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木根 陳 鵬
(南平市解放軍第92醫(yī)院介入血管外科,福建 南平 353000)
局限期小細胞肺癌屬于特殊類型的肺癌,約占肺癌總發(fā)病率的5% ~8%〔1〕,臨床特點和生物學行為不同于其他類型的肺癌,組織類型特殊,腫瘤發(fā)展速度快,容易出現(xiàn)早期轉移。目前局限期小細胞肺癌采用以化療為主導的治療方法〔2〕。由于容易轉移和復發(fā),單一治療效果差。本研究分析先化療再放療之后中藥維持的綜合治療方法應用于治療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的療效以及影響預后因素。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42例,隨機分為兩組,均經病理學檢查確診。觀察組21例,采用先化療再放療之后中藥維持的綜合治療方法,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齡75~89歲,平均(79.3±3.5)歲;按照UICC的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9例,Ⅲ期9例;對照組21例,采用單純化療的治療方法,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齡77~89歲,平均(79.8±3.5)歲;按照UICC的TNM分期,Ⅰ期5例,Ⅱ期9例,Ⅲ期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分期的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先化療3個周期后放療1個周期,化療方案為TP或EP,選擇其中一種,TP為順鉑25~30 mg/m2第1~3天,替尼泊苷50~70 mg/m2第 1~3天;EP為順鉑25~30 mg/m2第1~3天,依托泊苷50~70 mg/m2第1~3天。放療采用6 MV-X射線,使用三維適形放療技術。照射野包括原發(fā)灶、同側肺門及相應縱隔。首先前后野對穿照射4 w,然后避開脊髓改為斜野局部加量2 w,總劑量達到56~60 Gy。放療安排在化療第1個周期結束后1~4 d內開始,根據(jù)患者耐受能力決定。放療結束后加服喜丹湯,主要成分為:山豆根6 g、靈芝15 g、喜樹果10 g、丹參10 g、生黃芪30 g、茯苓15 g、川芎9 g、甘草5 g、白芨12 g。使用自動煎藥機,放入20劑量的藥物,加水11 L,浸泡20 min,煎熬30 min后,藥液分別裝 60袋,每袋130 ml。化療結束后開始服用中藥,飯前半小時服用,每天3次,每次1袋,連續(xù)服用3個月后的第1年開始鞏固階段,每個月連續(xù)服用15 d,每天3次,每次1袋,其余的時間休息。之后的第2年開始維持階段,每個月連續(xù)服用7 d,每天3次,每次1袋,其余的時間休息。對照組:采用TP或EP之中的一種治療方法,療程為3~4個周期。
1.3 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結束2個月后對患者進行近期療效評定。完全緩解(CR):腫瘤完全消退;部分緩解(PR):腫瘤縮小≥50%,未發(fā)現(xiàn)新病灶;無變化(NR):腫瘤縮小<50%;進展(PD):腫瘤增大≥25%或發(fā)現(xiàn)新的病灶。
1.4 影響預后的因素 主要包括性別、是否吸煙、腫瘤部位、腫瘤大小、TNM分期、患者KPS評分、綜合治療。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在單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中,計算各因素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區(qū)間(95%CI),之后采用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資料中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
2.1 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比較 兩組CR、PR、NR、PD的比例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n(%),n=21〕
2.2 兩組患者生存率比較 觀察組6個月、12個月的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存率的比較〔n(%),n=21〕
2.3 單因素分析 TMN分期、腫瘤部位、KPS評分、綜合治療是影響預后的因素(P<0.05)。見表3。

表3 治療后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影響單因素分析
2.4 回歸分析 以單因素分析為基礎,可能相關因素作為自變量,包括年齡、TMN分期、腫瘤部位、KPS評分、綜合治療,是否影響預后作為因變量,建立Logistic回歸方程。結果顯示TMN分期、腫瘤部位、KPS評分、綜合治療是影響預后的獨立因素(P<0.05)。見表4。

表4 治療后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影響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小細胞肺癌可分為局限期和廣泛期,而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約占小細胞肺癌總數(shù)的1/3。由于小細胞肺癌的生物學特性導致其具有病程短、轉移早、病死率高的特點。小細胞肺癌對化療和放療敏感,主要治療手段是以鉑類為基礎的化療。文獻報道單純化療對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的有效率為70%~80%,但是大約半數(shù)病例出現(xiàn)復發(fā),表現(xiàn)為局部進展〔3〕。對于高齡患者,使用單純化療的治療方法更普遍。由于高齡患者一般體質較差,耐受性較弱,高強度的治療無法承受。但是單純化療復發(fā)率高,患者治療之后的長期生存率低,必須考慮綜合治療的可行性。綜合應用化療和放療的治療組的生存率顯著高于單純化療組,而且降低了死亡率,可達到14%〔4〕。因此,對于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綜合治療的模式是改善治療效果的有效方式。應用于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可根據(jù)治療作用進行劃分,分別為增強免疫力、調節(jié)生物反應類藥物和對癌細胞具有殺傷作用的細胞毒類藥物〔5,6〕。喜丹湯包含的中藥中含有多種多糖類、甙類、黃酮類、生物堿類,這些天然化合物含有作用機制不同的抗癌活性物質〔7〕。去氧喜樹堿、羥喜樹堿、喜樹堿等具有抗癌活性成分的堿類均為喜樹果含有的生物堿,對肺癌、消化道腫瘤、白血病等療效顯著,為抗癌散結、活血化瘀類中藥。喜丹湯具有化痰利濕、培本扶正、抗癌散結、活血化瘀、消熱解毒的作用,對局限期小細胞肺癌能夠發(fā)揮抗癌、防癌的作用。
中藥配方中將容易引起骨髓抑制和胃腸道反應的喜樹果、山豆根配合茯苓、川芎、黃芪一起服用能減輕不良反應。在高齡患者能夠承受的條件下,選擇綜合治療能夠顯著提高長期生存率。本研究結果與其他報道認為的性別、是否吸煙不是影響預后的因素相一致〔8〕。TNM根據(jù)肺癌各個發(fā)展階段進行分期,有助于依據(jù)病情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與預后有相關性。從KPS評分可以了解到患者的基本功能情況,這與患者耐受能力和治療后恢復能力有相關性。綜合治療可依靠各治療方法的優(yōu)勢,發(fā)揮綜合效果改善預后。
1 周宗玫,陳東福,王綠化,等.234例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綜合治療結果分析〔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0;39(5):78-81.
2 張長虹,錢 靜,張新軍,等.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后因素分析〔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19):2461-2.
3 于 潛,田大力,李厚文,等.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綜合治療療效臨床對比研究〔J〕.實用腫瘤雜志,2012;27(3):283-5.
4 Patel S,Macdonald OK,Suntharalingam M.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J〕.Cancer,2009;115(4):842-50.
5 葉 濤,王 強,宋百鋒,等.同期放化療治療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實用癌癥雜志,2011;26(1):56-9.
6 吳清泉,趙 銘,陳其友,等.手術治療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多因素預后分析〔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1(7):1032-5.
7 Lim E,Belcher E,Yap YK,et al.The role of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limited disease small cell lung cancer〔J〕.JThorac Oncol,2008;3(11):1267-71.
8 葉 濤,王 強,宋百鋒,等.同期放化療治療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實用癌癥雜志,2011;26(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