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回家看母親。與往年不同,略諳世事的女兒特意到花店選了兩束康乃馨。一束送給她媽,感謝媽媽給她生命,育她成長,祝媽媽母親節快樂!另一束遞給我,我連忙推開:母親節,給我干嗎?女兒抬手指了指我的腦門:老帽兒老爸,這是替你給奶奶買的!我不由嗔怪:這鬼丫頭!
母親高興地迎我們進屋。女兒和奶奶親近完,便拉我、使眼色,示意送花。母親養我30多年,為她老人家送花,還真是第一次。面對妻女一時拘謹起來,摩挲了書包老半天,才漲紅著臉抽出那束康乃馨,雙手送給母親,結結巴巴地輕聲說:娘,母親節快樂!
母親顯然被整蒙了,盯了那朵粉紅的康乃馨片刻,繼而目光躲閃,不解地問:送什么花呀?女兒早就憋不住了,撲哧一聲打破尷尬,替一頭霧水的母親接過花,頗為得意地說:奶奶,今天是母親節。老爸特意為您買了康乃馨,祝您母親節快樂。一看我爸就是第一次送花給您,得數落他!
略顯激動的母親,憐愛地摟過孫女,拍了拍我的頭說,康什么?你們呀,整這些虛頭巴腦的干啥?還不如買菜花實用呢!走,媳婦,咱們做飯去。妻子挽著母親進了廚房。女兒將花橫放桌上,噘起小嘴:奶奶真是,不懂花語,不懂浪漫。
望著那朵嬌嫩的康乃馨,一時憶起了母親那樸素而簡單的生活。
那年母親60歲生日。我突發奇想:父母攜手40年,步入紅寶石婚,何不趕個時髦,補照一張婚紗照,彌補遺憾,留作紀念。提議立馬博得大家支持,可母親卻極力反對:都老成這樣了,花那錢照什么婚紗照,還不讓人笑掉大牙。說完,母親將目光移在了墻上的相框,深情凝望。
父母那張黑白結婚照,已經發黃,但母親美麗的長辮、父親精神的中山裝,二老青春的臉龐、幸福的笑容,卻永遠定格在40年前。臨行時,我偷偷取了照片,去影樓修復放大了兩張。當我將父母這版唯一的珍貴照片交回母親手上時,她微笑著眼噙淚花,反復念叨著:那時我20歲,這一晃都40年了。看來,我猜中了母親的心思,這小小的黑白照片,承載了父母40年的風雨歲月,是母親心中最美麗的“婚紗照”呀!
曾給母親買了煤氣灶、微波爐、電飯鍋,可再次回家,鍋灶嶄新如初。母親說,這些新鮮玩意兒我學不會,用著費錢也危險,還不如燒柴方便。于是每逢假日,我便盡量回家隨父母上山打柴。曾給母親買過新衣服,但每次看她都是舊衣在身。母親說,下地干活,新衣服還不全弄臟了。于是便挑妻子不穿的衣服送給母親,她反而很高興。曾給母親買過一部多功能手機,可第二天便求我換了。母親說,許多功能都不會用,浪費。于是便買了部只能接能打的手機給母親,用著特別方便。
女兒聽著這些,似懂非懂,但我卻明白了:母親雖然不懂浪漫、不懂潮流,可是更懂持家、更懂生活。凡事迎合母親的心思和習慣,才是送給母親最好的禮物。吃過飯,母親將我們買的牛奶、蛋糕、香蕉視如珍寶般地小心放起來,而那朵康乃馨卻備受冷落,躺在桌上已然萎蔫……
(河北 張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