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 張園
隨著社會發展及人口結構的發展,老年人越來越多,老年人患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逐年增多,冠心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在冠心病發病的諸多因素中,心理及情緒因素貫穿疾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即使冠心病患者選擇了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心理及情緒因素亦非常重要,是冠心病患者住院護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特別是圍術期監護室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本文就監護室心理情緒的護理狀況進行討論,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收治的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患者共160例,分教育組和對照組。其中教育組80例,男62例,女18例,年齡50~82(平均70.2)歲;對照組80例,其中男65例,女15例,年齡55~80(平均67.8)歲。
1.2 方法
1.2.1 制定術前健康宣教的內容根據優質護理的護理要求,從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多層面進行心理疏導。①患者在手術前更多的是心里負擔,精神焦慮。迫切希望對手術后的護理及心臟外科監護室有所了解,患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疾病知識來配合手術后的監護護理治療,適應陌生的監護環境。②健康宣教在手術的前1 d,監護室專業護士根據手術醫囑,與病房專業護士一起深入病房,閱讀病歷,了解患者一般情況、病史、手術診斷、名稱。了解患者意愿,根據病情的輕重、手術麻醉方式、性別、年齡、職業、文化層次的不同采取個體化的交流方式。③健康宣教前先自我介紹,講明術前健康宣教的的目的,并評估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詢問患者的想法,向患者澄清一些錯誤的概念,緩解患者術前的緊張和恐懼心理。④著重對患者進行手術后配合知識的講解。利用科室自拍手術室、監護室實景照片,向患者講解手術室環境情況,采取的手術麻醉方式、過程、心臟手術監護室的環境、監護儀器等,告知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如何配合呼吸機、監護儀器等的治療護理工作,以確保患者順利脫機。詳細講解術后身上每一根管子的意義及各種監護儀器的報警聲等。⑤家屬是患者的支柱與依靠,通過與之交談,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經濟狀況,社會及家庭支持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并進行針對性的疏導及幫助。
1.2.2 設定科室健康教育滿意度調查項(反饋表)設立科室護士檔案,公示科內護士信息,每個患者轉出監護室后,發放一個科內護士信息小卡片,設定4個項目,分值1~4分,代表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滿意。一個加分項評價-感動,作為科室評選優秀護士的依據。
教育組對培訓內容知曉率及監護配合率98.75%(79/80),對照組對培訓內容知曉率監護配合率75%(60/8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0,P<0.05);教育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97.5%(78/80),對照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82.5%(66/8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0,P<0.01)。教育組住院(18.26±13.56)d,對照組(22.31±15.78)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6,P<0.05)。

注:χ2=19.78,P <0.01

注:χ2=9.04,P <0.01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是對患者有著極大身體及心理創傷的手術,手術前患者因對疾病認識不足,害怕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對身體不利,擔心術后恢復不好,擔心會再發心絞痛等不適,這就需要進行心理輔導,告知患者預后情況,減輕患者擔心情緒,這樣就會有利于手術后的監護護理。
本文資料顯示,經過心理護理,圖文式健康宣教組的患者,其術后配合程度高于傳統的健康宣教組。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患者多為老年患者,記憶力減退,聽后容易遺忘。采用圖文式健康宣教法,講解與圖文相結合,易懂易記,患者容易理解并接受,而且又可強化患者記,提高健康宣教效果,更有利于臨床監護護理工作。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的健康宣教內容繁多,宣教過程中應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及良好的溝通技巧。傳統的口頭健康宣教不利于患者的康復治療。本文資料顯示,采用圖文式健康宣教,讓患者及其家屬參與患者治療的全過程,一方面調動患者家屬積極情緒,并能夠對醫護產生信任感,另一方面優化護患溝通,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