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侯耀晨 本刊特約記者 李和炳

曾與不少開金店的溫州商人聊過。他們的故事給我這樣的印象:富貴險中求。這個行當既有投資的風險,人生的歷險,更埋伏著一些不可預測的兇險。所謂兇險,可能發生在千里迢迢前往金礦收購原料的過程中,也可能就在都市燈火深處某一筆大額交易中……
葉亮的黃金十年,是這些故事的升級版。
“葉亮很年輕,但非常有思想。他本來子承父業搞雕刻,后來進入黃金行業,別人都說他是不務正業,但今天他的企業已經是貴金屬行業里的龍頭企業之一了。”浙商文化促進會一位領導介紹說。
據了解,進入貴金屬行業第五年時,浙江金牛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金牛”)已經被授予“中國金幣十大特許零售商”資質。隨后,浙江金牛旗下的金海貴金屬獲得了上海黃金交易所綜合交易會員資格,葉亮創立的品牌——“黃金歷史”則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2011年底,葉亮的黃金事業迎來一個新的起點。當年12月31日,由浙江金牛工貿有限公司和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注資成立的——北京德勝門工美大廈(黃金珠寶廣場)盛大開業。這家北京市規模最大,集黃金珠寶文化展示、交流、交易平臺為一體的黃金珠寶廣場經營面積達12000多平方米,由浙江金牛統一招商并負責日常運營管理。
同年,浙江金牛營銷總額已突破10億元。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山東等地建有108家自營店,在溫州建有兩條集研發、生產、物流、營銷于一體的貴金屬生產線。在該公司主打品牌“黃金歷史”旗下,還構建了包括中國金幣、中金黃金、中鈔國鼎等中國權威貴金屬品牌在內的特許銷售平臺。
從溫州到全國,當年一個大膽的跨界行動,不僅使浙江金牛逐漸成長為全國貴金屬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葉亮本人也成長為業內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數次獲得浙江省工藝美術行業的優秀企業家稱號,更當選為中國禮儀用品工業協會理事會副理事長。
“人一定要有夢想,因為了有了夢想,你就會有目標,有了目標你就會努力,努力一定會成功。”葉亮認為,賣黃金并不神秘,難的是如何在行業與市場中建立廣泛的信譽。
說起自己的黃金十年,葉亮認為之所以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條是:因為有夢想。
十多年前初入江湖時,時值溫州服裝鞋帽稱雄天下之際,溫州人的服裝企業和制鞋企業可謂遍地開花。
作為一個年輕的創業者,葉亮很難不受誘惑,因為這畢竟已經是老鄉們擅長的事業,而且有廣泛的人脈、資金和產業鏈作為配套支撐。
但是,他令人意外地選擇了貴金屬行業。
“黃金生意那是國有企業才能玩的,民營企業搞這個,有種種先天劣勢。”即便在“什么都敢玩一下”的溫州商人群體中,葉亮的選擇也不能不被認為是“膽子太大了一點”。
“民營企業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賣什么。”
葉亮堅信自己的夢想是可以實現的,因為溫州商人已經積累了巨額財富,而黃金是很好的投資品和升值保值的收藏品。但是黃金又和服裝鞋帽這樣的商品不一樣,它本身是硬通貨,貨幣代表著信用。只要能在市場上建立自己的信譽,就會有成功的機會。
因此,“做貨真價實的黃金”,成為葉亮創業初期的經營底線。
最初,溫州當地的金店并不多,浙江金牛推出的“金銀月餅”等創意產品在市場上銷路大開。
回顧這一階段的成就,葉亮認為除了貴金屬在溫州當地的消費潛力,更重要的是浙江金牛的經營策略發揮了威力:我們賣的就是我們公司的信用,沒有人會在我門市店里買了金條懷疑它是不是真的。這么多年下來,我們積累的財富主要是一批闖蕩市場多年的營銷骨干,我們在誠信經營的戰略上是志同道合的。正因為有了這個團隊,我才相信溫州的金牛工貿會發展為浙江的、中國的、國際的……
“做這一行也只是喜歡,其實賣黃金并不神秘。我們賣的黃金它不僅可做投資用也承載著文化。而這恰恰是我最喜歡它的一點。”
2001年,浙江金牛設計推出的金銀月餅大賣之后,葉亮瞄準一些世界性的重大賽事與活動,加快了創意黃金品牌產品的研發力度。
2005年,公司乘北京申奧成功之機,相繼開發了“奧運金盤”、“奧運火炬紀念銀條”等數十款奧運產品,公司營業額也從數千萬元猛增到十幾億元。
隨后,浙江金牛先后推出民俗紀念題材的金銀條,世博會護照系列產品,南京青奧會、青島世園會等大型活動創意品牌產品也獲得了可觀的銷售業績。
在此過程中,由于長期潛心于工藝禮品的研發工作,葉亮相繼獲得20多項國家專利,其主持設計的產品“盛世寶印”獲得中國大世界基尼斯記錄:最重的印章,并獲得兩項國家專利。由公司開發的創意產品“北京奧運會紀念金盤”也獲得國家專利,在奧運產品中獨樹一幟。
葉亮在《中國金幣》雜志上相繼發表《領跑奧運——金幣市場進入奧運時代》、《風物長宜放眼量,龍玉輝映創新顏——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5盎司紀念金幣及包裝盒賞析》等文章,在業內獲得好評。
與此同時,浙江金牛也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禮儀用品工業協會“最具競爭力企業”、“中國禮品業TOP100貢獻獎”、“百強競爭力企業”“中國工業行業排頭兵”等多項行業殊榮。

葉亮董事長參加“睿者同行”黃金投資策略論壇

葉亮董事長參加中國禮儀用品協會成立大會
2011年,葉亮決定成立優金坊,聘請了國內10位工藝美術行業泰斗作為優金坊的顧問,指導并教授技藝,希望傳承漸漸失傳的古老技藝,立志挖掘中華五千年的美學。葉亮的這一做法得到了工藝美術行業大師們的贊賞,許多資深同行也相繼加入到了這個隊伍中來。
在深挖國際性活動中的商機,巧打文化牌的同時,浙江金牛還在公益事業與黃金產品的結合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2006年6月,浙江金牛和中華慈善總會合作,推出主打公益牌的“盛世寶印”品牌產品,承諾每賣出一份產品即捐款500元。
這是該行業首次產品銷售和慈善事業相結合。目前,浙江金牛工貿公司已捐出100萬元人民幣救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了8級大地震。葉亮帶頭發起了捐款,第一時間參與災區的救助行動。當年11月,由浙江金牛研發的史上最重的金條“好運一生”面世,并躋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
“一個有夢想的民營企業,必然有一天會涉足到對行業標準和行業生態的關注上來。”
前述浙商文化促進會某領導總結說,葉亮的成功在于“三大戰略”的落實:誠信經營戰略、文化創新戰略和行業合作戰略。
通過誠信經營戰略和文化創新戰略,浙江金牛不僅在規模上快速發展為行業龍頭企業,而且在2010年一舉拿下世博特許生產商和特許零售商兩項榮譽。此時,浙江金牛開始向集團化運營邁進,先后成立浙江金海貴金屬有限公司、上海金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形成創意禮品和貴金屬兩大核心產業。
此外,浙江金牛還注重通過行業合作戰略開拓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
據了解,浙江金牛先后與中國人民銀行北京人銀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民銀行康銀閣錢幣裝幀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金幣總公司等許多國內大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2007年,在中國禮儀用品工業協會首屆理事會上當選為副理事長之后,葉亮為持續探索現代禮品休閑品的市場化模式,為行業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貢獻了更大的熱情和精力。
2010年11月,上海世博會剛剛結束,廣州亞運會隨即拉開序幕。此時,作為中國禮儀用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的葉亮,正在為籌辦中國禮品休閑品采購中心而忙碌。這個采購中心是中國禮儀用品協會近兩年來的心血之作,凝聚了協會領導的大量智慧和精力,即將成為主導國內行業的專業平臺。
在第五屆文化產業博覽會上,中國禮品休閑品采購中心正式走向前臺, 作為一個為行業內的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禮品商業化采購平臺,葉亮提出的一系列創新模式和商業化解決方案在行業內引起共鳴。
“第一時間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是企業家永遠的夢想。”
采訪快結束時,葉亮用一句話總結了自己的成功之道:在市場變化中掌握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