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鋼集團新普有限公司 王書霞
對于視同銷售業務,一般是指在會計上不作為銷售核算,而在稅收上作為銷售,從而確定收入計繳稅金的商品或勞務的轉移行為。視同銷售其本身并不是一種銷售行為,其只是在納稅時稅法將其規定為視同正常銷售行為來進行計稅,所以視同銷售業務其實是一種稅法概念,而并不屬于一種會計概念。
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經常會發生一些視同銷售的行為,但是,由于相關稅法和會計準則對于視同銷售業務的具體規定存在著很多不同和難以理解的地方,因此,企業在對于視同銷售業務的會計處理和稅款計算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對于視同銷售業務的涉稅會計處理進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根據增值稅相關條例的規定,企業發生以下幾種情況會被視同銷售行為:(1)由其他企業幫助進行代理銷售貨物的;(2)幫助其他企業代理銷售貨物;(3)企業將貨物從內部的一個部門轉移到另外一個部門進行銷售的;(4)企業將自產的或者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的;(5)企業將貨物作為對于其他單位的投資的;(6)企業將資產或者貨物用于股利分配的;(7)企業將貨物用于發放職工獎金或者福利的;(8)企業將自產或委托加工貨物轉贈給他人的。
根據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當企業發生將自產的貨物用于公司在建工程、員工福利、員工獎勵、抵債、捐贈、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行為的時候,應該將這種行為視同銷售業務,另有規定的除外。
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將視同銷售業務的范圍縮小了很多,對于貨物在企業內部的流轉,例如用于企業的在建工程等將不再視為銷售處理。一般來說,只要企業的非貨幣性資產離開了企業,就要繳納所得稅。
會計準則中并沒對于視同銷售業務做出明確規定,但是在有關企業收入確認的準則中,有與視同銷售業務相關的規定。根據財政部新頒發的《企業會計準則——收入》中的規定:“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會使企業所有者權益增加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視同銷售業務并不會帶來企業收入的增加,因此對于企業減少的貨物如何進行會計處理,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看出,關于視同銷售業務,增值稅的相關規定和所得稅的相關規定從內涵到范圍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增值稅中對于視同銷售業務的規定不僅明確了貨物的用途,還對貨物的來源做了相關的規定;而所得稅只對視同銷售業務的貨物用途做出了規定。
根據稅法和會計準則的規定,在對視同銷售業務進行涉稅會計處理時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第一,視同銷售業務的“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應該如何核算和處理;第二,貨物是應該按照公允價值計入“主營業務收入”,還是按照成本價格計入“存貨”;第三,如果視同銷售業務的貨物不計入收入,那么減少的貨物是否應進行納稅調整。
企業將貨物用于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研發、企業自身部門以及分公司使用等,按照所得稅法的規定,這種行為將不視同銷售處理,不需要繳納所得稅;按照增值稅相關規定,如果貨物是企業自己生產的,應當按照貨物的公允價值計算銷項稅額并予以結轉,如果屬于外購的貨物,需要將已抵扣的進項稅額轉出,并按照貨物的成本結轉。
(1)企業將自產的貨物用于在建工程等的會計處理。貨物不視同銷售處理,所得稅不需要計算;增值稅按照貨物的公允價值×增值稅稅率計算。
借:在建工程(管理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企業將外購的貨物用于在建工程等的會計處理。貨物的進項稅額按照規定可以抵扣,并將貨物按照成本結轉。
借:在建工程(管理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企業將貨物用于對外捐贈,按照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要將這種行為視同銷售業務,并需繳納所得稅;按照增值稅相關規定,用于對外捐贈的貨物,無論是自產或者外購,均需要視同銷售并作銷項稅額處理;按照會計準則相關規定,企業用于對外捐贈的貨物,并沒有相關經濟利益流入企業,不能作為收入處理。例如:
某企業將自產的一批產品(投影儀)100件捐贈給一所希望小學,市場價格每件500元,產品的成本為每件400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 46800
貸:庫存商品 4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800(40000×17%)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企業按照貨物的成本進行結轉;增值稅要按照視同銷售業務進行銷項稅額處理;企業在年終對于所得稅進行核算時,需要進行相關的納稅調整,確認視同銷售收入50000元,視同銷售成本40000元。
企業將貨物用于職工福利,按照所得稅法規定,要將此行為視同銷售業務,并核算繳納所得稅;按照增值稅條例的相關規定,企業將貨物用于職工福利,需要按照貨物屬于自產或者外購進行銷項稅額或者進項稅額轉出處理;按照會計準則規定,滿足收入確定的條件,需要確定收入并結轉相應的成本。
(1)企業將自產貨物用于職工福利等的會計處理。企業需要按照貨物的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并同時結轉成本。
例:ABC公司將公司自產的一批電冰箱100件用于職工福利的發放,電冰箱市場價格為每件2000元,每件成本1500元。
借:應付職工薪酬 234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34000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150000
貸:庫存商品 150000
(2)企業將外購的貨物用于職工福利等的會計處理。企業需要按照貨物的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外購的貨物要將已經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進行轉出;所得稅上要視同銷售業務繳納所得稅。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企業將貨物用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要分為兩種情況進行處理。如果交換是具有商業實質,且貨物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則需要確認相關損益,這與企業的所得稅處理是一致的;如果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在會計上不能確認損益,同時也要進行相關的納稅調整。所得稅上要視同銷售業務進行計算并繳納所得稅;增值稅上要按照非貨幣性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算銷項稅額。
例:ABC公司將自產的一批產品用于對于長江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這批產品市場價格為200000元,成本價為150000元。
(1)如果該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則相關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234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0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150000
貸:庫存商品 150000
(2)如果該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相關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184000
貸:庫存商品 1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000
視同銷售業務是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經常會出現的行為,企業需要對于視同銷售業務的增值稅、所得稅以及會計處理進行相關的研究,尤其是對于視同銷售業務的涉稅會計處理進行研究,從而使得企業的會計稅收處理能夠準確。
[1] 蘭芳.增值稅中涉及視同銷售業務的會計處理[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
[2] 王叢芳,高春玲.視同銷售業務的會計處理及納稅調整探析[J].統計與咨詢,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