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教育發展理念的日益深入,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已普遍展開,普拉提作為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它正逐步走入大學校園。普拉提是一項身心兼修的健身方法,它既注重人體機能的恢復和鍛煉,又強調呼吸和心靈集中的訓練,對減脂塑形以及調節心理情緒具有獨特的功效,可以使人達到身心的和諧與統一,從而以積極、自信愉悅的心態對待學習和生活。
本次研究隨機抽取了我校普拉提專項課10級、11級本科生共計130人進行問卷調查。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法:文獻資料法:查閱了大量的關于普拉提運動、教學及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問卷調查法:發放130份問卷,回收13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19份,有效率91.5%;數據統計法:本文對收回的問卷進行了常規的統計、歸納和整理分析。
普拉提符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對于女生,平時參加體育鍛煉較少,極易產生肥胖現象。而普拉提運動主要是以強調核心肌肉的鍛煉,要求人體直接參與運動,并在愉悅身心的運動中使運動產生一定的生理負荷,可以最大程度消耗身體各部位的脂肪,特別是對最易堆積的部位,如腰腹部、臀部、腿部都具有極強的塑型效果。此外普拉提運動還可以消除焦慮,緩解壓力,使人保持一種寧靜平穩的情緒。因此可見,它不僅符合當代大學生追求形體美的要求,更能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和體質增強的需要。健身普拉提新課程的引入是高校體育課程中的一種創新和有益體驗,這對于大學生錘煉健康體魄、提高心理素養以及賦予終身體育意識等諸多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和實用價值。
普拉提的開展只需要一塊墊子即可,不受場地與器材的局限,易于開展。而且普拉提動作簡單,易于學習,無論單個還是整套動作都簡單易學,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狀況,針對性的選擇動作。不像其他體育項目,要專門的場地與器材,就地鋪一塊薄墊,或者在床上就可以練習普拉提,隨時隨地的運動有利于終身體育習慣的培養。另外普拉提的動作速度緩慢,主要利用自身體重進行鍛煉,鍛煉的程度可以自己把握,幾乎不會對關節和肌肉產生任何傷害,是最安全的鍛煉方式之一。在師資方面,高校的健美操、藝術體操、形體教師通過不同形式的普拉提學習或培訓,掌握普拉提的基本知識,加上他們良好的專業素養以及豐富的教學經驗,基本上可以勝任普拉提的教學工作。由此可見,健身普拉提引入高校幾乎沒有任何障礙,具有極高的可行性。
健身普拉提的課堂實踐內容主要以亞洲體適能學院普拉提教練課程教材(墊上課程)動作為依據,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設計。主要是為掌握普拉提的基本知識以及初、中、高級普拉提健身技術動作,循序漸進的鍛煉學生的核心肌肉群,以達到緊實肌肉、消除腰腹部脂肪、塑造學生優美體型,緩解壓力、陶冶情操的目的,為終身鍛煉打下良好基礎。
通過調查可以了解目前普拉提開展的現狀與不足,以更好的依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完善課程,使之更加適合大學生的需求。
(1)對健身普拉提課的態度。通過表2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普拉提課堂教學中,并且對于普拉提這一運動項目是非常喜歡的;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普拉提適合作為自己的終身體育項目,也有必要在高校繼續開設。在調查中也發現100%的同學認為普拉提的教學內容與考核方式是合理的,因此可見,健身普拉提課程已經完全贏得了學生的認可。

表2 普拉提課程結束后學生對普拉提的態度
(2)健身普拉提的效果。調查發現,女生的仰臥起坐由上普拉提課程之前的平均每分鐘37.55個,增加到課程結束后的平均每分鐘43.45個,進步幅度高達15.7%;認為普拉提課程對自己改變前三位的是:增強體質(90.76%),緩解壓力(72.27%),改善體型(56.30%)。可見普拉提運動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普拉提練習中的專注以及獨特的呼吸方法、音樂與動作的密切配合等有益于神經系統的調節,有利于釋放內心的壓力,調節不良情緒,愉悅身心,促進心理健康。普拉提運動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還具有良好的緩解壓力、增強意志力、促進心理健康的功能。
(3)存在的問題。在調查中發現,有67.2%的同學認為一周一次的普拉提課時太少,很難達到較好的鍛煉效果。因此課后的練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實際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只有9.24%是經常進行普拉提鍛煉,有69.8%的同學是偶爾進行練習,在深入了解之后得知,課后沒有課上的氛圍和效果,很多人也就偶爾才進行練習。為了提高普拉提的練習效果,建議在課后成立課程興趣小組或者普拉提協會,促進同學間的交流,定期組織普拉提鍛煉,以鍛煉身心,培養終身體育習慣。另外由于認識的誤區,很多人認為普拉提是對身體柔韌性要求極高的運動項目只適合女生,因此很多男生就放棄了。事實上,普拉提男女老幼均可練習,對身體的柔韌素質要求不高,它更加關注的是用心體會每個動作帶給身體的感覺,因人而異,量力而行。
[1]宋翠翠.普拉提運動的功能、原則及其科學依據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1).
[2]張樂,楊楊.普拉提理論的構建[J].體育世界,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