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瓊,湯 佳,呂衛東,李 芳
(江漢大學 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6)
2010年與2005年武漢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情況對比分析
萬 瓊,湯 佳,呂衛東,李 芳
(江漢大學 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6)
目的:掌握武漢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情況的發展趨勢,為政府職能部門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對象為2010年和2005年武漢市城鄉6~18歲男女學生(原監測點校),共10 393人。方法:將武漢市2010年與2005年的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對各年齡組城鄉男女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和視力不良嚴重程度構成比分別作差異顯著性u檢驗。結果:5年來武漢市中小學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和重度視力不良率總體仍呈上升趨勢,城區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和重度視力不良率增幅最大的年齡均出現在12歲,鄉村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和重度視力不良率增幅最大的年齡分別出現在12~13歲和9歲,視力不良和重度視力不良均呈現低齡化趨勢。城區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和重度視力不良率均高于鄉村學生,但鄉村學生在青春早期視力不良檢出率的增幅已接近或超過城區學生,城鄉差距在縮小;女生視力不良和重度視力不良高發的年齡均早于男生,且各年齡組視力不良檢出率和重度視力不良率也均高于男生。結論:應立即采取措施加強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的防治工作,重點對小學高年級和城區女生進行防護。
武漢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對比
視力不良是我國學生中檢出率最高的常見病,其中絕大多數屬近視[1],這歷來是我國學校衛生的老大難問題[2-4]。本文將2010年與2005年全國體質調研中武漢市6~18歲學生視力不良及視力不良嚴重程度的檢出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旨在掌握武漢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情況的發展趨勢,為政府職能部門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嚴格按照《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工作手冊》要求檢查視力,凡裸眼視力≥5.0為視力正常,視力4.9為輕度視力不良,視力4.6~4.8為中度視力不良,視力≤4.5為重度視力不良。統計以人為單位,凡兩眼視力不平衡者,以視力不良高者為準。將2010年與2005年武漢市6~18歲學生視力不良及視力不良嚴重程度的檢出結果進行對比,對兩次調研各年齡組城鄉男女學生視力低下檢出率和視力不良嚴重程度構成比進行差異顯著性u檢驗。數據統計采用EXCEL統計軟件完成。
2.1 視力不良檢出情況
表1結果顯示,5年來,除6歲男生、8歲鄉村男生、7歲、9歲城區女生、8歲、17歲鄉村女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有所下降,18歲男生視力不良檢出率不變外,其他各年齡組男女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均大幅上升,尤其是城區11~12歲、鄉村10~13歲學生更是較5年前成倍增加。城區男女生的最大增幅均出現在12歲,鄉村男女生的最大增幅均出現在12~13歲。學生視力不良低齡化趨勢明顯。鄉村學生(尤其是男生)在青春早期(10~14歲)視力不良檢出率的增幅已接近或超過城區學生,城鄉視力不良檢出率的差距在縮小。

表1 2010年與2005年武漢市6~18歲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 /%
2.2 視力不良嚴重程度
表2~表5顯示,與5年前相比,城鄉學生視力不良程度構成的變化不盡相同。城區中小學學生輕度和中度視力不良率下降、重度視力不良率上升,男、女生重度視力不良率6~18歲分別平均增加6.8%和10.2%。值得注意的是男女生重度視力不良率的最大增幅均出現在12歲,男、女生的增幅分別達25.5%和32.5%,女生在15歲和18歲其重度視力不良率的增幅也均超過了20%,城區女生在18歲時重度視力不良率已達83.7%。鄉村男生總體呈現輕度視力不良率上升、中度視力不良率下降、重度視力不良率略有下降的特點,但重度視力不良率在9歲和12歲的增幅均在15%左右;鄉村女生總體呈現輕度視力不良率下降、中度視力不良率略有上升、重度視力不良上升的特點,且重度視力不良率在9歲的增幅達22.5%、11歲和12歲的增幅均在17%左右,鄉村男女生重度視力不良率的最大增幅均出現在9歲。城鄉學生重度視力不良低齡化趨勢明顯。

表2 2010年與2005年武漢市城區6~18歲男生視力不良嚴重程度檢出率 /%

表3 2010年與2005年武漢市鄉村6~18歲男生視力不良嚴重程度檢出率 /%

表4 2010年與2005年武漢市城區6~18歲女生視力不良程度檢出率 /%

表5 2010年與2005年武漢市鄉村6~18歲女生視力不良程度檢出率 /%
5年來武漢市中小學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和重度視力不良率總體仍呈上升趨勢,城區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和重度視力不良率增幅最大的年齡均出現在12歲,鄉村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和重度視力不良率增幅最大的年齡分別出現在12~13歲和9歲,視力不良和重度視力不良均呈現低齡化趨勢。城區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和重度視力不良率均高于鄉村學生,但鄉村學生在青春早期視力不良檢出率的增幅已接近或超過城區學生,城鄉差距在縮??;女生視力不良和重度視力不良高發的年齡均早于男生,且各年齡組視力不良檢出率和重度視力不良率也均高于男生。
視力不良的發生、發展與多種因素有關,對于大多數在學齡期發生的單純性視力低下為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5]。遺傳因素在視力低下的發病中起一定作用,環境因素起重要作用[6]。環境因素主要指視近工作時間、強度、學生的體質、營養、健康因素等。青春期少年在生長突增階段眼軸會有一定幅度延長,因而在學習負擔加重和不良學習環境影響下,不僅易發生近視,且其進展還會加快。營養不良、偏食者,視力不良率高于飲食正常者[7]。美國康奈爾大學和新英格蘭眼科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患近視的孩子每周參加戶外活動的平均時間較短[8]。而本次對受檢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武漢市中小學生在影響視力的環境因素方面均存在較嚴重的問題,這是武漢市中小學學生視力不良問題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
固本拓新--基于傳統住宅的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 彭敏,萬莉(7-18)
(1)體育課被擠占、戶外體育鍛煉時間不足。
本次對受檢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有42.3%的學生表示存在體育課被“擠占”或“不上”的情況,學生校內體育活動并未完全落實。中小學生每天用于體育鍛煉的時間不足1 h的占76.2%,不足30 min的占38.7%;9~12歲學生每天鍛煉不足1 h的占53.8%,不足30 min的占13.7%;12歲學生每天鍛煉不足1 h的占83.0%,不足30 min的占24.0%;中學女生每天鍛煉不足1 h的占93.7%,不足30 min的占62.8%。
(2)學習負擔重、視近工作時間長、強度大。
問卷調查的結果表明:有5.7%的學生表示學習負擔很重,應付不過來;30.1%的學生表示學習負擔比較重,學習很吃力;50.2%的學生平均每天用于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在1 h以上,其中有7.7%的學生做家庭作業超過3 h;超過40%的學生周末仍以學習為主。近幾年武漢市小升初的擇校壓力大,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內作業量大、課外培優和競賽負擔沉重,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在1 h以上的9~12歲學生占29.2%、12歲學生則占54.1%;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在2 h以上的9~12歲學生占8.3%、12歲學生則占14.6%。中學女生多半學習刻苦,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在1 h以上的占68.3%、2 h以上的占35.4%、3 h以上的占12.2%;她們中12.3%不進行體育鍛煉的首要原因是“課業負擔重,沒時間”。
(3)生活習慣不健康,營養和睡眠均得不到保證。
按照國家規定,應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10 h,初中學生9 h,高中學生8 h,但武漢市中小學學生每天的平均睡眠時間不足6 h的占7.7%,6~7 h的占30.4%,7~8 h的占23.3%,超過9 h的只占18.2%,即絕大多數被調查學生的睡眠不足。睡眠時間在9 h以下的9~12歲學生占58.9%、12歲學生則占79.8%,中學女生睡眠時間在8 h以下的占90.1%。中小學生的生活中難有周末,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長,眼睛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同時,仍有27.2%的學生沒有做到每天吃早餐,每天喝牛奶的學生只有30.8%,每天吃雞蛋的學生只有11.0%,學生的優質蛋白質攝入量不足,營養供給不能滿足學生快速生長發育的需求。
(4)青春期提前、生長發育速度快。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與5年前相比武漢市城鄉學生進入青春期的年齡均在提前,2010年城鄉男生的首次遺精半數年齡分別為13.7歲和12.9歲,城鄉女生的月經初潮半數年齡分別為12.5歲和12.3歲,即鄉村男女學生性發育的開始年齡已早于城區學生?!扒啻浩谏倌暝谏L突增階段眼軸會有一定幅度延長,因而在學習負擔加重和不良學習環境影響下,不僅易發生近視,且其進展還會加快?!薄芭詸z出率顯著高于男性,與其生長發育較早、學習持續時間較長有關。”“越早出現近視的小學生,其近視度數在中學階段增幅通常越大?!保?]“小學高年級和初中階段近視的學生發育水平較高,與此階段年齡在10~15歲,正值青春發育期,近視少年青春期發育較早,眼軸長增加較多有關”[9],“在整個青春期生長突增階段,中、重度近視的增加速度較快,尤其是女生?!薄扒啻喊l育早期生長發育水平越高、速度越快,越要防止近視?!保?]本次調查的結果與上述觀點一致。
(5)高科技產品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10]。
本次調查顯示,有48.8%的學生平均每天看電視、玩電子游戲的時間在0.5 h以上;周末有20.7%的學生以看電視為主,有13.1%的學生以玩電腦為主,他們沒有將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用于戶外體育鍛煉。
我國政府高度關注學生的健康問題,2007年下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2010年發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都明確規定“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2011年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2011年8月,教育部又印發了《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問題的關鍵在于落實。根據本研究的結果,結合武漢市中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建議:
(1)強化政府在教育資源配置中的調節作用,在各學校間均衡配置教育資源,推進中學教育公平,改革初中生擇校辦法,降低學生對優質教育資源競爭的激烈程度,避免學生因擇校壓力過大而從小學低年級就開始長時間從事讀寫等近距離用眼活動、戶外體育活動時間不足,消除他們較早出現視力不良及在青春期視力不良程度加重的隱患。
(2)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導向,在全社會大力宣傳科學的成才觀,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標準體系和評價導向機制,盡快建立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科學評價機制和問責制度,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把學生的健康素質作為評價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和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學習負擔,保證他們足夠的睡眠和體育活動時間。
(3)加大學校體育場地、體育器材的改善與配備力度,加強專職體育教師配備和現有體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作,為學校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有效開展、落實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提供保障。
(4)大力加強中小學校衛生機構和專職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在青春期到來之前切實開展健康教育,尤其應加強農村學生的健康教育,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改善中小學學生營養,提高學生的視力保護意識。認真落實眼保健操制度和視力定期監測制度,重點對小學高年級和城區女生進行定期視力監測,并將監測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及家長,讓學生和家長了解學生視力的發展動向,建立學校、家庭和社會齊抓共管的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推進機制。
[1] 季成葉.我國中小學生視力不良和疑似近視檢出率及20年動態變化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3-106.
[2] 季成葉.中國學生視力不良、近視檢出率動態變化及近視和生長發育相互關系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0-184.
[3] 廖文科.中國學生視力不良、沙眼、脊柱側彎、神經衰弱的現狀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6-392.
[4] 季成葉.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中國學生視力不良率和近視率動態分析[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88-95.
[5] 冉敏,馮光強.近視與遺傳和環境因素的相關研究進展[J].廣州醫藥,2012,43(5):53-54.
[6] 桑麗麗,郭秀花,徐亮,等.北京市中小學生近視家系遺傳度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8,24(9):1062.
[7] 季成葉.現代兒童少年衛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427-428.
[8] 羅 寬.多 做 戶 外 運 動 有 助 防 近 視[EB/OL].(2011-06-20) [2012-09-27]. http://www.cnkang.com/jibing/jsybj/335589.html.
[9] 張迎修.山東省學生近視檢出率的現狀、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36.
[10]孫健,周美如.廣西學生體質狀況云因分析及對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16-419.
(責任編輯:強士端)
R179
:A
:1673-0143(2013)06-0090-05
2013-05-20
萬 瓊(1966—),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