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捷 冀麗俊
【摘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由于電動車的節能環保、體積小巧、操作方便,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社區大型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家用四輪非公路電動車在未來5年內將會出現井噴式的市場空間,設計外觀宜人、人機合理、操作簡便、功能豐富、低碳節能的家用電動車將具有現實的市場和社會意義。筆者對社區型家用電動車這一新興市場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社區型家用小型四輪低速電動車的市場前景和設計要求。
【關鍵詞】電動車;社區;前景;設計
一、家用低速電動車相關背景
2005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召開的全國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2011年4月18日,在上海車展開幕前一天,德勤有限公司全球制造行業組發布了關于電動汽車的全球消費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93%的中國消費者有興趣購買或租賃電動車。因此家用電動車仍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存在。而隨著中國城市社區大型化、社會結構老齡化的到來,設計一款家用電動車將會有很大的社會意義和市場意義,而它主要將包括以下特點:四輪、較小的尺寸(小于市場現有公路型車)、非公路用車、短途使用、低速、蓄電池電機驅動。
目前國內的四輪電動車主要應用于旅游、觀光車、休閑車、沙灘車、短途搬運車及其特種車輛。例如山東沂南澳柯瑪新能源電動車有限公司生產的電動觀光車,能乘坐8人,最高車速為25km/h,產品價格為62 000元。電動汽車產業化是關系世界產業格局和人類利用自然資源(能源)以及全球環境保護的重大問題。因此國外發達國家都將其列為戰略性課題。國外對電動車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對電動車的關鍵技術,特別是關系到電動汽車產業化大局的核心技術,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重點研究,例如:各種功率電動車的車用驅動系統的開發和協同;電源管理系統的開發應用;電動驅動系統的信息化協同裝置;快速高效的充電系統開發等。2007年,日經BP社有一篇報道,介紹了東京大學最近成功開發了充電1—2min后以平均20km/h的速度行駛20km的小型電動汽車,使電動車的“快速充電”問題有了突破性進展。
人們已不僅僅滿足于對空間的要求了,而是要方便、舒適、自由、美觀。對室內的采光、日照、通風、空氣質量等諸多因素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在注重外觀形式的同時對外觀的質量和材料也有相應的要求,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提供了這種可能,也使形式更加多樣化了。
在未來,社區的智能化步伐會逐漸加快,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安全防范子系統,包括出入口管理及周邊防越報警系統、保安巡更管理系統等;信息管理予系統,包括水電氣熱等表具遠程抄收計量、供電設備公共照明電梯供水等主要設備監控管理、車輛出入和停車管理系統、緊急廣播與背景音樂、物業計算機管理系統等。
二、低速電動車市場調查
由于研究條件有限,本次研究僅引用針對低速電動車已有的調查結果。根據相關調查,得出了以下結果:
(1)普通民眾對低速電動車的了解程度比較高(聽說過49%,比較了解占39%);
(2)80%的居民認為低速電動車會對公路交通造成一定影響;
(3)大部分居民認為電動車安全性比較好,但仍有待提高(很安全24%,大部分路況安全27%,安全狀況一般33%);
(4)75%的居民提到購買原因是節能環保,63%的居民購買原因是操作簡單,選擇成本低的占56%,并且沒有人認為低速電動車的外觀是吸引人的。
由于社區型家用電動車屬于低速電動車的一種,因此本文所引用的調查結果對于社區型家用電動車有極強的借鑒意義。調查結果給了我們以下啟示:
(1)低速四輪電動車的認可程度比較高,社區型電動車進入市場應當不會受到排斥;
(2)低速四輪電動車的安全性和通用性沒有得到普遍認可,一方面社區型電動車只適合于大型社區內使用,限制性較高,因此安全性也相對更高;另一方面筆者相信政府相應的政策會在不久的將來得到細化和完善;
(3)節能環保、低價格、低使用、操作簡單成本是低速電動車的核心競爭力;而社區型電動車在以上優勢以外還具備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特征;
(4)由于市場仍不成熟,低速電動車(包括社區型家用電動車)的造型和人機工程設計業處在萌芽階段,這給產品的附加值提供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三、老齡化社會對社區型家用電動車的需求
據相關資料顯示2007年,我國老齡人口達到1.3億,占總人口的10%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正在日益增加,社會老齡化程度也在日益加劇。而現今老齡產品中存在著很多與設計有關的問題,所以對老齡產品的設計研究不得不引起重視。從老年消費者的生活形態和生活軌跡中發現真正的產品需求,從老年消費者的需求中發掘產品的開發策略原則,是開發老年產品的必然趨勢。
綜上所述,在我國目前的社會背景下,社區型家用電動車雖然仍沒有形成產業化的規模生產,但隨著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的爆發,在未來幾年內將會有極大的需求量,如何抓住機會取得這一新型市場的受益者和領頭羊,是國內汽車等機械生產廠商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對于工業設計專業從業人員和學生來說,我們不僅要制造出低碳、價廉的社區型家用電動車,更要以人性化設計、系統設計的觀點為出發點,做好產品從外觀設計到人機交互,再到結構優化的各個方面的工作,為我國的低速電動車產業盡一份力。
參考文獻
[1]周靜.老年人產品設計開發原則的研究.包裝工程,200829(7)
[2]黃海燕,張大龍,葉強.我國典型低速電動車市場消費者調查.汽車工業研究,2011.08
作者簡介:陳捷(1987-),山西介休人,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2011級研究生,研究方向:工業設計及其理論;冀麗俊(1988-),山西介休人,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2011級研究生,研究方向:工業設計及其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