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德文 黑龍江科技大學
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的精神,要求各級政府和服務機構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加快創新、改進工作方法。在努力創造良好文化基礎和
法制基礎上,進一步對中小企業進行人力資源培訓,在技術和資金方面給予大力引導和扶持,以期加快促進中小企業管理創新。主要建議如下:
1.創造良好的企業家創新文化和員工創新文化。企業家為了在經營中取得成功,需要有在不斷創新中及時發現和抓住機會的能力這就要求其具備克服思維定勢,將管理創新進行到底的智慧和勇氣。同時,中小企業在必須利用每個員工進行管理創新,不斷完善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利用新知識不斷創新。
2.大力扶持創新企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對建立創新性制度和有市場潛力機制的中小企業,幫助組織相應企業創新團隊,輔助其不斷發展,健康成長。在管理創新的新體制和規則基礎上,引到并扶持企業,努力降低管理創新中小企業的各項成本。
1.扶持企業要符合成長規律。扶持管理創新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要根據具體企業的實際需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按種子期、成熟期各階段要求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
2.建立中小企業高標準化、人性化和差異化的創新服務體系。根據各中小企業不同的成長服務需求,在創業前期政府提供具體化服務和指導,在成長后期,要作好集群提升等高標準、人性化和差異化的服務。努力促進創新產業集群的發展,不斷完善企業管理創新的綜合環境。促使企業實現規模效益,并最大化的利用好知識溢出效應。
3.促進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創新。引導中小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幫助企業逐步適應市場經濟規律,大力進行自主研發,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建立健全金融市場和服務,引導金融資本對中小企業融資,達到優化企業成長環境,提升技術和管理創新能力。依靠技術創新為基礎,以管理創新為靈魂,在促進中小企業技術進步的過程中,以管理創新為支撐,以期實現中小企業管理轉變為集約型。要定期組織中小企業召開管理創新研討會,進一步推廣符合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實際的先進管理模式。使企業的管理模式向決策機制專業化、民主化、科學化方向轉變。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
人才短缺始終是制約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原因之一,政府必須在全面提高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人才隊伍的建設水平上下功夫,努力培訓中小企業的各級管理者,是存進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水平的有效途徑。
1.加快落實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結合工信部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的實施,采取專門培養與在職培訓、綜合培訓與專項培訓、集中培訓與現場培訓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強化對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培養,不斷提升中小企業的管理者管理創新能力和水平。政府需要幫助建立一支懂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專家培訓隊伍,編寫《管理創新指南》、《管理創新案例集》等培訓教材。加快提升中小企業家的管理水平和決策能力。對此,應加大財政扶持,對各類專項培訓予以財政專項補貼。
2.建立全面支持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對中小企業管理咨詢工程中介服務機構的典型,各級政府應給予適度資助。直接聘請國內外知名管理咨詢機構,為一批重點中小企業開展企業診斷,幫助企業找到困境的成因和解決方法。提升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水平和適應市場的能力。各地加強落實重點中小企業管理咨詢工作任務,形成一批具有現代管理模式和管理創新成果的中小企業示范典型群體。同時,要逐步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完善自主創新的法制環境,建立保障創新的法律體系,使創新成果轉化受到法律的保護,推動對創新保護的嚴格的依法行政。
加速貫徹落實《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企業[2010]240號)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體系,最終達到以非營利性公共服務平臺為核心的制度性安排。對已建的公益性公共服務平臺要進行評價,及時總結,提高服務規模、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以建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發展基金為契機,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速產權交易、信息化建設、投融資平臺建設、科技中介人才選聘、品牌培育、信用評估、管理咨詢等基礎性、非營利性公共平臺建設,側重社會效益的公共利益。不斷推動科技園、孵化器、加速器、創新聯盟、創新信息網絡、技術轉移中心、公共技術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提升政府對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服務支持力度。
[1]賈建平.加強中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和條件[J].經濟研究導刊,2011年,第12期.
[2]張成龍,池景存.論金融危機下的中小企業管理創新[J].商場現代化,2009年,第4期.
[3]林中燕.基于管理創新的中小企業電子商務[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10期.
[4]蘇敬勤,林海芬.管理創新研究視角評述及展望[J].管理學報,2010年,第9期.
[5]鄧子基.關于扶持、發展我國中小企業若干問題[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