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和平
【摘要】貪污,腐敗、上市公司弄虛作假,等等。經濟、職務犯罪案件,無不折射一個問題,我國的會計監督,控制職能哪里去了呢?因為一系例案件和社會貪腐現象無不讓人們感嘆!我國的會計制度要隨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進行必要的改革和創新。要設計新的方略以保護黨和人民的利益。
【關鍵詞】公派會計制度;工作職責;組織體制;管理
一、公派會計制度
中央紀委1998年提出在國營企業,國有控股公司和集體企業試行“委派會計制度”,通過幾年的實踐,這項工作制度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履行委派會計職責的委派會計人員行使工作權利乏力與被委派單位關系不協調,委派會計人員有后顧之憂等諸多問題,所以在此基礎上嗎,為了更好的維護國家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保護國家財產。公民財產和人民利益。控制經濟職務犯罪,特討論公派會計人員制度。
委派會計制度是由上級主管部門或上級公司向下層或下屬子公司委派會計人員,監督被委派單位的經營狀況和會計核算方法及成果。
在我國借鑒國外經驗,推行公派會計制度是有著經濟基礎和社會生產關系為支撐背景的。首先,我國的國營企業,國有控股公司,集體企業,他們本質是人民的財產,所有權歸全體人民所有。他們生產創造的財富只能由代表人民利益的國家行使國家管理的職能,進行統籌分配使用。而擔任這些企業的領導者,他們是人民聘用的公仆,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利去吞噬國家和人民的財產。正是由于這種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狀態,讓所有權的人去保護自己的財產利益,派一個監護人——公派會計人員監督控制企業的經營狀況。核算企業的資金運作,杜絕經營者的犯罪很必要。由此可見,公派會計制度是由國家權力機關向所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公派會計人員的制度與委派會計制度在主體上有著本質的區別。
二、公派會計的職責
第一,公派會計的人員職責知負責監管企業資金運營和使用狀況及資金核算的成果,不參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會計核算。
第二,公派會計人員負責監督企業會計核算的方法,核算的依據是否符合《會計法》和《企業會計準則》等會計法律、法規的要求。
第三,公派會計人員檢查和審核企業財務會計報表是否真實,準確可靠。
第四,公派會計人員監管企業國有資產增值,虧損報廢情況,以及國有資產各種處置方法是否符合國家的相關法律政策,以防國有資產流失。
第五,公派會計人員監督企業資金融匯,資金使用方向和用途,如發現企業以虛假信息申請上級撥款,不正當發行債券、股票、超支三公消費,進行商業賄賂,公款私存……等違紀違法行為,有權制止和揭露。
以上只是作一些簡單陳述,具體執行起來,當設計公派會計人員職務說明書,確立工作性質、內容、權力和責任。
三、公派會計的組織體制
公派會計人員履行保護人民財產不受侵犯的義務和行使權力性質是國家行政管理的權力,因此其組織體制應該是在財政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和組織的形式下成立,并運作的獨立于企業之外的行政管理組織。工作范圍,職責由財政部門設定,工作權力由財政部授予,工資,福利、職稱、職務升遷,革除由財政部管轄,而不受企業制約。公派會計人員由財政部進行考核選拔任用。在這樣的條件下,組建的會計監督體制是保證會計法律制度得以貫徹實行有力措施。
四、公派會計人員的管理
公派會計人員實質是財政部駐外使節,肩負著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稅務收入,國有資產,資金安全的重任,為了不使它們工作流于形式,而必須要加強對這只隊伍的管理。
第一,政治思想的管理,公派會計的人員必須經過嚴格審查選拔,首先要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嚴格履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熱愛自己的崗位,忠于職守,勤奮敬業。
第二,業務精通,工作能力強,公派會計人員任職條件必須是在基層會計工作三年以上,有系統會計理論知識和擔任全面會計管理的優秀人才。
第三,組織協調溝通能力強,公派會計人員入駐基層企業單位。不是單位負責的敵人,他們既是監護者又是企業負責人的助手,要處理與職務相關的各種人事關系,保證自己的工作如魚得水般的順利進行。
第四,原則性強。公派會計人員嚴格遵守和履行會計法律和會計職業道德,要注意保持自身的廉潔,才能做到客觀公正,從而強化對企業的服務,對國家的負責。
第五,堅持對公派會計人員的監督與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決不允許公派會計人員與企業負責人員同流合污,要實行嚴格的處罰制度,發現問題追究責任,給予重罰,觸犯法律,嚴懲不貸。
第六,保護公派會計人員的切身利益,如工資待遇、福利、職稱評定、技能培訓和職務等一系列個人需求,讓他們意識到一旦違規犯法,就有收入待遇隨之取締的后果,且終生不得從事會計工作
第七,對公派會計人員要進行述職認定和從事繼續教育培訓,提高個人道德情操和業務技能,使其更好的為國家為人民盡職盡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