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南 范 旭 南昌印鈔有限公司
物資風險管控應定位在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以內部控制為手段”的指導思路上,通過逐步完善風險管理機制,落實風險管理責任,加強風險管理預警體系建設,在確保重大、重要風險管理在實際物資管理工作中得到較好貫徹落實,逐步提升物資集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防范供應與采購風險的能力和綜合管理水平。
一是根據企業經營管理模式,風險評估工作應涵蓋生產、經營、管理等業務流程,涉及戰略風險、市場風險、運營風險、財務風險等領域,企業按要求對采購業務建立了相應的管理制度,規定企業物資采購的工作職責、采購管理的過程和要求、供應商的采購成本。二是從風險識別與評估、信息與溝通、資產管理控制、成本費用控制等方面入手,結合實際,研判了企業安全與質量風險、投資風險、競爭風險、資金風險、項目管理風險、成本費用風險、價格風險等重大、重要風險。
企業各業務部門應根據工作職責,對重大、重要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方案進行細化分工,如經營計劃部負責安全與質量風險、價格風險、競爭風險,經營計劃部與財務部負責投資風險,財務部與審計科負責資金風險、成本費用風險,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力資源風險,辦公室、經營計劃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審計科共同負責項目管理風險。
物資質量是企業質量載體之一,產品質量的優劣與原材料密不可分。一是為了確保企業質量安全,嚴格采購渠道,抓源頭、抓過程、抓細節,優選合格廠家。二是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把好物資關,持續把安全管理納入經營責任合同,年底進行考核兌現。定期排查安全隱患,把物資儲存倉庫、老化電線、水暖管道、油庫、消防設備作為安全隱患排查的重點,實行科學的方案預控,該配備的安全防護設施一定配置到位。
一是全面撒網,區別對待,重點在“魚多”的領域撒網,為高質量的經營承攬打下基礎。二是謹慎簽訂合同,規范企業合同的管理,防范法律風險與資金風險,對重點領域深耕細作,維護市場,抓好中標合同的過程監控。合同履行中的款項跟蹤,要根據市場變化合理修訂采購合同,確保合同有效執行。三是轉變內審模式要求,拓展內審職能,建立財務、審計、人力資源等跨部門的內審體制,增強聯合檢查力度,突出風險導向、治理目標及增值目的。
一是提升企業競爭力。企業將依托全國各大區域與建設單位、供應商建立的信譽優勢,不斷擴大區域性經營范圍,供銷渠道深入到項目供應鏈中,憑借社會資源,構建區域采購網絡。同時利用好現有土地資源,重新整合傳統物資倉儲業務,向發展前景廣闊的物流市場進軍,整合現有資源逐步轉型搭建聯營物流市場。二是推進專業化管理。物資采購量體裁衣,統一計劃,統一采購,陽光公開,讓采購始終跟著進度走,避免積壓資金、耗損物資。在流程管理上,嚴格采購程序,形成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管理上臺階、質量上水平的良好局面。在信息化管理上,按照企業要求做好物資版塊信息化管理工作,踏上信息化管理高速通道。
企業認真“盤清”家底,及時報告資金狀況,確保企業資金的統一集中管理。一是注重加強預算管理、內控體系和風險防范機制建設,深化資金的集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二是持續推進“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規范財務收支和各項存量資金管理,堵塞管理漏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杜絕?“小金庫”發生。
一是根據企業政策,結合企業管理,實行逐步完善成本費用管理考核體系,通過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進一步挖掘內部潛力,不斷降低經營成本,通過成本費用計劃管理和控制,從而實現有效的成本管理,每年度針對成本費用預算下達通知。二是明確后期管理模式與經濟責任,嚴控項目后期成本費用支出。
一是建立企業數量與材料消耗量臺賬,實行競爭定價和集中采購,降低管理成本和物資價格。二是防止供應商哄抬物價情況發生,提前建立保障應急用料,掌握動態,確保供應材料價格穩定。三是針對市場價格波動大的風險,謹慎簽訂合同,審勢奪度,分析市場價格走向,以鎖定供應合同的形式,防范采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