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棟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
自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以來,連鎖超市開始紛紛將市場目光投入到了農村市場。但是在農村連鎖超市實際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其中熟悉現代連鎖經營模式、懂經營會管理的商務人才嚴重缺乏成為制約農村連鎖超市發展的突出問題,如何根據農村連鎖超市對于商務人才的特殊性要求進行人才培養成為本課題研究的焦點問題。
黨中央和各級政府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念,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巨大的市場份額、良好的投資環境、優惠的政策支持,對連鎖超市從城市走入農村充滿了市場誘惑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也明顯提高。首先,農民對于日常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需求不斷在增長,其次,農民的人均收入在不斷遞增,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加。再次,現代社會的消費觀直接影響到了農村,農民的衣食住行也在不斷地模仿城市生活。這些都為農村連鎖超市的開辦和經營提供了現實可能性。可見,農村廣闊的市場前景是連鎖超市入駐農村的重要誘因。
農村的良好投資環境除了政府的優惠政策外,還有經營農村市場的成本相對較低,這也是吸引連鎖超市進入農村市場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廉價的地段租金;其次就是廉價的勞動力。
從上述背景來看,連鎖超市在農村發展是有著一定投資優勢的。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連鎖超市入駐農村的畢竟還是少數。雖然農村連鎖超市的發展勢頭比較好,但是在全國農村的覆蓋面還是較為有限,很多問題制約了連鎖超市在農村的投資和發展。其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農村市場客觀存在一些問題:部分農村地區的自然經濟條件較為惡劣,缺乏大量的基礎設施。有些地區交通不便、地區偏僻,就會導致信息閉塞,經濟條件差,基礎設施服務不到位,地方財力吃緊,農民的購買力也較低;有些農村地區的消費觀念依然比較落后。雖然有些農民已經開始追逐時尚、高品質生活,但是有些地區的農民受到收入的限制,仍然堅持著落后的消費觀念,加之農民節儉的美德,許多商家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理,制造低端的假冒偽劣商品,農民為了追求廉價的商品,必然會忽視產品的質量和品牌,使得一些問題商品在農村有著較大的市場,影響了連鎖超市的運營。
其次,由于農村超市商務人才缺乏導致經營管理的問題。第一,有些農村連鎖超市在投資過程中,缺乏商業眼光,以為追求店鋪數量為首,導致連鎖超市過剩,甚至虧本等情況。第二,一些連鎖超市的產品售后服務不好,只是做到了銷售過程的好的服務質量,沒有后續服務影響了連鎖超市的信譽。第三,不懂得根據農民實際需要銷售商品,在農村,農資產品在農村有著較大的市場,很多連鎖超市都是在銷售服裝、鞋包、副食、煙酒、水果等等生活用品,連鎖超市缺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實踐經驗。
隨著零售業的變革與零售業態創新以及零售技術進步,以上問題都是由于缺乏大量的熟悉現代連鎖經營模式、懂經營會管理的商務人才,其中連鎖超市電子商務人才的缺乏,也是使農村連鎖超市的銷售、運營、管理都不正規,影響連鎖超市發展的一個原因。
為了滿足社會和企業對于電子商務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于2000年批準部分高校增設電子商務專業。到目前為止,大多數高校已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全國興起了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熱潮。在這股熱潮的背后卻出現了一個令人遺憾的結果:電子商務畢業生就業情況不甚理想,很難尋找到與他們的專業相匹配的工作。從企業來看,他們又難以尋找到與自身企業相匹配的專業商務人才。這種矛盾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高校培養模式中理論和實踐相脫離導致的,這樣就有可能出現畢業生就業難,而相關企業出現人用工荒的矛盾現象。
從電子商務的專業定位上看,目前沒有學校有連鎖超市電子商務業務方面的專業定位,普遍現象是電子商務專業融合了計算機網絡、營銷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專業的學科知識,沒有形成一套電子商務自身的理論體系。主要表現為高校在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課程設置上,盲目追求技術型、商務型的復合人才,沒有市場側重點,沒有崗位針對性,對于專業的定位不清晰,許多高校將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混同為綜合管理類人才培養,還有部分高校將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成電子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前者人才主要是學習熟悉經營管理知識,后者主要是學習計算機技術。這就成為企業招合適的人難的主要原因,電子商務人才的管理能力學習者缺乏實踐積累,計算機技術學習的電子商務人才的技術水平高,但是相關管理理論缺乏,這也成為一大問題。所以,電子商務人才需要自己清晰的專業定位和合理的課程設置,從而才能更好的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從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的實踐來說,高校缺乏實踐環境,更缺乏連鎖超市電子商務業務的實踐環境。教學應該是以激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求知欲、探索欲為目的。電子商務本身又是一門需要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專業。目前國內高校教師仍然未能擺脫以理論說教為主的教學方式,雖然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經引入了實驗室等基本硬件設施,但由于實驗室各種軟件質量的差異,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難以與時代接軌,導致實驗能力與效果都比較差,所以高校目前無法滿足電子商務人才的實踐需要,也無法滿足電子商務人才的教學目標。
從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師資力量來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師的儲備并不充分,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大部分來自于高校的管理學專業和計算機專業,這些教師自身也缺乏電子商務的知識,自身也在學習之中,他們無法系統深入的為學生輸灌知識,使得電子商務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還有許多高校老師也是大學剛一畢業就進入了工作崗位,他們也缺乏實踐,只會給學生講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詞匯,高校缺乏對他們的職業培訓,也間接導致教師隊伍的落后。
我國長期以來的人才開發政策重心主要在城市,農村人才的缺乏一直成為制約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雖然近年來,黨中央和政府部門一直將農村人才開發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也開展許多切實有效的工作,但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農村對于發展和建設的需求與農村需要人才的需求遠遠不對等,農村人才缺乏的問題亟待解決。
農村人才缺乏有著深刻的原因。首先是農村人口自身文化素質較低,缺乏正式的入學教育。其次,由于我國城鄉二元差異的增大,城市與農村的經濟發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優惠政策的差異逐漸擴大,人才越來越多的選擇留在城市發展,造成農村與城市的人才矛盾也越來越大,形成了惡性循環,甚至是來自農村的孩子有萌發了走出農村的向往,農村自身的人才也流向了外地。再次,農村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不同于城市,我國城市地區的基礎設施完善,交通快捷,生活品質高,薪酬待遇高,工作機會多,這些因素都極大地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才涌向城市。對于農村連鎖超市而言,缺乏電子商務的人才自然也會由于農村人才的缺乏受到波及。
從連鎖超市自身來看,農村連鎖超市由于地處農村,自然環境相對來說可能會比較差一點。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引進了人才后,也可能會因為管理經營不善、薪資待遇等現實問題形成員工流失的現象,使得農村連鎖超市又再次面臨用人難的困境。
從電子商務人才自身來說,很多年輕人都有著追求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的美好愿望,可能只會把農村連鎖超市作為自己的一個起點,從而無法真正的植根于農村,這也導致了農村連鎖超市商務人才的流失。
從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源頭上著手,與相關高校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可以選擇幾所與農村連鎖超市發展有相對應關系的高校,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主要是通過連鎖超市的用人標準、人才所要達到技能水平、人才至少需要在農村連鎖超市工作的期限等等條款與高校達成協議。高校通過連鎖超市的需求,培養連鎖超市電子商務業務所要求的人才。同時,可以和高校協商,在這些培養的學生中,可以在學生寒暑假時為他們提供實習的崗位,既豐富了他們的實踐知識,也促進了他們對于連鎖超市的工作內容和超市的性質的了解,有利于他們在學業完成后,更好地投入工作。
在招攬了電子商務人才后,可以為這些電子商務人才制定統一的用工標準。在工資上,可設置合理到位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激發商務人才的工作潛力和工作積極性,讓他們感覺到實干之后的報酬是豐厚的,并不比城市差。在福利上,要張弛有度,法定節假日時,可以為員工統一采購一些基本物資或者禮品并發放,讓這些商務人才真正感覺到自已是連鎖超市的一員,并真正地融入工作環境中。而在保險上,為電子商務人才購買“五險一金”,可以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更好地將自身的精力投入工作中。
農村連鎖超市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自然也會不斷地改進自身以適應環境,而所需要的商務人才也會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的調整自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這樣才能適應農村連鎖超市的發展。農村連鎖超市可以以省為單位,定期組織電子商務人才的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以更好的為農村連鎖超市的發展做出貢獻。
農村連鎖超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穩步推進,必將如雨后春筍般在農村市場加速發展,從而改善農村人民的生活質量。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達、信息網絡的暢通、網絡購物平臺的興起,農村居民消費觀念的轉變、零售業態的創新與融合,農村連鎖超市入駐農村離不開電子商務人才的核心驅動。不斷改進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模式,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是農村連鎖超市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
[1]王冬梅.論農村工業化進程中的人才開發機制創新[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5(5)
[2]劉瑩玉.連鎖超市在我國農村地區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09(3)
[3]王納威.高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問題與對策分析[J].企業導報,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