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瑞偉 沈 文 董景全
安全評價,又稱風險評價,在后方油庫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為保障后方油庫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風險評估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在進行安全評價時,通常根據安全評價對象及要達到的安全評價目標,選用合適的評價方法。目前,后方油庫常用的風險評價方法主要有安全檢查表評價法(SCL)、模糊綜合評價法、事件樹法(ETA)、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道化學指數法等。MLS的適應范圍較廣,不受專業的限制,比LEC法考慮的指標更詳具,便于操作使用。本文主要介紹MLS法在后方油庫安全評價中的應用。
MLS法,由中國地質大學馬孝春博士設計,是對MES法和LEC評價方法的進一步改進。該評價方法充分考慮待評價區域中的各種危險因素及由其造成的事故嚴重度。除考慮到危險源固有危險性外,還反映了事故是否有監測和控制措施的指標。同時,對事故的嚴重度的計算考慮了由事故所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職業病、環境破壞的總影響,較為準確地再現了風險產生所造成的真實后果:一次性的直接事故后果及長期積累的事故后果。
該方法的評價方程式為:

式中:R為危險源的評價結果,即風險,量綱為1;n為危險因素的個數;Mi是指對第i個危險因素的控制與監測措施;Li為作業區域的第i種危險因素發生事故的頻率;Si1為第i種危險因素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一次性人員傷亡損失;Si2為第i種危險因素的存在所帶來的職業病損失(Si2即使在不發生事故時也存在,按一年內用于該職業病的治療費來計算);Si3為第i種危險因素誘發的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Si4為第i種危險因素誘發的環境累計污染及一次性事故的環境破壞所造成的損失。
1.1.1 危險(潛在危險)因素個數n
危險(潛在危險)因素是指能造成人員傷亡、影響人身體健康、對物造成損害的因素。
1.1.2 事故發生頻率L
見表1。L=365/事故平均發生間隔天數

表1 事故發生頻率L
1.1.3 控制與可監測狀態M
見表2。其中M=M1+M2。

表2 控制與可監控狀態M
1.1.4事故的可能后果S
S=所有損失(萬元)/10(萬元)
=(S1+S2+S3+S4)/10(萬元)
其中,S1為發生事故時的人員傷亡損失,本文根據《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關于修改<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的決定》計算,由于職務不同,工資標準不同,撫恤標準差異按平均值計算。
S2為工作在評價單元內的人員因職業病造成的一年的經濟費用的總和。S3為發生事故后造成的實際財產損失。S4為環境治理費用,為一次性環境破壞損失與一年內累計環境治理費用之和。
見表3.表中的分級閾值可根據企業規模、行業危險性調整。

images/BZ_230_315_2617_352_2654.pngimages/BZ_230_352_2617_389_2654.pngimages/BZ_230_484_2617_521_2654.pngimages/BZ_230_521_2617_558_2654.pngimages/BZ_230_558_2617_595_2654.pngimages/BZ_230_595_2617_633_2654.pngimages/BZ_230_633_2617_670_2654.pngimages/BZ_230_746_2617_783_2654.pngimages/BZ_230_783_2617_820_2654.pngimages/BZ_230_820_2617_857_2654.pngimages/BZ_230_857_2617_894_2654.pngimages/BZ_230_894_2617_931_2654.pngimages/BZ_230_1007_2617_1044_2654.pngimages/BZ_230_1044_2617_1081_2654.pngimages/BZ_230_1081_2617_1118_2654.pngimages/BZ_230_1118_2617_1155_2654.pngimages/BZ_230_1155_2617_1192_2654.pngimages/BZ_230_297_2678_334_2715.pngimages/BZ_230_334_2678_371_2715.pngimages/BZ_230_371_2678_408_2715.png500 150 50
泵房是輸送油品的動力中心。泵房內安裝有油泵、防爆電動機、輸油管線、電力及自動控制電纜等設備。若油泵、法蘭密封不良或管道發生泄漏,遇到火源或高溫能量會燃燒發生火災,如油漆濃度達到報站極限時還可引起爆炸事故。若油泵、輸油管線發生跑、冒、滴、漏事故造成油品或油漆局部積聚且沒有及時消散,作業人員可能會發生中毒,甚至窒息事故。由于防爆電動機和油泵工作時發生噪音和震動,會對作業人員造成噪音危害。如果設備運轉出現故障,還會出現設備損害。
因此,危險因素主要有火災、爆炸、噪聲、設備損害、中毒。
本文以XX軍區某后方油庫為實例,數據為該庫歷史安全記錄。實例評價見表4。

表4 MLS評價分析實例
MLS評價法簡單實用,能充分考慮到包括評價對象在內的諸多危險因素,并且除固定危險點性外,還考慮到危險損害的外延。
因此,比LEC評價法更貼近于真實情況。但由于其受分析評價人員主觀因素的一定影響,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采用多種方法相結合,通過安全評價做好危險源的預控工作。
[1]佟瑞鵬.常用安全評價方法及應用.中國勞動出版社,2011.
[2]劉雙躍.安全評價.冶金工業出版社,2010.
[3]楊藝,劉建章,付士根.油庫安全評價與應急救援技術.中國石化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