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根本目的。筆者結合文化建設相關政策與工作實踐,對文化站如何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文化站;群眾文化活動;開展
【中圖分類號】:G247【文獻標識碼】:A
安徽省政府將新增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列為省政府2009年民生工程,到2010年全省徹底解決了基層文化活動無場所的問題,此舉使文化站成為農村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平臺。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物質的需求以及精神的需求越來越高。基層文化建設關系到農村鄉鎮和城市社區的千家萬戶,關系到基層最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這是文化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是一項需要長期抓實抓好的基本任務[1]。如何開展好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呢?下面談談筆者的一些想法:
一、推動健康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各地低俗文化發展不可忽視。“鳳姐”走紅網絡,以拜金為主題的相親電視節目等為代表的低俗文化反映了部分人缺失信仰,審美趣味低級。作為全國文化最基層的文化陣地,文化站的群眾文化活動的首要任務就是“移風易俗,弘揚正氣”。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發展方向,堅決抵制低俗之風。
二、提高群眾文化學術水平,強化隊伍建設
任何一項工作的有效開展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因此想要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必須認真學習《群眾文化學》。作為文化站的工作人員重點要學習和掌握群眾文化的傳承性。在實踐中也要自行總結,比如:演出活動主題的確定、采取何種藝術形式、怎樣吸取群眾參與等。另外我們群眾文化活動也不能閉門造車,要多學習和借鑒其他地區活動開展經驗與做法。
三、挖掘地方特色文化,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
群眾文化活動不是專業的文化學術交流,群眾是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者,如何將群眾吸引到文化站開展的活動中來呢?這就要求我們每位群眾文化工作者深入群眾,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因此在群眾文化活動中,要注意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培育地方特色的劇目。
四、確保群眾文化活動的豐富多彩
“癩子麻將”、“摜蛋”等牌類娛樂活動,嚴重阻礙了傳統的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所以為了改變單一枯燥的形式,以創新的精神改變傳統群眾文化活動僵硬死板的模式,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需要豐富多樣,群眾自覺參與是根本,內容創新是動力,有效地吸引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自己參加的活動,如:廣場舞、雙人舞、民歌、說相聲、演小品、讀書、說快板、打腰鼓、扭秧歌、唱戲曲、老年迪斯科以及美術、攝影、書法、棋類、健身、科普、工藝制作、花卉盆景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另外,還開展一些知識活動,如“老年人養身之道”、“女性美容顧問”、“做個好媽媽”等,小而多樣、豐富多彩,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告別“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還可以學到豐富的知識,提高思想道德素養、陶冶情操,讓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活得更有品味、更有意義。
五、注重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拓展群眾文化活動經費來源
“人靠衣裝馬靠鞍”充分說明了自我包裝的重要性,群眾文化活動也不例外。作為群眾文化活動需要怎樣的包裝與宣傳才能達到良好效果,這需要專業的設計與強大的資金扶持。以筆者街道羅城民歌發展為例,自1973年3月,中央電臺來羅城錄制民歌后,由于種種原因民歌發展一直停滯不前,也無人問津。直到2008年在池州廣播電視大學策劃下,在天方集團資金扶持下羅城村農民歌手姜夢玉參加了“挑擔徽茶霧里青,徙步進京慶奧運”大型公益活動,歷時一個多月,沿途經過十六個城市,一路把羅城民歌唱到北京,登上長城,從此羅城民歌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2]。
群眾文化活動是公益性事業,主要經費來自地方財政投入。群眾文化生活首先注重實際效益,其次是經濟效益[3]。這就勢必造成那些財力十分有限的鄉鎮無力投入文化事業經費,而群眾文化事業又不得不開展。姜夢玉“挑擔徽茶霧里青,徙步進京慶奧運”正是一個成功的案例。通過對精品群眾文化項目包裝與宣傳,最終達到企業和投資商的宣傳目的。要在政府、群眾、投資商之間把握一個合理的利益分配平衡點,最終達到政府、資方、群眾三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六、充分利用現有圖書室、信息資源共享室開展讀書活動
農村地區一般離城市較遠,到城區較大的圖書館看書、借書極為不便。村級農家書屋和鄉鎮文化站圖書室就成為鄉村愛讀書人的首選地。因此鄉鎮文化站免費對外開放圖書室、信息資源共享室,并適時開展讀書活動將會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結語:綜上所述,作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必須充分認識到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性。堅持黨的領導,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穩步前進,為構建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奮斗。
【參考文獻】
[1]《文化部關于進一步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的通知》文社圖發[2002]13號
[2]百度百科詞條:羅城民歌http://baike.baidu.com/view/8794814.htm
[3]中宣部、文化部、共青團中央《關于活躍農村文化生活的幾點意見》
作者簡介:鄭美紅,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墩上街道文化站,助理館員,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