存的保護,樊建川表示遺憾。比如重慶紅衛兵公墓拆遷的問題,假若這些公墓當年列入文保單位,或許就不會遇到后來的麻煩。“文革”遺存欠保護,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色亚洲| 免费播放毛片| 亚洲色图欧美|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日韩午夜片|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色婷婷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色综合成人|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va|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中国精品久久|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午夜三级在线| a亚洲视频|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69视频国产|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91国内在线视频|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欧美高清日韩| 久久黄色小视频|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在线成人网|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三级欧美在线|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自拍偷拍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色| 99re视频在线|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1024精品| 国产91线观看|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导航|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久久99国产视频|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