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超
湖南邵陽武岡市第一人民醫院,湖南武岡 422408
臨床上對消化性潰瘍的定義是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類疾病,該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消化內科疾病,目前其發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目前對于消化性潰瘍發病的原因,臨床學者普遍認為與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胃腸黏膜保護減弱有關[1]。該病發生時臨床呈現為上腹部疼痛或脹痛。為了探討對消化性潰瘍患者采用不同藥物治療后的臨床效果,該院此次采用以雷貝拉唑為主的三聯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對該院2008年3月—2010年11月間收治的消化性潰瘍59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消化性潰瘍患者59例。所有患者均存在反復發作的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胃鏡檢查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對患者體檢時,潰瘍類型為胃潰瘍的21例,十二指腸潰瘍的38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存在并發出血、穿孔、梗阻的患者;排除了存在藥物過敏反應的患者;排除了妊娠期婦女及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所有患者中男34例,女25例,平均年齡41.7歲,平均病程2.7年。隨機將59例患者進行分組,A組患者30例,給予以雷貝拉唑為主的三聯治療;B組患者29例,給予奧美拉唑為主的三聯治療。
所有患者在服藥治療前后均進行常規的血、尿、便檢查、潛血實驗和肝腎功能檢查及胃鏡檢查,以便觀察療效。服藥治療期間,患者除了服用三聯藥物以外,不再給予其他藥物輔助治療,并適當控制飲食。兩組患者三聯用藥中的抗生素均選用阿莫西林和阿奇霉素,劑量分別為2次/d,每次1000 mg和500 mg。在此基礎上,治療組給予2次/d、10 mg/次的雷貝拉唑治療,對照給予2次/d、20 mg/次的奧美拉唑治療。兩組患者在治療1周后,均繼續單一給予劑量保持不變的雷貝拉唑和奧美拉唑治療2周。
綜合服藥前后患者臨床表現及胃鏡檢查結果,對患者療效進行評定分級。患者腹痛、腹脹消失,胃鏡檢查潰瘍消失表示治愈;患者腹痛、腹脹癥狀明顯改善,胃鏡檢查潰瘍面積消失超過50%表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胃鏡檢查潰瘍面積減少不超過50%表示無效。
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所有患者經過為期3個療程的治療后,A組有效率為96.67%,明顯優于B組的有效率82.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B組出現5例藥物不良反應,分別為惡心、頭暈3例,皮膚瘙癢2例;A組僅出現1例頭暈的藥物不良反應,兩組不良反應比較,A組優于B組。

表1 表示兩組患者經過服藥治療后的療效比較[n(%)]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好發于青壯年及老年人的常見內科疾病,該病的發病具有多元素特點,例如胃蛋白酶、胃酸、遺傳、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等均有密切關系,但有研究表明幽門桿菌的感染是形成消化性潰瘍最重要的病因。上述致病因素以不同的機制進入人體并消除患者自身免疫機制、增強疾病的入侵,從而促進了患者體內潰瘍的形成[2]。因此,臨床在治療消化性潰瘍時,首要的關鍵任務便是消除患者體內存在的幽門桿菌,做到徹底消除病因,達到治療的根本目的[3]。
臨床在治療消化性潰瘍時,主要采用的藥物是H-受體阻斷劑及抗酸藥黏膜保護劑。有學者提出,質子汞抑制劑聯合2種抗生素的三聯治療法是徹底清除潰瘍病因幽門桿菌的合理方式[4]。該研究兩組患者均采用的是三聯治療方法,治療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有效率分別為96.67%和82.76%,這就很好的證明了三聯治療對于消化性潰瘍的良好療效。該院采用了雷貝拉唑和奧美拉唑2種質子泵抑制劑分別作為兩組患者的核心用藥,比較兩組療效,采用雷貝拉唑治療的患者總體有效率明顯高于采用奧美拉唑的患者,這就說明了雷貝拉唑作為治療的核心藥物時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對照組采用的奧美拉唑是第一代質子泵抑制劑,該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臨床治療效果,但是該藥物對于不同患者的應用,所產生的藥代動力學差異較大,且其在體內代謝時對于色素同工酶具有較強的依賴性,所以比較容易與其他藥物發生互相作用,從而影響療效。治療組采用的雷貝拉唑是新一代的質子泵抑制劑,該藥物是可以直接作用于胃壁細胞,起到抑制 H+-K+-ATP酶活性,降低胃酸分泌的作用[5],它與傳統抑制劑比較,起效更快,藥效也更加穩定。
目前臨床比較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甲硝銼、阿奇霉素等,但是由于幽門桿菌的耐藥性正在逐年遞增,因此,根據臨床耐藥調查結果,該院兩組患者利用三聯治療法治療時所采用的2種抗生素均選擇了耐藥性較低的阿莫西林(1.2%)和阿奇霉素(7.3%)。此次研究結果兩組對比,治療組療效高于對照組14%左右,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雷貝拉唑可以降低幽門桿菌的耐藥性,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這也與國際同期相關報道相近[6]。此外,經過長期的臨床研究與此次該院研究結果顯示,雷貝拉唑可以通過肝臟代謝,避免了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臨床應用時也有效的減少了惡心、頭暈、過敏等藥物不良反應[7]。因此,以雷貝拉唑為主的三聯治療是臨床治療消化性潰瘍的合理有效方式,值得廣泛應用。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87-395.
[2]Sung JJ.Marshall and Warren Lecture2009:peptic ulcerbleeding:an expedition of20 years fro m1989-2009[J].Gastroenterol Hepatol,2010,25:229-233.
[3]師本云.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十二指腸潰瘍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30):174-175.
[4]沈鳳.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早期聯合抗生素治療Hp陽性胃潰瘍患者97例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院學報,2009,15(5):453-454.
[5]Vestergrd A,Bredahl K,de Muckadell OB,et al.Bleedingpeptic ulcer.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use of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acetylsalicylic acid[J].Ug-eskr Laeger,2009,171:235-239.
[6]Bardou M,Barkun AN.Prevent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effects of nonsteroidal anti-inammatory drugs:fromrisk factor identification to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J].Joint Bone Spine,2010,77:6-12.
[7]王兵義.雷貝拉唑,左氧氟沙星及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病Hp感染50例分析[J].當代醫學,2010,3(20):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