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選整理 陳十
教育革命:MOOC
編選整理 陳十
教育變得世界性,學生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聽最優秀的課堂,美國4500所大學,將會消失一半。
1 MOOC是什么?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縮寫,直譯就是“大規模開放網絡課程”。
2007年興起,2012年爆發性集中出現的新型公開課xMOOC是其最新進展。
2xMOOC又是什么? 它與之前在中國網絡上風靡一時的國外大學“公開課”有什么區別?
前幾年在中國風行的名校公開課甚至連MOOC都算不上。只是課堂錄像罷了……
一個xMOOC課程會在預定時間開始,學生們需要提前了解課表和安排并注冊。課程開始后,教授定期發布授課視頻。這些視頻通常不是校內課堂的錄像而是專門為了該xMOOC課程錄制的,為了方便學習,很多視頻常常比較短小。視頻中會有即時的測驗, 課后則有要求完成的閱讀和作業。作業通常有截止日期。課程通常有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學生們被要求遵守Honor Code(北美校園通行的誠信守則)誠信而獨立地完成考試。結課后,完成度良好的學生雖然不能得到該學校的任何文憑,但是可以得到某種證書(Certificates),Coursera甚至會給優秀的學生提供特別的證書(Distinction)。
因為具有時間限制,學習表現會被評估,這種在形式上極力模仿實際(西方)校園課堂的網絡課程與過去我們見到的“公開課”非常不同。
Christine的解釋
“Honor Code”類似“誠信聲明”一類的東西。在美國很多學校,學生要在所交的作業、考試等要求獨立完成的assignment(作業)上簽署誠信聲明。
美國的學校對誠信相當重視。抄襲=開除。老師也相當相信學生,考試的時候簡答題可以在電腦上寫,可以查字典,可以看講義、看筆記,就是不許互相商量、不能參考別人的想法。
Christine的解釋
3xMOOC什么時候,怎樣出現的?
2012年xMOOC成為了教育界的超級熱詞,這一波洶涌而集中的革新由美國精英院校發起。
2012年10月,美國《時代周刊》發表深度報道:《大學已死。大學永存!》探討MOOC帶給教育的革命和對大學教育的沖擊:“MOOC就像一口超現實的深呼吸。絕望的父母祈禱得到了應驗,免費的網上大學終于可以緩解學費的重擔。而對學校官員來說,變化帶來的恐慌隨處可見。
網絡開放課程,消除了年齡和職業的界限,終生學習成為可能。
哈佛大學和MIT花6000萬美元成立非盈利性的MOOC機構edX。
明天將會發生什么?實體大學將繼續蓬勃發展,最棒的大學繼續提供網上教育無法覆蓋的服務,而中等的、昂貴的贏利性大學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未來50年內,美國4500所大學,將會消失一半。——美國American interest 雜志。
4有哪些網站提供xMOOC課程?
Coursera即 www.coursera.org 簡稱C站。
edX即 www.edx.org 簡稱X站。
Udacity即 www.udacity.com 簡稱U站。
算是三巨頭吧,都是由一流大學開設的。所以課程質量無法妄斷。雖然在數量和領域有一些差別,不過因為發展時間不長,分化也還不明顯。
Coursera,62所大學337門課程, 220個國家330萬名學生。
edX, 24門課程,120多個國家, 75萬學生。
Udacity,26門課程,192個國家,80萬學生。
中國最大的MOOC線上社區,果殼網“MOOC自習教室”,注冊會員21063人。
北京大學許多老師都意識到了MOOC的沖擊力。他們都很想早早采取行動。但具體的做法還不能公布。——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學教授吳恩達
5 怎么注冊課程和使用網站呢?
所有信息都在你的眼睛下。所有的單詞都可以查詢。這里只以Coursera為例。
打開www.coursera.org. =>單擊右上角的Log in按鈕. => 單擊右邊的Sign up鏈接. =>輸入姓名, 郵箱, 賬號密碼. => 通過郵箱認證完成注冊. => 點擊上方的Courses按鈕瀏覽所有課程. 可以單擊All Categories或者All Universities按鈕在下拉菜單縮小范圍. => 點擊課程查看信息. => 點擊藍色Sign Up按鈕注冊該課程. => 點擊綠色Go to Class按鈕 =>點擊I agree to Honor Code按鈕.進入課程頁面. =>然后請花一些時間閱讀中央的Announcements,并熟悉左邊欄目里的所有內容。尤其是syllabus和schedule要認真閱讀。
然后恭喜你,可以按部就班地上課了。
如果需要其他幫助可以點擊首頁下方的Help按鈕。
6需要付費不?
edX是非贏利的。雖然Coursera和Udacity是盈利機構,但是----
所有,所有課程都是免費的!(Cousera,Udacity,edX)不過,在Udacity上的部分課程允許你有機會參加需要費用的認證考試。
7中國訪問會有障礙么?
C站是不需要翻墻的。X站和U站的視頻掛在YOUTUBE上。但是下載鏈接在墻內。飛墻資料集合貼: http://www.guokr.com/post/401314/
8英語不好,視頻聽不懂怎么辦?
播放器上有字幕(cc)選項。請打開字幕,并耐心一點。情況會改善的。
9視頻和字幕可下載嗎?
絕大多數情況下, 視頻和字幕都可以下載。
10課程的深度和質量會不會對于在校生很雞肋?
我認為對于專業內,是了解國外教學,以及領域內英文的方法。對于想要在本科畢業后出國深造,但是又缺乏exchange機會的同學來說應該還是有幫助的。
專業外的東西看看難道不是有好處嗎! 明年夏天港科大還要辦烹飪課的說! 喵!
2013年2月,Coursera旗下的5門網絡課程的學分獲得美國教育委員會的官方認可。
●全球范圍內挑選老師、課程,
●隨時停止;不懂的地方可以循環播放;
●隨身攜帶,地鐵,上廁所,都可以聽課;
●課程被切割成小片段,聽眾很容易被吸引,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通關”學習法:每隔幾分鐘,需要回答問題,才能繼續上課;
●老師、同學和程序為你批改作業;
●線上、線下自發形成討論和交流;同學遍布世界;
●每門課都頒發證書。
網絡開放課程,將讓課堂和同學的概念消失。
一種觀點
在傳統課堂上,當我提出一個問題,大概有75%的孩子還停留在對上一個問題的困惑里……而我把課程放上網,上萬名學生必須在同一思考節奏上給我反饋。
——斯坦福大學教授達芙妮·科勒
教與學的不同步,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是網絡教育的最大優勢。
——美國羅德島大學教授、國際跨文化傳播協會(IAICS)執行長陳國明
另外一種觀點
機器暫時難以理解人類的所有提問。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 孫茂松
老師的作用,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課堂氛圍將不能被取代。
——悉尼大學校長邁克爾·斯賓塞
MOOC為全世界的學生提供了進入頂尖大學、接觸頂尖學者的機會。
——美國國家傳播協會國際/跨文化傳播協會主席羅伯特·舒特博士未來
課程可以向雇主推薦學生
工作與才能最大可能地匹配
每3個美國大學生至少有1個上過一堂網絡課
耶魯大學的“羅馬建筑”課程有超過400萬人次的觀看紀錄。
Gerbera的日記
本人在芬蘭讀CS,感覺這邊MOOC知名度挺高的。上了課之后感覺不錯就給身邊關系比較好的同學推薦了,他們也都表示有興趣。
系里對MOOC的課程也是支持的態度。在coursera有些課程跟系里的同名,然后我們系還提前發出通知,假如完成coursera的課程,就可以替代系里的課程拿到學分。我記得這樣的課有:機器學習入門,人工智能入門。后來應該又有幾個coursera的課程得到系里的認可。
我剛開始工作,閑聊中得知同事們都知道MOOC的網站。其中一個葡萄牙人是積極分子,他看起來應該有40歲了,長發飄飄,人很精神。他技術上已經很牛了,但仍然很喜歡學習。現在他同時在上coursera的4門課(他每周只在公司工作3天所以比較有時間),說把所有業余時間都占了。他說會繼續上下去。
一位讀數學博士的好友告訴我,她導師也對MOOC很感興趣,還參與了講課……其中也不乏家庭婦女。總的感覺就是,對MOOC感興趣的遠不止在校學生,很多年紀大的人也在學。教育機構對于MOOC也很持積極參與的態度。
>>>鏈接
跟帖
VeganAnn
(純素普拉提街舞減脂增重中)
哈佛幸福課我是去年看的,從頭到尾看完,里面覺得對自己有用的地方也做了筆記,非常棒的課,強烈推薦。。。。
我覺得Michael Sandel上課很有魅力,讓我孜孜不倦地聽下去,但是課后的讀物太深奧了,覺得自己跟不上進度,就木有跟著讀了
我覺得上課要么就認真,要不就不上。不過好多誘人的課啊,我覺得除了吃,這是讓我會貪心的另一樣東西了。
燕七
感覺公開課光聽沒用,必須去看里面提到的參考書……
好多是原版,能不能搞到呢、搞到以后有木有時間去讀呢,讀的話能不能讀懂呢……
夠嗆~
PPT + Google + forum 就夠了,其中Google是主力。Mooc是會考慮學生弄不到參考書的,所以這個不用擔心。
>>>鏈接
解壓:
不知道什么時候中國的大學會認可coursera的課程。
hoeffding:
話說上MOOC貌似也能拿到正規碩士學位證了!!
白了個白 生物工程碩士生 ψ
慢慢會有人承認吧
資料來源:《人物》、果殼、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