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高血壓的病因較復雜,每個人的病因不盡相同,治療用藥不能“千篇一律”,但有4項原則是每個病人必須遵循的,這就是小劑量開始、優先選擇長效制劑、個體化用藥和聯合用藥。
1.小劑量開始。首次發現高血壓的患者,由于不知道高血壓的起病日期,是否有并發癥以及對降壓治療的反應等,因此宜從小劑量開始。不少高血壓患者由于血壓已升高較長時日,病人已經適應了這種“高血壓狀態”,如果使用降壓藥使血壓下降,病人反而會感到“不舒適”,這是初次使用降壓藥后患者普遍感受到的。從小劑量開始可以減少這種“不舒適”,同時可以避免血壓大幅度波動,保護靶器官腦、心、腎,有利于觀察患者對降壓治療的反應,有利于調整降壓藥物的劑量。
2.優先選擇長效制劑。長效制劑一般可以維持有效降壓24小時以上。服用長效降壓藥一方面可以覆蓋高血壓的晨峰現象(早上6~10時是血壓的高峰),減少早上高發的心腦血管事件;另一方面,長效降壓藥可以有效、持續、平穩地降血壓,減少血壓的大幅度波動,保護靶器官。再則,長效制劑可以減少服藥次數,避免漏服,提高患者的順從性。常用的長效制劑有:氨氯地平(絡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硝苯地平控釋片(拜新同)、貝那普利(洛汀新)、培哚普利(雅施達)、福辛普利蒙、賴諾普利(利壓定)、吲達帕胺(壽比山)、氯沙坦(科素亞)、纈沙坦(代文)、厄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奧美沙坦等。
3.個體化用藥。由于每個高血壓病人的病情不盡相同,有無并發癥的不同以及對降壓藥的耐受性不同,治療用藥應遵循個體化的用藥原則。比如一位年輕人患高血壓,同時他的心率又較快(>90~100次/分鐘),此時就應選用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治療。因其不但能降血壓,而且可減慢心率,保護心臟,可謂一箭雙雕。又比如一位老年高血壓病人,同時又患有冠心病,此時就應選擇鈣離子拮抗劑(如絡活喜)治療,因其不但降壓顯著,而且可擴張冠狀動脈,緩解心絞痛。可謂一舉兩得。再比如一位高血壓病人, 同時又患有糖尿病,此時就應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絡汀新)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如代文)治療,因其不但能降血壓,而且可保護靶器官腦、心、腎,還能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療,可謂一舉三得。在現階段6大類降壓藥中這樣的例子很多,由于這6大類降壓藥藥理作用原理不同,因此可用于不同病情的人。
4.聯合用藥。循證醫學證據表明,70%的高血壓患者需要聯合兩種或兩種以上降壓藥治療才能使血壓達標。聯合用藥控制血壓更為快捷、有效,是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方法。聯合用藥不僅可加強降壓效果,使血壓早日達標,優化達標,而且可減少藥物各自的副作用。比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與利尿劑是常用的一組聯合用藥搭配,兩者聯合使用后(如安搏偌)不僅療效顯著提高、而且各自的用量均減少了,利尿劑還可抵消ACEI或ARB升高血鉀的副作用。又比如,ACEI或ARB與鈣離子拮抗劑(CCB)也是常用的一組聯合用藥搭配,兩者聯合后(如倍博特)不僅降壓作用顯著增強,而且ACEI或ARB可消除CCB引起的踝部水腫和增快心率的不良反應。再比如,CCB與β阻滯劑(如倍他樂克)也是常用的一組聯合用藥搭配,兩者聯合后不僅降壓作用增強,而且β阻滯劑可減輕CCB增快心率的不良反應。由此說明,聯合用藥是降壓治療的重要方法,也是降壓治療的優化。
(上海 副主任醫師 李欽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