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平 呂波杰
【摘要】細胞生物學是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課程。但實際教學中,由于該實驗課程相對復雜而且枯燥,學生一般都缺乏興趣,學生對本實驗課重視度也一般都不太夠。因此,將實驗教學及考核方法進行適當改革,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考核;改革
細胞生物學實驗是一門注重實驗探究的前沿學科,許多新理論,新知識都是借助于實驗手段獲得的。該實驗課程的實驗操作過程相對于其他課程較為復雜,實驗現象觀察困難,這些因素會導致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大大降低。要想改變這一局面,必須在教學和考核方面進行適當且有效的改革。
一、教學改革
(一)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
《細胞生物學實驗》基本上為內容陳舊的傳統驗證性實驗,如我校開設的“光學顯微鏡使用及顯微攝影技術”、“動植物染色體標本的制備與觀察”等,且部分實驗在《遺傳學實驗》、《動物生物學實驗》、《植物生物學實驗》中已進行過相同或相似內容的學習。所以,在進行教學改革時,刪除像上面提到的這些可有可無的實驗教學內容,增加綜合性實驗的教學,緊跟上最新的科研成果的步伐。這一改革不僅幫助學生豐富了專業知識,增加了興趣,也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最新發展現狀,對學生將來的發展和深造有指引作用。
(二)教學方式要創新
積極的情感可以促進學生個體之間、個體與集體、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倫理關系健康發展,使其產生共振和鳴、互動互補的張力。因此,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對于教學方式也進行改革以激起學生的興趣。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學氣氛沉悶,學生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也失去了主動探索的熱情,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因此,在教法上,我們改用“討論法”這一教學方式。教師提前幾天給學生布置實驗課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相關資料并設計實驗材料和實驗過程,課堂上各小組各抒己見,做小組討論結果的報告。如無重大錯誤,各組按自己的設計進行實驗;若有嚴重錯誤,教師進行相應的點播和指正,學生再進行實驗。這種模式的采用,不僅提高了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而且提升了學生學習該實驗課程的興趣。
(三)教學媒介改進
以往實驗教學多為文字描述和平面圖片展示形式進行,教學的直觀性方面效果較差。于是我們借助于一系列新的多媒體技術,比如電腦成像、3D動畫等。這些技術的采用,可以直觀形象的展示細胞組織的立體結構,細胞內物質的變化細節。通過對真實微觀世界的還原,學生有機會看到更清晰、更直觀的實驗結果,進而增加了對于該實驗課程的興趣,也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識。
二、考核改革
(一)考核內容改革
高校中實驗課程的考核,一般都以最終上交的實驗報告為主。然而實驗報告的完整性、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跟實驗操作能力以及對實驗的整體感知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如果教師過于注重實驗報告、過于注重實驗結果勢必會造成學生間的實驗報告的抄襲和偽造實驗結果。因此,教師需要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從課前的預習,實驗時的操作規范,到實驗結果和實驗報告,都應該作為考量的對象,而且預習和操作占主要比重。這樣的改革,使學生在進入實驗室之前,頭腦里有一定的知識作為武裝;在實驗過程中,因為沒有了對實驗結果好壞的憂慮,就能夠大膽的進行實驗,積極地思考和創新,而不是一個做實驗的“機器人”,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考核形式的改革
在實驗后,請同學介紹實驗過程中的注意點,并給其他同學進行示范。若其他聽的同學發現錯誤可以給自己期末成績加分,上臺講解的同學回答無誤,也可以加分。但不管是上臺講的同學,還是下面回答的同學,如果出現錯誤,都不扣分,以此來保證學生的積極性。在期末,每個同學寫一篇總結,內容包括一學期來實驗課中學會的技術,知識,經驗甚至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收獲。這一考核內容的加入,使學生能夠更加重視每一次的實驗,而且在每次實驗過后能夠看到自己的慢慢進步,體會到這一腦力加動手勞動帶來的快樂,也能促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總結
細胞生物學實驗的教學和考核,雖然進行了如上所述的改革和探索,但改革的方法和措施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不斷地充實和完善。但主要的原則是不變的,那就是讓學生對該門實驗課產生興趣,看到這門課的價值,體會到學習過程中的快樂,期間又學到了細胞生物學方面的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