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彬
(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北京 100101)
本項目擬建航站樓為大跨度、大荷載建筑,結構類型底部為框架結構,上部屋蓋為大跨度鋼結構,最大單柱荷載約為8000 kN。
本工程設計單柱荷載情況分為兩種,上部有支撐鋼柱的單柱荷載約5000~8000 kN,不支撐鋼柱的單柱荷載約為2000 kN。
根據勘察資料,建設場地埋深60.00 m 范圍內,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為10 層,按力學性質可進一步劃分為17個亞層,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5.2.3條及《巖土工程技術規范》(DB 29-20-2000),按層位提供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fak如表1。

表1 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一覽表
第6 層及以上地層,均為強度低、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壓縮性高的軟弱土層,且埋深較淺,均不宜作為樁基持力層。7~8 層土質稍好,但層厚較薄、部分位置仍有缺失,埋藏偏淺,當對單樁豎向承載力要求不高時,可作為樁基持力層。而本工程樁下荷載較大,如選擇該層為樁基持力層,樁數易偏多且不利于布樁,經濟性較差。故此,7~8 層也不宜選作本工程的樁基持力層。經綜合比較,9~11 層土質較好(表2),強度較高,水平方向分布較穩定,可以作為樁基礎樁端持力層。
表2 地基土⑨~層土質

表2 地基土⑨~層土質
預制樁須考慮沉樁擠土效應對周圍土的嚴重影響,樁端沉樁不到位,極可能達不到設計承載力,造成補樁、沉降不均等后果。而且由于單樁承載力較小,布樁平面系數較大,將會加大沉樁擠土效應,而且也會增加基礎費用。
鉆孔灌注樁可不考慮其擠土效應,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可減小到可控制的程度;樁身質量也可以得到較好的保證。另外,通過選擇適當的樁長,其單樁承載力也完全可以滿足本工程的要求。
經過對技術、質量、施工以及對周邊環境的保護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分析比較,在工期允許的情況下,擬選擇鉆孔灌注樁。
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 J94-2008)第5.3節有關規定,按層位提供鉆孔灌注樁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sik、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pk如表3。

表3 樁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sik、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pk
因單柱下荷載相差較大,擬選兩種樁型,根據考慮的樁端土層及樁型測算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如表4。
經綜合評價,擬選用兩種樁型為
ZH-29-600:樁長29 m,樁徑600 mm,單樁極限承載力2200 kN;
ZH-35-800:樁長35 m,樁徑800 mm,單樁極限承載力4400 kN。

表4 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Quk
為確保樁基礎設計的科學準確,設計提出進行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試驗結果:
ZH-29-600:2900 kN,
ZH-35-800:4900 kN,
滿足設計采用的單樁極限承載力取值,故樁基礎的選型和設計得到了確定。
(1)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及場地周圍環境,選擇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樁型和樁基持力層,是樁基設計的關鍵。
(2)對于重要工程項目,試樁是檢驗樁基設計的有效手段,可以驗證施工可行性、樁基承載力及樁身質量,同時對工程樁大面積標準化施工提供基礎資料,為工程樁的設計與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