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霞 張鳳云
摘要:由于歷史的種種原因,長白山旅游業的開發和建設比較晚,長白山旅游紀念品市場也顯得有些蒼白和貧乏,品種少,質量差,裝潢標準低,從業人員少,缺少文化元素,沒有發揮出旅游市場應有的主要作用。在近幾年涌起的長白山旅游的大潮中,長白山旅游紀念品市場極需開拓擴展,注入文化含量,提高文化品位,用長白山文化統領旅游紀念品市場。
關鍵詞:長白山;旅游;市場
【中圖分類號】:U695.1+4【文獻標識碼】:A
一、提高文化品位,豐富旅游紀念品市場
縱觀長白山旅游紀念品大小商店,北西南三大景區,現在的旅游紀念品,多是土特產品,諸如人參、鹿茸、蘑菇、木耳、松籽、林蛙油等,并且包裝質量差,缺少文化內容。既沒有華麗的詞語,又沒有精典的故事與傳說,就貨論貨,展現不出博大精深的長白山文化的豐富內涵,尤其是缺少介紹長白山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的文字類書籍,只有少量的風光圖片和畫冊,且多是大型的價格昂貴的,購買量很低,有一本畫冊竟然將不雅圖片印在了美麗的自然景觀上,令人作嘔。這本畫冊在北坡、西坡山門的旅游紀念品商店里都有出售,現在仍然擺放,真的應該除掉。
那么,長白山文字類的文學作品真的沒有嗎?是大都收藏在長白山文化專家、學者書柜中,還是營銷渠道不暢,或是利潤甚微所致。我們極力批駁“長白山少文”的繆論,卻沒有大量的鮮活的長白山文學文藝作品展現出來,這無疑是我們的忽略,是一種責任缺失。現在一是要趕制和集中一批游客喜歡的便于短時間閱讀的價格便宜的長白山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的文學書籍,形成系列,可供選擇。二是制作少年兒童們喜愛的卡通畫片、動漫作品,用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形式吸引游客的購買力。三是組織專家學者力量,吸納多年來長白山文學作品之精華,集長白山文學作品之大成,編寫大型的、豐富的、全面的、精裝的長白山傳說故事長卷。一卷在手,包攬大山,文化豐富,活力無限。四是組織創作攝制長白山自然風光和美麗傳說故事的光碟制品,便于攜帶,回家后經常觀看,持續長白山的影響力。
二、打造文化平臺,建立旅游紀念品銷售中心
長白山是一座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的寶山,為人類提供了生產、生活的物質和能量。長白山的自然景觀與動植物區系是歐亞大陸北半部的自然綜合體的典型代表,是生態系統的天然本體,是生物物種的天然貯存庫。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為旅游紀念品提供了最為豐富的基本原料。長白山大森林所提供的大量的樹根、樹茬、樹盤、樹皮、樹掛、樹舌,江河中飄泊的松花江浪木,可制作多姿多彩的根雕、根藝、浪木、木貼畫作品。滿山的核桃也成了粘貼工藝作品,成了一種文化的傳承。長白山的木石文化,木石工藝品開發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
要大力開發旅游做紀念品資源,充實擴大旅游紀念品市場,我們就要提供服務,提供平臺。一是要建立旅游紀念品銷售中心,集中商品,集中銷售,在三個景區都要建立購物一條街,完善旅游六大基本要素中的“購”物,滿足游客的購物欲。二是擴大增加旅游紀念品的銷售網點,增加從業人員崗位,各個商店,各大賓館酒店,都要設立紀念品銷售專柜。三是建立網上購物平臺。同時要注意旅游紀念品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對破壞性地掠奪資源制作紀念品的行為堅決制止,不準進入市場。諸如砍伐重點保護的紅豆杉制作茶杯,防治糖尿病,將粗大的獼猴桃藤子砍斷制成筆筒,采集西坡極為珍貴的萬年松等等,連我都不敢再為游客介紹和指認萬年松了。
三、制定優惠政策,廣納領軍人物。
在長白山旅游紀念品制作及營銷的大軍中,有一批各具特色、各有專長的中小企業、個體戶的帶頭人物。諸如松花石、松花硯收藏及藝術大師毛瑞璟、劉洪聲、邵長友;長白玉方面的“王一刀”王守權;老關東硯坊大掌柜蔣守信;清宮御硯雕刻大師王中輝;白山湖浪木根藝大師周啟信;長白山岳樺林玉雕園大師朱自杰;琥珀木雕刻師于波、武廣成;長白山放山習俗泥雕大師張岱祥;長白山人參剪紙民間藝術家陳鳳等等。這些優秀的工藝產品的帶頭人,各有所長,成為長白山旅游紀念品文化藝術類的領軍人物。還有影視動漫方面的企業和專家,都在注目和從事長白山旅游業的文化產品開發。這些藝術構建了門類齊全,品種眾多的旅游紀念品的基本框架,極大地豐富了產品的文化內涵。
目前,長白山旅游業的導游人員,雖然年輕化,熱情高,干勁大,但缺少文化品位,處于一般講解水平,就景講景,就山論山,亟待提高知識水準。過去,介紹“鴨綠江峽谷”,游客問:“峽谷有多長?”回答:“你都看到了,二百多米。”經過簡單的培訓,導游員們全都變成了這樣的介紹:鴨綠江大峽谷,全長二十多公里,共有四大部分組成:峽谷熔巖、峽谷森林、峽谷花園、峽谷濕地四大景觀,各具特色。由二百多米提高到了二十多公里,對游客起到了巨大的震撼作用,不枉來一回。再比如,游客問:為什么春天山雪尚未融化時,高山杜鵑卻先從冰雪中迎風綻放?為什么到了秋天山下的王池花園山花才開放?為什么把岳樺地帶稱為“松樺戀”等等。只有經過高層次的培訓,才使導游員有高品位的解說。
要將文化元素注入到導游隊伍中去,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積淀他們的文化含量,讓他們形象生動,輕松自如地給游客講述長白山的動植物故事。比如:小松鼠為什么要上吊自殺?黑熊為什么只會上樹不會下樹?為長白山大森林播種做出最大貢獻的動物是誰?什么叫虎死不倒架?什么叫十虎九漏等等。這就要采取定期、分批培訓的方式,采用文化講堂、現場演講的方法,以及發放文學文藝類圖書等,來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豐富長白大山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