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東 保定市光明體育設施有限公司
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有利于解決企業許多潛在的問題。人們普遍認為,內部控制可以將企業實現利潤過程中的風險降到最低,可以幫助管理層適應多變的環境和提高效率,并有助于確保財務報表的可靠性與規章制度的符合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面臨著諸多風險。在各類風險因素中,財務風險是其中的重要一項。財務風險產生于企業的正常生產活動之中,是企業在籌資、投資、經營、管理、資金分配等過程中,由于受到來自于內部與外部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造成企業的實際結果與預期成果有所偏離,以給企業帶來損失的可能性。比如近兩年出現的“浙江擔保圈危機”中,企業為了獲得銀行貸款,彼此間盲目擔保,一方企業發生危機,引發眾企業紛紛因資金鏈斷裂而陷入財務危機。深究其原因,不難發現,還是源于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在財務決策中未能發揮作用所導致。
良好的內部控制機制能夠有效幫助企業防范財務風險。我國很多企業的財務風險過大,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都是源于其內控機制較差所導致。因此,可以說,強化與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是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保障??v觀各類因財務風險而破產倒閉的企業,不難發現,很多企業倒閉破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內部控制機制沒有被有效執行或者及時完善,從而造成該企業沒能完全規避住違法違規現象,導致企業會計信息不真實、企業財產流失等。在一個企業中,內部控制機制是其整個管理機制質量的重要體現。一個企業出現財務風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不相容職務未能相分離或者企業內部存在大量財務舞弊事件等。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幫助企業有效防范與規避財務風險,保證企業財產安全,持續經營、正常發展,并最終實現企業發展戰略,提升其經營效率。而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其實就是防范財務風險、保證企業財務安全的一種手段和措施。另外,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同時也有助于企業提升內部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和財產安全防范意識,從而培養出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最終促成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結合上述所言,不難發現,其實企業執行內部控制機制的目標與其內部的財務管理目標具有一致性,都是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能力和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因此,企業需要從內部控制機制入手,在企業的發展中對其逐漸完善與革新,做好企業自身的風險控制建設。唯有如此,才能最終真正控制好企業的財務風險。
當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執行水平較低,財務風險防范意識不足,財務風險較大。對此,企業應提升內部控制水平,改善公司治理水平,保證企業持續經營和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強化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將財務風險控制在理想范圍之內。筆者在此提出三點建議: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逐年提高。在此情況下,企業必然面臨著種種壓力和逐年增加的財務風險。對此,企業若要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應在其內控機制中,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與責任追究機制。通過機制的完善,加強對自身財務風險的實時動態控制與評估。在財務風險的控制過程中,風險評估是一項薄弱環節。對此,企業應在對財務風險的初始評估時,加強對企業的資產購置、對外擔保、資金管理、股權投資、融資租賃、債務等情況進行分別評估和綜合評判。同時,企業在風險評估時,也需結合具體情況慎重考慮和掌握“靈活度”。財務風險的評估過程并非是一個“面面俱到”的過程,其要求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準則,在成本、效益、風險、發展等多個角度與環節進行綜合考量,尤其是針對重點領域要加強監控。此外,為了將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落于實處,企業還應建立財務風險責任和追究制度。在對重點領域要加強監控的同時,對與財務風險產生原因密切相關的人員要進行必要的警戒與懲處,以實現企業對財務風險的真正控制。
在企業建立內部控制機制的過程中,內部控制環境與內部審計的建立都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的保障。企業應提升管理決策的準確性與科學性,從自身角度切實做好內部控制的審批與決策程序,推動和完善內部控制機制。企業的財務風險來源于多個方面,主要源于企業在資金管理、投融資過程、預算控制等方面無法真正發揮審計監督與財務監管的實際作用。對此,企業應在強化內部控制機制的過程中,在不忽視其他部門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部門與財務部門的作用,并加強對該類部門功能的重視程度。
企業要加強內部控制機制一定要抓好控制的重點環節,做到重點突出、有的放矢。這些重點環節包括企業的投資活動、預算管理活動和企業對于資金的管理控制。首先,企業對于投資的管理要慎之又慎,投資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企業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長遠發展,對于投資環節的強化要重視投資細節的掌控,投資決策環節的步驟嚴謹和對于投資遠景的考察;然后,企業要重視預算管理,對于企業的年度資金收支預算和資本性支出預算要早做考慮,早著手,多準備,強調預算的有效執行,強化預算執行反饋機制,將預算執行考核做到實處,切實做到全面預算;最后,做好資金管理,資金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和命脈,保證資金鏈的穩定便是保障企業長期發展的有效良方。其實,筆者所說的三點是相互交叉在一起的,都是企業做好內部控制必須強調的地方,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三者在有些地方甚至是相互包含的關系,例如資金管理從廣義來看是包含投資資金的管理以及預算資金的管理,而預算管理中的資本性支出管理包含著部分的投資管理。
另外,還要強調財務管理的嚴謹性、規范性,嚴格報銷審批流程,印章一定要分開管理,堅持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原則,強化財務票據的管理。在此基礎上,企業要做好人力資源的管理,對于業務能力較強的高素質人才企業要重點培養和提拔;在項目審批過程中,要做到審批程序嚴格高效,嚴格界定各層領導的審批權限,強調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管理,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獨立性,對于內審中出現的問題要嚴肅對待。
當前,企業應堅持主業,并從根本上找出自身的資金缺陷,注重內部控制,有效避免財務風險。完善自身,從而引導企業更好的發展,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1]韓夢.試論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科技廣場.2011(04)
[2]楊雄勝,陳麗花等.內部控制融入現代企業制度引發的思考[J].會計研究,2011(11)
[3]孟丹.試論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0(16)
[4]呂潔.淺議企業財務風險與防范[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9(05)
[5]馮雯.現代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