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春
(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當前,我國鐵路長大隧道多采用長隧短打的施工方法,即通過設置若干個輔助坑道來增加工作面,加快施工進度,如烏鞘嶺隧道、關角隧道、太行山隧道等。但隨著建設工期的加快、環境保護和施工安全意識的提高,體現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加快機械化、工廠化進程,逐步減少分步法施工,推廣全斷面施工技術,長大隧道采用TBM 掘進機施工已是今后的發展方向。本文就新建鐵路大準至朔黃鐵路聯絡線朔州隧道采用TBM 施工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給今后類似工程提供借鑒和參考。
朔州隧道起訖里程為DK128+662~DK139+955,全長11293 m,為全線最長的隧道和控制工程。隧道位于管涔山東南部,進口軌面高程為1547.71 m,出口軌面高程為1523.59 m。該區海拔最高處為龍霸山,高程約為2147.2 m,最低海拔位于調繪區南端的小北岔村東,高程約為1444.0 m,最大高差約703.2 m,一般相對高差300~400 m,屬中低山地貌。山勢陡峻,坡陡溝深,多呈“V”型谷。僅北部平魯區的黃石崖村、打鷹溝村等附近地貌為黃土臺塬及山間河谷區,地形較平坦-開闊。
隧道設計為雙線隧道,洞身最大埋深約540 m。洞身DK139+602.34(右線為DK139+612.33)至出口段位于R=1200 m(右線R=1204.39 m)的曲線上,其余段落均位于直線上,洞內設計縱坡為3.0‰、~7.0‰的人字坡。
隧道區地層為第四系全新統殘坡積碎石土;第四系上更新統坡、風積砂質黃土;第四系中更新統坡、風積黏質黃土及坡積碎石土;奧陶系上統石灰巖、白云巖;奧陶系中統石灰巖夾頁巖;奧陶系下統亮甲山組石灰巖、白云巖;奧陶系下統冶里組石灰巖夾頁巖;寒武系上統石灰巖。
朔州隧道洞身主要通過石灰巖地層,局部為石灰巖夾頁巖地層;洞身發育有D1、D2 褶皺和7條斷層帶,褶皺構造對隧道工程的影響較小;除F2、F3 對隧道工程影響較小外,其余5 處斷層構造均對隧道工程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區內地表水不發育,溝谷均為干溝,僅在降水時才有洪水流過,短暫洪流過后又為干溝。地下水主要為碳酸鹽巖巖溶裂隙水、松散巖類孔隙水。除斷層破碎帶處外,其他區域水量較小,對隧道危害小。
隧道地表巖溶現象不明顯,未發現大的溶蝕洞,工區范圍內巖溶為微弱-弱發育。
朔州隧道洞身圍巖級別為:Ⅱ級圍巖2955 m,Ⅲ級圍巖4085 m,Ⅳ級圍巖3195 m,Ⅴ級圍巖1058 m。其中Ⅱ級圍巖約占隧道全長的26.2%,Ⅲ級圍巖約占隧道全長的36.2%。
TBM(全斷面隧道掘進機)是一種靠旋轉并推進刀盤,通過滾刀破碎巖石而使隧道全斷面一次成形的機器。TBM 施工與鉆爆法施工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快速:TBM 是一種集機、電、液壓、傳感、信息技術于一體的隧道施工成套設備,可以實現連續掘進,能同時完成破巖、出碴、支護等作業,實現了工廠化施工,流水線作業。掘進速度為鉆爆法的5~20 倍。
優質:TBM 采用滾刀進行破巖,避免了爆破作業,成洞周圍巖層不會受爆破震動而破壞,洞壁完整光滑,超挖量小。
高效:TBM 施工速度快,縮短了工期,較大地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由于超挖量小,節省了大量襯砌費用。TBM 施工用人少,降低了勞動強度、材料消耗。
安全:TBM 施工改善了作業人員的洞內勞動條件,減輕了體力勞動量,避免了爆破施工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大大減少。同時,護盾保護加上及時襯砌支護,使施工人員和設備更安全。TBM 采用圓形斷面,襯砌結構受力合理、穩定安全。
環保:TBM 施工不用炸藥爆破,施工現場環境污染小;減少了長大隧道的輔助坑道數量,保護了生態環境。
文明:機械化程度高、勞動強度降低、工作條件與環境得以改善,實現了現代文明施工。
經濟:就長隧洞施工,可減少支洞數量及相應的臨建、水、電、路等設施,縮短工期,提高經濟及社會效益。
TBM 是高科技設備的集成,要充分發揮其優勢還需具備熟練掌握TBM 的高素質操作管理人員,依此來保證TBM 及后配套設備的高度完好率。國內較大斷面采用TBM 施工的主要工程見下表1。

表1 國內較大斷面TBM 的工程應用概況
TBM 掘進機適用于中硬巖層的開挖,最適宜開挖巖石單軸抗壓強度介于50~150 MPa 的巖層,對TBM 施工影響較大的不良地質主要有:軟弱地層、長距離斷裂帶、巖溶、涌水、圍巖變形等。
朔州隧道進口地表為第四系坡、風積砂質黃土,呈硬塑狀,厚18~20 m 不等,砂質黃土具濕陷性,其下為第四系黏質黃土、碎石土,工程地質條件較差;隧道出口為強~弱風化的石灰巖夾頁巖,強風化層厚2~5 m,受F7 斷層的影響,出口處巖體較破碎,節理裂隙較發育,巖層產狀呈水平狀,工程地質條件較一般。
隧道洞身地層有奧陶系上統石灰巖夾白云巖、奧陶系中統石灰巖夾頁巖、奧陶系下統亮甲山組白云巖、奧陶系冶里組石灰巖夾頁巖、寒武系石灰巖。洞身穿越地層相對較簡單,主要為石灰巖、巖質較硬,局部為石灰巖夾頁巖,巖體較完整;地下水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和巖溶水,水量較小。受區內F1~F7 斷層影響,斷層帶內巖體呈破碎狀。鉆探取樣實測干燥狀態下石灰巖抗壓強度介于64~103 MPa 之間,飽水狀態下石灰巖抗壓強度介于45.7~78.5 MPa 之間。朔州隧道TBM 適應性分析情況見下表2。

表2 朔州隧道TBM 適應性分析一覽表
綜合本隧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從巖體巖性、單軸抗壓強度、完整性及隧道區構造、不良地質、地下水等方面考慮,朔州隧道除進口端第四系地層及斷層破碎帶段,其余段落采用敞開式TBM 掘進施工基本可行;但該段掘進施工可能存在巖溶、高地應力、涌水等風險。
TBM 屬大型專用設備,對施工場地及運輸方案有特殊要求。朔州隧道進口位于朔州市平魯區窩窩會村后,交通條件相對較便利,洞口處地勢相對較低,進口處沿溝谷小路經改造后可做為TBM 進場便道,洞口場地相對較開闊,進口前方為挖方路基,該段路基先行施工后,可以初步滿足TBM 的場地條件。
隧道出口位于朔州市朔城區小北岔村,洞口前方為“小神線”公路其支線,局部彎道較急,交通條件一般,要滿足TBM 設備進場,必須對現有道路進行改造。隧道出口緊接小北岔特大橋,出口洞口標高較高,小北岔特大橋橋高約30~50 m,場地相對狹窄,TBM 進場需搭建便橋,因此,隧道出口段不宜采用TBM 掘進機施工。
依據朔州隧道特有的地質及場地環境條件,進口DK128+662~DK129+335 段洞身穿越砂質黃土、碎石土,地層條件較差,考慮采用鉆爆法施工。隧道出口端洞外緊接小北岔特大橋,施工場地相對狹窄,不具備TBM 的現場拼裝及進場條件,同時,出口段穿越5條斷層破碎帶,因此對于隧道出口端考慮鉆爆法施工,以靈活應對施工風險。因此,隧道進口端先采用鉆爆法先行施工,待通過黃土、碎石土地段后,采取敞開式TBM 進行掘進,出口端全部采用鉆爆法施工。從施組來看,采取“1 臺TBM+鉆爆法”施工方案,工期基本滿足要求,與鉆爆法相比,優勢并不明顯,且TBM 施工段落相對較短。
目前,國內雙線鐵路隧道尚未出現TBM 設備的應用,四川錦屏電站引水隧洞中TBM 施工,其斷面直徑為12.4 m,經研究,適宜本線雙線鐵路隧道的襯砌斷面直徑約12 m,采用錦屏電站引水隧洞的TBM 勢必造成工程的浪費及施工難度的加大;采用WirthTB880E 型掘進機所有動力裝置及配套設備僅為8.8 m 直徑隧道斷面設計,能否改裝為雙線隧道所用,尚無先例。國外類似設備,其斷面和本隧道亦差距較大,改造難度較大。
結合本隧道地質條件、洞口場地條件,朔州隧道進口采用一臺TBM,TBM 施工段落約5.4k m,對于斷層破碎帶及圍巖較差的進出口地段仍采用鉆爆法施工。通過施組分析,工期并沒有比鉆爆法明顯縮短,費用卻增加較多,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明確的風險。因此,在施工段落較短的情況下,從經濟角度來看,本隧采用TBM 施工明顯不經濟。
綜合本隧工程條件、地質條件、施工場地條件及施工組織、襯砌斷面、隧道技術和經濟等方面進行分析,朔州隧道工程無法有效利用國內現有TBM 進行施工;若采取新購置TBM 則投資增加較多,前期研制、運輸、組裝時間長,工期并沒有明顯優勢,且施工存在一定的風險。
因此,從確保工期、控制投資、靈活應對施工風險等方面綜合考慮,朔州隧道施工不宜采用TBM 法施工,推薦采用鉆爆法施工。
[1]TB 10003-2005 鐵路隧道設計規范[S]
[2]部第二工程局.鐵路工程技術手冊·隧道[M].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
[3]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朔州隧道初步設計[R].2010
[4]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朔州隧道縮短工期方案研究報告[R].2010
[5]薛繼洪.TBM 掘進技術的發展與展望[J].現代隧道技術,2004(增刊):25-29
[6]陳饋.TBM 在鐵路隧道施工中的應用前景[J].建筑機械,2006(8):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