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翔
摘 要: 2007年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在我國全面啟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然而在實施的過程中,部分中小學的領導、體育教師、學生對“陽光體育運動”這一概念仍感到陌生,不知陽光體育的內容與學校素質教育的關系,影響到“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為更好促進開展,作者擬就此問題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 陽光體育 開展 思考 對策
一、何為“陽光體育”
近二十年,我國學生體質呈下滑趨勢;學生的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持續增長,但肺活量、速度、力量、柔韌、平衡力等體能素質持續下降;尤其近視率、肥胖率明顯增加,小學視力不良檢出率為32.5%,初中生為59.4%,高中生為77.3%,大學生已達80.0%;兒童肥胖率已達8.1%,尤其是大城市學生,超重及肥胖率達25%以上。因此,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已經迫在眉睫。
“陽光體育”的出現,旨在鼓勵中小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場、走到陽光下進行體育鍛煉。“陽光體育”的提出,旨在促進廣大中小學生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煉,培養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提高健康水平,逐步養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能力,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全面發展。其中,重點和重心是使學生“健康第一”在學校教育中真正得到落實。
二、影響中小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因素
(一)政策管理方面
1.學校行政部門貫徹落實《意見》的力度不夠。
在強大的升學、就業壓力下,應試教育抓得扎扎實實,而體育課在提高學生體質的作用上卻顯得無力,升學率開始成為衡量學校領導的執教水平與政績的標準。面對《意見》的要求,學校管理者以各種借口,“加班加點”抓文化課,為提高升學率近乎“不擇手段”,體育課堂讓位給文化課,體育課教學時間無法保障,在“讓學生多升學是一種好事”的偏見下,不但體育課時數盡失,就連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成了“副業”。體育課上好上壞一個樣,致使從小學到初中的體育課,存在很多“放羊”的情況,再加上近幾年人們對新課標理念的認識不到位,導致體育技能和教學頗受冷落,體育課堂上很少能見體育老師和學生同場競技、熱鬧非凡的場面。
(二)體育教師方面
1.體育教師運動水平的下降
學校缺少體育老師配備,體育老師每周要帶十幾節的體育課,再加上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訓練,一天課程下來,筋疲力盡,長此以往,逐漸形成運動疲勞感,這種假象總讓體育老師自身感覺每天都在進行鍛煉,不需要額外的鍛煉,導致的直接后果為體育教師體重的不斷上升和運動水平的不斷下降,運動最佳水平狀態保持的時間急劇縮短。同時由于各個學校紛紛實行封閉式管理,體育老師主動探索學習體育教學的技術和技能少,導致運動技能下降,久而久之,就連大學時所學的教學技術和手段也會忘記,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的增加,身體素質不斷下降,運動技能也隨之下降。
2.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老化
從參加工作開始,體育老師到外地接受進修的機會少,很難做到知識結構的更新,只是體育老師們在一起探討一下教法,外出學習進修很難實現,很容易造成教學手段單一,知識結構老化。
(三)學生自身因素
體育課堂上學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視,人數較多,場地有限,由于人體自身的惰性,再加上體育老師不注意教學方法,體育負荷達不到,學生對體育課重視不夠,課堂上很容易出現許多學生三五成群地聊天的現象,女生表現得尤為明顯。
三、解決對策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利用體育課教學
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各級教育、體育行政部門和共青團組織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各學校要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和國家課程標準,成立以校長牽頭的領導小組,按照全國的統一部署,制定具體的措施,組織本地、本單位的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切實把“每天鍛煉一小時”真正落到實處。
(二)確立“健康第一”的主導思想
學校在貫徹落實切實推進素質教育時,應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保證課時,創造良好的學校體育活動氛圍,創造生龍活虎、生動活潑、生機勃勃的校園文化,通過體育課堂,達到以學生為主體、增進學生健康的目的。
(三)不斷提高體育教師教學技能
技能水平是體育教師進行教學的基礎,直接決定著學生技能的學習。教學中體育老師應遵循體育教學規律,組織有效的教學,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不斷深化對體育課堂的理解,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對學生課余體育活動訓練的指導;科研方面,要不斷獲取最新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通過教研室研討、科報會等提升科研水平。
(四)適當加強體育課堂的運動負荷
體育課的基本負荷是保證教好運動技術的前提條件,是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在不影響體育課后的文化課學習的情況下,適當把心率作為參考,重視教育教學規律,充分利用學校的場地器材加大運動負荷。基于此,我們在安排體育課堂負荷時,應根據體育課的不同類型,區別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時因地,合理安排運動強度、運動密度、運動時間、運動數量,并從實際出發,合理科學地安排體育的運動負荷。
總之,大力宣傳“健康第一”理念,積極開發利用學校各項教學資源。堅持依法治教,規范辦學行為,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體育教學,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陽光體育運動,形成濃郁的體育鍛煉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