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春榮 田云粉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明理工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云南昆明 650032
輪狀病毒腸炎是病毒性腹瀉中發病率較高、癥狀較為嚴重的一種疾病,一般多發于6個月~2歲的嬰幼兒,是造成患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腹瀉嚴重,來勢兇猛,易導致患兒脫水、酸中毒,也可以引起腸外損傷[1]。國外有報道稱,全球每年約有80多萬嬰幼兒死于輪狀病毒腸炎[2]。因此如何較快較好的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已成為一項重要課題,為探討熱毒寧注射液對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療效,該院采用熱毒寧注射液治療2010年6月—2011年10月期間的124例小兒輪狀病毒腸炎取得了滿意結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自收治的124例小兒輪狀病毒腸炎患者,男69例,女55例,年齡2個月~2歲,病程2~7 d,平均病程3.2 d所有患者均符合胡亞美等人編著的《實用兒科學》輪狀病毒腸炎診斷標準[3]。臨床表現:均有大便為稀水樣或蛋花樣,59例嘔吐,71例發熱。糞細菌培養均陽性。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TSA)檢測大便輪狀病毒均為陽性。脫水程度:79例輕度脫水,31例中度脫水,14例重度脫水。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68 例)和對照組(56 例)。
兩組均采取西醫常規治療,糾正維持酸堿、電解質平衡,給予口服蒙脫石散(思密達,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690)以修復胃腸黏膜;給予口服雙歧桿菌(培菲康,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10950032)以調節腸道益生菌。對照組加用利巴韋林(病毒唑,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0675),觀察組加用熱毒寧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50217)。3 d為1個療程。
觀察患兒治療期間發熱情況、大便次數及性狀、嘔吐次數。
顯效—大便次數、性狀均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大便常規正常;好轉—大便次數、性狀均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改善,大便常規化驗好轉;無效—糞便性狀、次數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甚至惡化[4]。有效率=(顯效數+有效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兩組患兒治療3 d后,觀察組在治療有效率上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對比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在退熱效果、患兒大便次數和性狀改變、止吐效果上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癥狀恢復正常時間對比(±s)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癥狀恢復正常時間對比(±s)
組別 例數 止瀉時間(d)退熱時間(d) 止吐時間(d)觀察組對照組6854 t P1.54±0.481.98±0.623.451<0.051.61±0.651.94±0.822.943<0.052.30±0.552.74±0.602.886<0.05
兩組患兒在治療期間未出現明顯毒副作用。
輪狀病毒腸炎多出現于秋冬季節,主要經口途徑傳播,也有經呼吸道傳播,大便多為蛋花湯或黃色水樣便,有少量粘液,在起病初期往往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常并發等滲性脫水和酸中毒等[5]。實驗室檢查鏡檢偶見或無白細胞。其主要發病機制是輪狀病毒入侵小腸上皮細胞,引起上皮細胞的損害,造成絨毛的脫落、排列紊亂,最終導致腸腔對水分和電解質吸收能力的下降,大量水分和電解質從腸道排出,從而引起腹瀉[6]。輪狀病毒腸炎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臨床上主要是通過飲食療法和液體療法通過控制癥狀和改善水電解質紊亂來治療此病。該研究通過對輪狀病毒腸炎患者采用糾正水電解質紊亂、修復胃腸黏膜、改善腸道益生菌的基礎上,加用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取得了良好療效,在臨床療效和癥狀改善上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祖國醫學認為輪狀病毒腸炎屬于“腹瀉”范疇,證屬濕熱腹瀉。而熱毒寧注射液具有清熱利濕解毒的作用,國內也有研究報道稱,熱毒寧有退熱、抗病毒、抗炎、提高免疫等多種功能,無明顯不良反應。它的主要組成藥物為青蒿、金銀花、梔子,主要藥理為綠原酸 、青蒿素。其中青篙具有退虛熱的功效,梔子具有清熱利濕除煩、涼血解毒的功效,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青蒿可有效促進細胞免疫作用,解除免疫抑制;梔子有抑制多種病毒和微生物的作用,并能有效鎮靜、降溫;金銀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對多種病毒有抑制作用[7]。三者合用,可有效退熱,阻止病毒對細胞的吸附,保護細胞免受病毒的攻擊,抑制病毒反復復制和直接滅活病毒,提高免疫力,并促進腸上皮細胞的修復和再生,恢復水電解質的平衡。另外,熱毒寧注射液還可以避免濫用抗生素導致的二重感染的發生。
綜上所述,熱毒寧注射液可有效提高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的療效,縮短病程,加快臨床癥狀恢復時間,減輕患兒痛苦,值得臨床上推廣。
[1] 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M].6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292-301.
[2]Parashar UD,Hummelman EG,Breese JS,et al.Global illness and deaths caused by rotavirus disease in children[J].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3,9(5):565-572.
[3]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294-1295.
[4]吳升華.兒科住院醫師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481-491.
[5]方寶霞,陳富超,時曉亞,等.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系統評價[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7):2086-2090.
[6]袁顯文,呂彩虹,談紹峰.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26):3765-3766.
[7]宋敏,李海峰,劉肇杰.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療效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