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華
世行報告: 中國是全球貧富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2010年6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報道說: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報告,美國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財富。而中國則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國41.4%的財富,財富集中度遠遠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中國基尼系數從30年前改革開放之初的0.28,已上升到2009年的0.47,目前仍在繼續上升,這是社會利益共享機制發生嚴重斷裂的顯著信號。當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比達到3.3倍;行業之間工資差距日益明顯,最高與最低相差15倍左右。
國民財富向少數利益集團嚴重傾斜,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嚴重的制度性腐敗和資源壟斷,剝奪了絕大多數國民的發展和競爭機會。唯有繼續推進市場化,把權力限定在特定邊界之內,讓普通國民獲得平等的競爭機會,擁有更大的選擇與發展空間,才是解決收入分配嚴重不公、貧富懸殊問題的根本性出路。
中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應從改革稅收政策開始
盡管我們己聽到了中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大致輪廓,關于中國稅收中僅提到了個人所得稅,卻完全沒有中國稅制改革的影子,這讓我們有幾個擔心:
第一,如果舍棄稅收制度改革,則中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將很可能是揚湯止沸,救急于一時,很可能就這么一說,難以從根本上加以解決。而我們需要的是釜底抽薪。
第二,一項改革的成敗,取決于反對他的力量有多大。
中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勢必觸及一大批富裕和較富裕人的利益,波及面少說也會達到10%,甚至15%。盡管總比例不算很多,但絕對值很大。傷害面偏大。會讓這一批人對此項改革心生怨恨。也許這是這項改革所必須支付的代價,但我們希望傷及面越小越好。改革的創痛會小些輕些。
而從稅收制度上進行改革,傷害面可能使受傷害人群縮小到1/100,即最富裕的那群人,家庭總資產超過兩三百萬以上的百萬富豪們,但總收獲也許更大,更公平。
第三,中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只能在法制化的軌道上進行,而不能超越法律的授權,而進行稅制制度的改革,則可以充分保證中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只能在法制化的軌道上進行。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之所以會成為全球貧富分化最嚴重的國家,問題的根子在中國的稅收制度沒有發揮它劫富濟貧的作用。
中國的稅收制度與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稅收制度的區別在于,在發達國家,稅收制度較完善成熟的國家,房產稅是國家第一大稅,占到國家稅收總額的70%以上,而中國,房產稅對國家稅收的貢獻幾乎為零。增值稅是國家第一大稅。
所有的問題都從此而來。
中國的增值稅有三大特點:“全覆蓋”,真正意義上的增值稅應該覆蓋到全部行業;“全鏈條”,因為不論任何行業都執行增值稅,比如從開礦一直到形成最終商品到消費者手中,這個鏈條都是不斷的;“全抵扣”,全鏈條使得前一個環節納過的稅收全部都抵扣掉,剩下部分才是本環節該交的稅收,增值就納稅,不增值就不納稅,多增值就多納稅,少增值就少納稅,稅負公平。
可以上三大特點的宣揚者卻“忽略”了(正確的提法是“掩蓋”了另一個最重要的增值稅的本質)稅收是調節社會貧富不均的利器,稅收的本質是“劫富濟貧”。中國的增值稅對于“富人窮人一碗水端平”。這真的很公平嗎?
國家的安定取決于兩件大事,一是腐敗,二是貧富嚴重分化。中國這兩大問題都很嚴重,在中國,仇官仇富如山火蔓延,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稅制是國家維穩最好的衡器。
資本主義制度之所以至今仍看不出敗落的跡像,主要的原因是它的不斷發生的“劫富濟貧”。而“劫富濟貧”最重要的利器是房地產稅。
房地產稅是國外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占地方財政收入的70%左右,美國為75%,法國為69%,加拿大是85%,菲律賓大概是73%,南非是75%,世界最窮的國家肯尼亞也占到69%。也就是說,在世界各個國家,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基層政府收入主要來源是靠房產稅。
房地產稅除了為地方財政提供充足的資金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平穩房價,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所以,人們也把房地產稅叫“生態稅”。
由于房地產泡沫誘導人們把超量資本投入到不能再產出消費品的房子上,這就限制了對其他生產領域的資本投資,這對一個國家乃至全球經濟是巨大的潛在威脅。
為此,為了防止資本過多地向房地產市場流動,對房地產征稅是市場經濟體中控制房價、確保經濟健康發展的唯一可行的手段。
盡管在國外房地產稅是第一重稅,卻很少聽到人們抱怨房地產稅,住房就要交稅,對他們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他們知道,房地產稅主要用在公共開支上,如街道整修、公園、垃圾清理、警察、消防、教育、公交、博物館、圖書館等。
對“存量房征收房產稅”如此驚恐說明了什么
2012年8月21日,中國的幾大門戶網站的財經頻道,幾乎不約而同地將焦慮的目光對準了同一條消息:“存量房開征房產稅”。都以頭版頭條的顯要位置,播發了多條不同內容的,甚至相互抵觸的消息。
新浪網的財經頻道頭題是:《兩湖方案被廣泛轉載后 遭國土部網站撤下》,配發的新聞是《存量二套房征稅存爭議》。
鳳凰網財經頻道頭題是:《湖南地稅局回應房產稅傳聞:尚無具體安排,兩湖房產稅方案遭國土部網站撤下》《爭議存量二套房征稅房產稅或成下半年樓市調控重點》《北京難成下一個試點》。
而 8月22日凌晨4時,各大門戶網站的財經頻道,又都紛紛報道了來自新華網的消息:《湖北省地稅局證實正制定房產稅征收方案》。該新聞可以用一句話鐵板釘釘地加以概括,“存量房開征房產稅”。
從這場新聞大戰的煙火味兒很沖的標題看,可以肯定如下兩點:
1.“存量房開征房產稅”這一樓市稅收新政影響非同小可,刀刀見血。它將成為中國稅收的第一部富人稅。它牽動了中國房地產利益多方的那一根根繃緊了的神經。這就對了。如果一項新政出臺,社會各界一齊叫好,如同親友團般一起起哄鼓噪,或波瀾不驚,那就糟了。這表明這項新政一定無關痛癢,出不出一個樣。很失敗很失敗。
2. 一項改革新政的成敗,取決于反對的力量究竟強大到何種程度。一項新政出臺,如果才一露頭便立即收回,則讓人感到反對的力量異常強大。這又對了。這項稅收新政影響真的刀刀見血。
現在看來,“存量房開征房產稅”這個處方,對中國樓市的病情診斷正確,下藥如神。讓那些擁有多套住房的人拚死抵抗,這就對了,“存量房開征房產稅”就是沖著他們來的。
該報告說,全國2011年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積為 116.4平方米 ,而在受訪者家庭中,能達到這個標準的卻連2%都不到!這只能說明中國在住房上的貧富差距有多大。
至于說到中國城市家庭金融資產平均為247.60萬元,也就是說。中國有三億個百萬富翁家庭,1.6億個二百萬以上的百萬富翁家庭。請注意,它的調查是“家庭金融資產”。不包括不動產。我想,這些數字大概是從火星上采集的。
如此看來,中國必須實施強有力的“存量房開征房產稅”樓市新政,以均貧富。
向農民工征收個稅,叩問中國稅基公平性
2012年8月26日,《工人日報》刊發了這樣一條新聞:《合肥向農民工征個稅消息引各界爭議》。文中說: 8月2日,安徽省合肥市地稅局發布公告稱,從 10月1日開始,合肥市建筑業農民工也需繳納個稅。此舉一出,輿論嘩然。
從法律的層面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并沒有關于農民工個人所得稅的豁免規定,農民工當然是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合肥市地稅局向農民工征收個稅,也無不妥。那么,輿論何以嘩然?
我們要問的是,個人所得稅到底是個什么稅?
全世界對個人所得稅所下定義,都是“個人所得稅是個富人稅”。
讓我們來看看稅收制度相對健全的美國,是怎樣征收個人所得稅的。
2012年2月1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提議,向年收入達到或超過100萬美元的美國人,施行至少30%的稅率,取代之前15%的收益所得稅率。增加的幅度為百分之百。
據美國稅務聯合委員會統計,根據奧巴馬提出的計劃,2011年稅收中,80%將由年收入逾100萬美元的家庭負擔,其中收入在20萬至50萬美元之間的納稅人,平均增稅532美元,收入在50萬至100萬美元之間的納稅人,平均增稅9800美元,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納稅人,平均增稅95000美元。
美國是用這樣的稅收戰略:占美國總人口約2%的,年收入逾100萬美元的百萬富翁們納稅,包括中產在內的98%的中低收入者免稅,來縮小美國的貧富差別的。美國的個人所得稅是這樣征收的。
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盡管競選者的施政綱領尖銳對立,但在為窮人免稅和向富人征收重稅上,卻驚人的一致。
奧巴馬說,“在美國,1%的富人擁有著美國99%的財富。99%的人為國家納稅,卻沒有人真正代表他們。華盛頓的政客都在為這1%的人服務。”他聲明,他站在99%的普通民眾這邊。
在法國,5%的人占有了80%的社會財富。奧朗德均貧富對準的的就是這5%的人。資本主義的國家就是這樣均貧富的。用非暴力手段,用合法的手段,不需要改朝換代,不需要戰爭與動亂,用公選直選總統,實現均貧富的夢想。用稅收的利器來實現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
在美國,僅有2%的富人才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在中國,個人所得稅用2500元的起征點,幾乎將中國所有的工薪們一網打盡。這到底是為什么?
個人所得稅變成了工薪們的人頭稅,連“付出得最多,得到的最少”的農民工們,都不能幸免,我們能不叩問,這樣的個人所得稅,公平嗎?
問題出在我們對個人所得稅是個什么稅,這樣的基礎的定義都出了錯。
就是在改革開放前,中國出臺的第一個個稅是在1980年9月,起征點設在800元,而那時中國工薪們的平均工資才四五十元,是平均工薪的20倍。那時國家最高的政府官員們,高校最高級別的教授的工資也才360元,那時的個人所得稅壓根兒就沒有工薪們的什么事兒。僅對一夜暴富的個體戶們,才征收個人所得稅。
我們能問一聲,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因為現在的中國,貧富差別縮小了嗎?所以不需要動用稅收衡器來均貧富了嗎?
2012年8月27日《經濟參考報》報道了這樣一條舉國關注的大新聞:《收入分配改革方案10月推出 正征求部級官員意見》,奇怪的是,為什么先征求的是“部級高官”意見,而不是先征求老百姓的意見。先后順序顛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