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雪 陳三波
(江蘇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江蘇 鎮江 212003;華潤建筑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000)
BIM一詞近年來在建筑業界耳熟能詳,為大家所熟知。它是指一種基于數字化和可視化技術,管理建設項目信息和更好的指導建設項目建設的方法。許多國家都開始或已經在本國推廣BIM技術的應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美國建筑業,BIM技術已經被一半的機構所使用,在我國香港,BIM正成為建筑業的寵兒。[1]BIM的出現,將會改變建設項目各參與方的協作方式,在給整個建筑行業帶來變革的同時,也對高校建筑及土木工程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BIM目前在國內外被廣泛運用,尤其是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近年來,各發達國家對BIM都非常重視,在美國,自2003年美國總務管理局GSA啟動國家3D-4D-BIM項目以來,BIM技術陸續被應用于軍事建筑項目、聯邦建設項目以及各州屬建設項目中[2]-[3];美國許多高校將BIM納入本科和研究生一系列施工管理課程當中;除此之外,其還定期或不定期的召開BIM會議。每年的12月,為期五天的“Ecobuild America及全美BIM大會”在華盛頓召開。在英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BIM戰略和計劃,旨在推動本國BIM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部分高校開設BIM課程,如英國薩爾福大學(University of Salford)開設BIM碩士課程。日本學術界和企業界主動開始研究應用BIM技術,并多次舉行BIM相關的賽事。在韓國,BIM技術的使用較早,政府機關致力于BIM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并制定了相關BIM發展專案計劃;BIM技術在85%的企業中得到應用[4]。在新加坡,政府主導BIM技術的推廣應用,設立BIM基金,鼓勵BIM技術的運用[5]-[8]。
發達國家高等院校正積極的將BIM理念融入建筑與工程類專業中,并進行了一系列的課程研究和改革。[9]如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在本科生課程中開設面向施工專業學生的BIM軟件課程,通過實踐,發現與相鄰建筑院系學生相比,它們的學生具有更強的能力;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奇科分校在成本估算課程中引入BIM技術,提高了學生完成作業的整體速度和效率;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SU)施工管理系,在大一時,以BIM課程替換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CAD),培養學生基本的BIM建模能力;將BIM教學單元整合到專業知識中,比如結構、造價、進度控制等等。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BIM技術的運用起步較晚,BIM理念還沒有貫穿到高等院校建筑與工程專業中。隨著BIM技術應用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建筑類院校意識到BIM的重要性,并進行了各種嘗試。深圳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與清華斯維爾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在該公司內部設立了學生實習基地,培養學生BIM軟件的運用能力,連續兩屆在“全國高校大學生斯維爾杯BIM軟件建模大賽總決賽”中獲得本科組全能冠軍、三維算量與清單計價單項比賽冠軍等榮譽;2010年9月,廣東番禹職業技術學院與北京互聯立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進行校企合作,設立BIM項目工作組,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BIM技術;2011年,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在建筑學本科生中,挑選3年級作為教學改革試驗年級,在教學團隊、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與創新,通過一年的教學改革試驗,獲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與廣州優比建筑咨詢有限公司合作,率先開設國內首個BIM方向工程碩士課程,培養BIM綜合管理人才。
技術的變革對未來建筑與工程專業類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向企業輸送人才的高校,如何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人才就變得分外重要。對工程管理專業而言,如何將BIM融入到現有的工程管理專業課程中,培養企業需要的工程管理類人才,是高校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工程管理專業是一個交叉學科,綜合了土木工程類知識和管理類知識,同時作為一個應用型學科,其實踐性要求較強。工程管理專業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課堂講授為主,輔以認知實習和專業實習(或者沒有)。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在大二時開始學習專業基礎課,如工程制圖、房屋建筑學,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測量等;在大三開始接觸專業課,如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工程經濟學、工程造價、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建設法規等。學生真正接觸專業知識的時間不長,并且主要集中在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對工程實際情況沒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同時,工程管理專業所涉及的專業知識面非常廣泛,在知識的講解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系統的知識面以不同課程的形式人為的分解開來,傳授給學生;除此之外,專業課程內容中知識點的重復現象非常多,比如工程經濟學和工程造價、工程監理和工程項目管理等等,由于多個教師共同教學,知識點重復講授的情況更加頻繁。因此,整體來看,傳統的工程管理專業課講授系統性不強,學生對于專業知識沒有一個整體而直觀的印象,不容易形成系統、清晰的專業知識體系,更不用說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由上文分析可知,工程管理專業具有知識面廣、實踐性強、專業知識系統、有層次等特點,在專業知識的傳授上應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強調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BIM的產生,給工程管理專業課程改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真實案例實踐教學的基礎上,通過BIM相關技術,將工程管理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有層次的知識體系,學生掌握系統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優化教學工程流程,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如圖1所示,借助BIM技術平臺,以一個完整工程的真實案例為核心,通過建筑制圖、工程結構、工程材料、工程施工技術、工程造價、項目管理、建設法規等課程講授案例中與本課程相關的知識點,以面到點,從實踐到理論,通過案例將知識點串接起來,進而由點到深化,在BIM平臺上,讓學生系統、全面、可視化的了解工程設計、工程造價管理、工程招投標、施工管理、合同管理、運營管理等一系列內容。

圖1 以BIM模型為核心的工程管理專業課程
隨著BIM技術在建筑行業的廣泛和深入,建筑行業對所需人才的標準也發生了變化,為了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增加學生的就業率,工程管理專業有必要進行課程改革,將BIM技術融入到現有的課程中,讓學生在原有專業課程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同時,借助于BIM技術平臺,工程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比傳統授課更具系統性和層次性,從實際真實案例中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再從理論知識的學習到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作為一門應用型、交叉性學科,工程管理專業應時刻與行業需求保持一致,培養出符合行業需求的綜合型人才。
[1]盧士華.關于在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設置BIM課程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5)
[2]Brian G,Kunz J.VDC use in 2007:Significant use,dramatic growth,and apparent business opportunity[R].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2007
[3]王新.把握國外BIM發展的脈動[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2,1(4):106-109
[4]王廣斌等.我國建筑信息模型應用及政府政策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2,(8):38-43
[5]Christopher Pavelko,Allan D Chasey.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Today’s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J].Archicreation,2012,(10):20-29
[6]Sun M.The development of IT in construction:A UK perspective [A]//An X H.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Beijing:Q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4 11-19
[7]鄭國勤,邱奎寧.BIM國內外標準綜述[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2,1(4):32-34
[8]新加坡建筑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應用 發 展 考 察 報 告 [DB/OL].http://www.docin.com/p-380819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