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波 西山煤電股份公司
人才是企業發展最可寶貴的財富,新時期煤礦企業的轉型跨越發展,離不開人才資源的戰略支撐。要把人才資源的開發利用放在企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下大力氣推進人才工作新機制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堅持科學的人才觀念,打破唯學歷論,堅持“人人可以成才,工作實踐中出人才”的觀念,注重從工作一線中選拔使用人才,特別應把眼光放低,從采掘一線發現表現突出的員工。一線員工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的是技術能手、工人技師等,是企業技術和業務骨干,要多給他們鍛煉發揮的機會,給予更大的發展空間,促進他們成長成才,這樣有利于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有利于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從而提高人才資源管理水平。
煤礦企業的發展既需要一大批專門人才,也需要具有多方面素質和能力的復合性人才。當今時代,社會生活和各項建設高度復雜化、綜合化,復合型人才的作用日益凸顯。培養復合型人才,需要加強通識教育。要創造條件,使人才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加強鍛煉,不斷提升其綜合能力,使人才有更大的使用和發展空間,也有利于解決專業結構不合理的現狀。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的思想境界與奉獻精神,給予有突出貢獻的人才以相應的榮譽,激勵其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工作。同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需要提高人才的工作待遇,讓人才的付出得到回報。例如提高工資及津貼水平,在職稱評定與評先評優上給予傾斜,提拔重用放到更高的職務崗位上。堅持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貢獻一流報酬,建立健全與工作業績緊密聯系、充分體現人才價值、鼓勵人才創新創造、維護人才合法權益的分配激勵保障機制。
人才在企業內部的合理流動,有利于激發人才的活力,形成人才互相競爭的良性互動局面。因此,企業內部要實行人才開放流動的管理模式,對于不同的礦井缺少什么人才,有什么樣的要求及待遇,可以公開條件進行招聘,從而實現人才在集團公司內部的自由流動,既有利于為人才找到施展身手的用武之地,為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也有利于各礦井間對重視人才工作的競爭,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一是創新人才培養途徑。通過與高校聯姻,邀請專家教授以舉辦研修班的形式,系統傳授現代市場經濟知識,結合生動的案例進行分析提高,也可以學員到高校進行脫產學習,更新知識結構,培養高級經營管理型人才。針對礦井急需專業人才,安排員工參加各類培訓班,或與高校聯合培養,對采礦、地測等專業人才進行深造。發揮企業內部專業人才的優勢,聘請業務能力強、專業技術好的人才為教師,結合生產實際開展培訓,造就更多的勞動技術型人才。二是建立人才培訓基地。加強老專家、老高工的引領作用,以老帶新,盡快培養一大批年輕技術人員,創造機會讓年輕技術人員參與或擔綱重大科研項目。有計劃地選送德才兼備的中青年業務骨干攻讀在職研究生,加強企業緊缺的專業人才的培養,如機電、采礦等專業,為企業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實行技能鑒定制,提高技術工人學技術用技術的積極性。
一是積極引進人才。在引進人才時,既要注重學歷,更要注重實際能力,從崗位出發招攬人才。有計劃地從高校引進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轉變招工觀念,變招工為招生,定向招收高中畢業生,通過技校委托培訓的方式,補充采掘一線職工。在礦內大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鼓勵廣大職工自學成才。二是建立后備人才梯隊。后備人才薄弱嚴重制約煤礦企業未來的發展,要充實后備人才庫,對后備人才實行動態管理,能進能出,要重視后備人才庫的專業結構與年齡梯度。三是建立人才激勵機制。積極開展人才選拔活動,創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平臺,如制定專門的人才管理辦法,對人才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心,生活上關心,從年輕人才中選拔技術負責人,把政治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管理能力強的調整到領導崗位。開展職工技能大賽、首席技師評選等活動,以此鍛煉和發現一批技術能手。開展崗位練兵活動,鼓勵職工全員參與,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
一是改善人才思維觀念。鼓勵人才在思想觀念上開拓創新,樹立市場意識、質量意識、人盡其才意識與創新意識,激發人才的創造活力。二是推行崗位管理。明確崗位設置、崗位職責、崗位標準與要求,對照崗位要求招聘與使用人才。積極推行競爭上崗,通過公開招聘方式選拔人才,發揮市場機制在人才配置上的基礎性作用。三是搭建崗位成才平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抓好黨政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專業人才三支人才隊伍建設。做好人才考評工作,建立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行政管理職務與專業技術職務要實現互通,雙軌平等發展。科學使用考核結果,對成績優秀者要提拔重用,對不合格者高職低用。努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專業配套、素質優良、骨干穩定的復合型人才隊伍,為企業提供可靠人才保證。
一是積極推行績效考核。根據崗位責任進行分級、量化,科學制定考核標準,對員工工作能力與業績進行全面考核。采用分層考核辦法,不同層級實行不同的考核辦法,對考核不合格或排名末位干部的實行誡勉談話或轉崗。加強對考核不合格或排名末位人員的培訓,幫助提高工作責任心與業務能力水平。二是建立監督評價工作機制。從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上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嚴格執行問責制度。提高廉政建設水平,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建立以“教育為主、懲戒為輔”的監督管理制度,從而促進干部管理規范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不斷提高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三是改善人才工作環境與待遇。完善有關制度,改善人才工作條件,促進人才在專業技術上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定期召開人才工作會議,制定人才長期發展規劃,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總之,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人才工作,人才強國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戰略。煤礦企業要加快科學發展,就必須牢固樹立人才在企業中優先發展的理念和地位。當前,企業正處于經濟改革發展的重要時期,對人力資源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煤礦企業組工部門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統籌規劃人才隊伍建設的全局,采取切實可行的創新措施,建立充分的人才梯隊建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1]谷舉族.加強人才工作推動科學發展[J].黨員干部之友,2009(06)
[2]李反修.淺析新時期應有的人才資源開發觀[J].商場現代化,2008(02)
[3]沈榮華.我國人力資源開發的戰略思路與政策措施[A].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顧榮,李薇.創新工作體制機制推動人才強市戰略[N].西安日報,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