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莉 張 蓉 李 沛 朱智勇
(青海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青海 西寧 810007)
腦出血患者病死、病殘率較高,預后較差〔1〕。應激性潰瘍作為急性腦出血的并發癥之一,出現時間早,發生率高達48.3%〔2〕,死亡率87.9%〔3〕。盡早干預是減少其他嚴重并發癥和降低病死率的關鍵〔4〕。本文評價老年急性重癥腦出血合并應激性潰瘍患者應用奧美拉唑治療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重癥腦出血合并應激性潰瘍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齡60~79〔平均(64.7±5.7)〕歲。入選標準:有腦出血病史或CT確診腦出血,昏迷時間超過12 h;腦出血10 h內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無胃潰瘍等病史;大便潛血陽性或柏油樣便;胃管引流物呈現血色或咖啡色、潛血陽性。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平均年齡、出血部位等基線特征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患者基線特征比較〔n(%),n=40)〕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急性期常規治療,調節血壓、抗血小板聚集、防止顱內壓升高、脫水、維持電解質平衡、腦細胞保護劑和營養支持等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加用400 mg雷尼替丁,2次/d,治療5 d;治療組靜注80 mg奧美拉唑,2 次/d,3 d 后劑量減半,1 次/d,治療 2 d,1 個療程為5 d。
1.2.2 儀器和藥品 雷尼替丁(批號:20100102,武漢大華偉業),奧美拉唑(批號:20100225,阿斯利康),精密酸度計(型號:PH-2C,上海雷磁)。
1.2.3 判斷和評估標準 (1)臨床療效:無效:用藥72 h后仍嘔血,排便仍呈柏油樣,生命體征不穩定;有效:用藥72 h內無嘔血,排便干燥,柏油樣便少,間隔時間變長,生命體征穩定;顯效:上述指標于用藥后48 h內即達到;有效率是有效和顯效患者數的百分比。用藥前和用藥后3、12、24、72 h測定胃液pH值。(2)出血停止:胃液隱血或大便隱血呈陰性或黑便消失、生命體征穩定或胃管引流物中血液消失;用藥72 h后仍有上述癥狀則無效,24~72 h內出血停止為有效,24 h內無上述癥狀為顯效,有效率是有效和顯效患者數的百分比。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4.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1 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顯效28例,有效11例,無效1例;對照組分別為15、18、7例。治療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97.5%vs.82.5%,χ2=5.563,P <0.05)。
2.2 兩組胃酸pH值分析 兩組患者治療后胃酸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同期相比,治療組升高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胃酸p H值分析,n=40)

表2 兩組胃酸p H值分析,n=40)
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
?
2.3 兩組出血情況比較 治療組顯效30例,有效9例,無效1例;對照組分別為14、17、9例;治療組抑制出血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97.5%vs.77.5%,χ2=8.278,P <0.01)。
腦出血是一種高發于老年患者的腦血管病,高血壓、顱內血管畸形、腦動脈硬化等均是腦出血的常見病因〔5〕,情緒激動和用力等也是腦出血的誘因,因此其發病多較突然,發病迅速,進展較快,病情兇險〔6〕?;坠澥悄X出血最常見的發生部位〔7〕,尤其以殼核部位最常見,丘腦次之,此外,腦葉、腦橋、小腦和腦室等也均為腦出血的好發部位。應激性潰瘍是重型腦出血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其發生機制如下〔8〕:腦部大量出血致使患者顱內壓升高,影響腦干和下丘腦功能,影響自主神經功能,導致胃黏膜缺血,引起潰瘍,增加胃酸分泌,損害丘腦,胃腸蠕動增加,胃液分泌過高,增加張力引發痙攣,同時患者體內酸堿失衡。
奧美拉唑作為質子泵抑制劑,胃黏膜壁是其主要靶細胞〔9〕,奧美拉唑能夠影響胃黏膜壁細胞的H+-K+-ATP酶的活性,使其活性下降,抑制胃酸分泌,且作用效果強且持久。24 h抑制胃酸分泌高達95%〔10〕。此外,奧美拉唑能夠有效改善胃黏膜血流量〔11〕,改善急性期預后,故適用于重型急性腦出血者〔12〕。雷尼替丁是H2受體拮抗劑,能夠抑制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13〕,緩解痙攣,增加血流量,增加前列腺素合成,保護胃黏膜,降低胃腸出血,但無法阻斷乙酰膽堿受體〔14〕,療效有限。
本研究結果說明奧美拉唑可有效治療老年急性重癥腦出血并應激性潰瘍,優于雷尼替丁,可減少出血,提高胃液pH值,控制胃酸水平,改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1 胡躍強,劉 泰,吳 林.中西醫綜合康復方案治療急性腦出血的效價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7):2432-4.
2 尚玉才,雷發珍.急性腦血管病并發應激性潰瘍出血Logistic回歸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0;8(6):227-8.
3 韓 紅,于學忠,郭樹彬.腦出血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急救醫學,2007;27(8):696-8.
4 劉梅芳.腦出血并發應激性潰瘍的中西醫預防和護理探討〔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1):164-5.
5 Budohoski KP,Czosnyka M,Smielewski P,et al.Impairment of cerebral autoregulation predicts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Stroke,2012;43(12):3230-7.
6 劉 梅,趙 冰,張建輝,等.急性腦出血患者入院時血壓與住院期間臨床結局的關系〔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0;31(9):1070-1.
7 毛積分,馬春梅,吳繼全,等.腦淀粉樣血管病與高血壓引起腦出血的臨床特點和CT表現〔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4):394-6.
8 王二旺.腦出血合并應激性潰瘍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1):83.
9 周 濤,李建華,祝春燕,等.奧美拉唑治療腦出血合并應激性潰瘍(附156例分析)〔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07;12(1):415.
10 唐學陽,蔣 欣,王道喜,等.發育性髖脫位切開復位手術失敗及術后再脫位的原因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0;31(3):195-9.
11 李寅珍.奧美拉唑預防重癥腦出血并發應激性潰瘍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6):170.
12 丁鳳英,羅偉良.奧美拉唑對腦出血應激性潰瘍的預防效果〔J〕.中國基層醫藥,2008;15(4):614-5.
13 閻千鎖.奧美拉唑與雷尼替丁預防應激性上消化道潰瘍出血的療效比較〔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6;22(5):335.
14 李 鋼.奧美拉唑治療急性重型腦出血并應激性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