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陽陽 劉 娜 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創新是企業壯大、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全球化知識經濟背景下,開放式創新模式被提出。在這種創新模式下,創新網絡中的創新伙伴包括供應商、客戶、同行、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科研機構和行業協會等活動主體,這些外部創新源從不同程度和方面影響著企業創新。具體影響可分析如下。
供應商可以從技術推動上影響企業的技術創新,因為他們可以為企業提供用于產品開發的材料、零部件或整機的新技術。具體表現如下:首先,新材料的提供可以替代原有材料,幫助企業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同時還可以幫助企業從更多的方面考慮創新要素的組合,從而為新產品的開發提供更多可能,擴大新產品的種類。其次,新零部件的提供可以幫助企業改善生產設備的技術性能,從而使生產效率和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另外還有可能為企業的整機制造提供集成創新的可能性。最后,新整機技術的提供則可以直接幫助企業提高新產品生產的規模,使新產品生產技術的水平進一步得到上升。
客戶對企業的創新的影響表現在產品的市場需求適應能力上。首先一方面企業通過對客戶要求的反饋,及時對產品做出改善和更新;另一方面,客戶對新產品功能、外觀等的設想和期望也促進企業更加熱衷于產品技術創新,從而使產品適應市場需求。其次客戶使用信息反饋利于企業解決市場開發中的一些問題。企業將對特定用戶產品創新概念的理解應用于新產品的市場開發,有利于提高新產品對某類特定人群的市場占有率。最后從創新的歸宿來說,客戶是企業創新產品的直接使用者,客戶信息的反饋對企業創新活動提供很好的參考功能,并能更多的理解創新的成效。
合作和競爭不再是完全沖突的兩種形態,有著共同利益目標的企業既是競爭者,也可以成為彼此創新的伙伴。具體可以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首先是雙方可以進行聯合研究,這點尤其可以體現在基礎性研究上。基礎性研究不僅要在研究上獲得突破,還要把研究成果商業化,因此較之應用性研究,其周期更長、風險更高。而具有優勢互補的企業進行聯合研究則可以盡量避免這些缺點。其次,競爭者間的合作有利于技術標準的建立,這樣企業進行技術活動時就有了一致性,減少了技術成果講的不兼容,同時還避免了對創新資源不必要的浪費。最后,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競爭已不再是單個企業間的對立,而是在在一些結盟企業間展開,即“群體競爭”。企業與競爭者相互支持、幫助,可以實現更大范圍的競爭。
政府部門對企業創新的影響主要在于提供各方面的有利環境,一是鼓勵創新,創新對國家政治、經濟、民生都有著積極地影響,是國家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必要手段;二是政策支持,國家和地方對高新技術企業普遍施行包括稅收優惠、新技術補貼等的創新扶持政策;三是建立人才與企業、產品與客戶對接平臺,促進企業人力資源儲備和產品市場國際化;四是建立、健全社會法制,通過對專利權的保護建立起維護知識產權促進市場公平的市場環境。
產學研這一概念早就被提出,并在企業、學校、研究機構間廣泛展開。產學研對創新活動的影響在于有助于完善創新活動鏈條,同時也有利于創新概念對現實生活的轉化。首先企業越來越多地與學習、科研機構合作或者委托其進行課題研究。企業通過學校、科研機構的人才優勢為自己創新活動提供保障。其次,產學研的模式中企業與學校、培訓機構間定向的人才培養,利于企業人才儲備及合格職員培養,體現了對企業創新的影響。
外部顧問指在技術、法律、金融等領域的專家,通過對企業的創新決策等提供智力支持影響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主要表現在一是創新概念的提出;二是工藝架構的完善;三是融資、法律和擔保服務等。
分銷商作為企業的利益共同體對企業技術創新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更積極的信息反饋。二是信息反饋的收集,包括客戶信息及競爭者信息。分銷商與客戶起到的影響不同,分銷商對企業的技術創新在銷售渠道及市場需求方面更加敏感,因此分銷商的信息通常更加敏銳、直接,更有利于企業的技術創新。
在開放式創新模式下,企業面臨開放度的問題,開放過度或不足都會對企業創新產生消極影響。通過分析研究不同外部創新源的影響,有助于企業理性、合理、有針對性的選擇合作對象,適度進行開放,從而進一步促進企業的創新活動,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創新績效。
[1]陳鈺芬,陳勁.開放度對企業技術創新績效的影響.科學學研究,2008,(4):419-426.
[2]韋鐵,魯若愚.多主體參與的開放式創新模式研究.管理工程學報,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