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善祖
顱骨修補術時機的選擇與手術措施的臨床分析
吳善祖
目的探討顱骨修補術選擇手術時機的特點及效果與具體手術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共80例,均為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外傷性顱骨缺損的患者,回顧性分析臨床資料。結果對兩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顱內血腫1例,對照組腦積水4例,顱內血腫4例,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患者發生外傷性顱骨缺損后,修補術需盡量在早期開展,以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對繼發性腦損害起到有力的預防作用,可獲得較佳的臨床效果。
顱骨修補術;手術時機選擇;手術措施
近年來,經濟的巨大進步使社會活動不斷多元化,工業及交通運輸業飛速發展,高能量創傷隨之增多,其中外傷性顱骨缺損的患者占有一定的發生比率[1]。顱骨缺損修補術為目前對此創傷進行治療的有效手段,但在具體實施步驟及手術時間的選擇一直是臨床探討的重點,是確保手術成功完成的關鍵[2]。本次研究均為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外傷性顱骨缺損的患者80例,按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劃分,觀察組在創傷發生3個月內實施早期顱骨修補術,對照組在創傷發生6個月后實施早期顱骨修補術,回顧性分析臨床資料,并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共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齡17~66歲,平均(40.4±3.2)歲。缺損顱骨直徑2.5~15.2cm,平均直徑(6.5±1.9)cm。缺損部位:額顳部7例,額部9例,額頂部58例,其它6例。按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劃分,兩組在一般情況上具有可比性,無明顯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觀察組在創傷發生3個月內實施早期顱骨修補術,對照組在創傷發生6個月后實施早期顱骨修補術。具體手術措施為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對損傷部位進行確定并分析,取弧形切口,對頭皮行分離操作,將碎骨片及壞死的腦組織徹底清除,加強病情觀察,在患者術后無明顯腦腫脹、腦水腫,無活動性出血,用腦棉或硬腦膜對腦組織表面加以覆蓋,并用人工鈦網或自身完整的顱骨對骨窗進行修補,行引流管留置,對頭皮行分層縫合,并加壓包扎。視傷口在術后1w愈合的情況,將線拆除,并加強隨訪。
1.3 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均行平均6個月的隨訪,觀察其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對手術前后的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QOL)進行評價,滿分為60分,分值和生活質量水平成正比。并對術后繼發性腦損害情況加以記錄。
1.4 統計學分析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 13.0版,采用t檢驗代表計量資料,χ2檢驗代表計數資料,P<0.05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顱內血腫1例,對照組腦積水4例,顱內血腫4例,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組別n術前 術后觀察組 40 27.5±2.6 51.5±3.7*對照組 40 27.4±2.6 45.3±3.2
目前,醫療體質不斷發生改革,醫學科技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手術器械及操作設備逐步完善,使外科手術質量獲得了較大的提高。公眾對醫療服務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法律知識普及,維權意識增強,故依據患者臨床特點,加強疾病分析,對手術治療方案進行合理、科學制定,并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是確保手術成功實施的關鍵,為患者預后生活質量的改善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顱骨缺損是指受外力作用的影響,使顱腔的密閉性及顱骨的連續性受到破壞,缺損除了對美觀程度造成影響外,還使患者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局部伴有觸痛,并有不同程度的頭痛、頭昏狀態,情緒不安、易激怒,并有癲癇等異常情況發生。若因顱骨缺損的存在,患者對塌陷、膨隆、搏動極度恐懼,怕震動、陽光或吵鬧聲,缺乏自制能力,記憶力呈顯著下降表現,注意力嚴重不集中[3]。或有自卑、少言、憂郁等心理。因頭顱嚴重發生畸形,對顱內壓造成直接影響,使生理性平衡較難維持,平臥體位時呈膨隆表現,直立位時表現為塌陷,晚上呈凸出表現,早上凹入[4]。或局部發生腦萎縮,患者患側腦室變形或向缺損區膨出擴張,使局部無法發揮保護腦組織的作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利影響,需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實施治療。
臨床神經外科,顱骨缺損修補術為常用手術方法,以使顱腦的生理完整性得以恢復為主要治療目的,同時對神經功能的康復起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在患者機體條件和病情許可的情況下,顱骨修補術需盡量在早期完成[5]。顱骨修術通常在實施時選用原手術切口,將顱骨修補材料與對腦組織有保護作用的硬腦膜與頭皮間置入,以覆蓋或鑲嵌的方法使正常顱骨與修補材料行牢固固定,后對頭皮切口進行縫合[6]。臨床相關手術適應癥、手術方法及時機、禁忌癥有較多的研究[7]。選擇合適的手術時間對繼發性腦損害的影響進行觀察,結果表明,外傷性顱骨缺損修補術在早期開展可獲得理想的效果。繼發性腦損害是在創傷發生一段時間后,腦部出現的受損性病變,以顱內血腫和腦水腫最為常見[8]。腦挫裂傷后易繼發腦水腫發生,顱內血腫因腦、硬腦膜或顱骨的出現而誘導發生。可單獨出現,也可同原發性腦損傷同時存在。繼發性腦損傷因由腦壓迫或顱內壓增高而發生損傷,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故臨床在對治療措施進行選擇時,需對繼發性腦損害的發生最大限度的避免。本次研究中,對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顱內血腫1例,對照組腦積水4例,顱內血腫4例,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患者發生外傷性顱骨缺損后,修補術需盡量在早期開展,以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對繼發性腦損害起到有力的預防作用,可獲得較佳的臨床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 余彥輝,陳誠,宋明照.顱骨缺損修補術的治療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0,19(19):122-123.
[2] Schaler B, Graf R, Sanada Y, et al. Hemodynamic and metabolic effects of decompressive hemicraniectomy in normal brain[J]. An expcrimental PET-study in cats.Brain Res, 2003,982(1):31-37.
[3] 姚祥林,宋曉東.三維成像無模多點鈦網成形顱骨修補40例報告[J].創傷外科雜志,2005,7(4):286.
[4] Reider-Groswasser Ⅱ, Groswasser Z, Ommaya AK, et al. Quantitive imaging in lat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 Part I:late imaging parameters in closed and penetrating head injuries.Brain Inj, 2002,16(6):517-525.
[5] 喬慶春,趙立杰,王耀華.顱骨缺損修補術后并發癥及處理[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0,13(11):1655-1656.
[6] Dehdashti AR, Rilliet B, Rufenacht DA, et al. Shunt-dependent hydrocephalus after rupture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reatment modality[J]. J Neurosurg, 2004,101(3):402-407.
[7]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中國神經創傷專家委員會.中國顱腦創傷外科雜志指南[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9,25(2):100-101.
[8] Winkler PA, Stummer W, Linke R, et al. Influence of cranioplasty on posteral blood flow regulation,cerebrovascular reserve capacity, and 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J]. Childs Nerv Syst, 2000,16:247.
R651.1+1
A
1673-5846(2013)03-0305-02
廣西上林縣人民醫院,廣西來賓 54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