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偉 南通大學
■蔡艷婧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
淺談發票印章加蓋問題
■施 偉 南通大學
■蔡艷婧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
在日常財務審核過程當中,發票上的印章加蓋問題常常困擾相關人員,對于發票印章加蓋問題需要從法理上加以梳理,實現正確使用并審核發票印章。
發票專用章 會計審核 內部控制
《會計基礎規范》第七十五條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應當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和監督。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不予受理。”對于其中所提到的“不合法”的理解有很多種理解,“合法”是指不違反強制性、禁止性的規定要求,同時要符合具體規范要求。在實務工作當中,必須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會計深恨,也不得由內部具體規定來排除具體法律法規的要求,要保證發票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降低工作風險。發票上的蓋章表面上只是個形式問題,實際上通過這種形式來鑒別其經濟業務的真實、合法。對于這個問題做出以下相關法律解釋。
先按法律位階高低來引用法律法規內容: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9年10月31日頒布)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接受,并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更正、補充。”
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4月28日頒布)第二十一條第三、四款規定“單位、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經營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應當按照規定開具、使用、取得發票。發票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國務院令[2010]587號)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需要領購發票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持稅務登記證件、經辦人身份證明、按照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式樣制作的發票專用章的印模,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發票領購手續。”
其第二十一條規定“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第二十二條規定“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并加蓋發票專用章。”
4.《內部會計控制應用指引第7號——采購業務》(財政部財會[2010]11號)第二十條規定“第二十條“單位財會部門在辦理付款業務時,應當對采購發票、結算憑證、驗收證明等相關憑證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規性進行嚴格審核。”
以上法律法規是按照法律效力高低順序排列,應當按照下位法服從上位法、一般法服從特別法的規則適用相應內容,這些規定在內容上并不存在相互沖突之處,主要是綜合起來對發票蓋章問題進行說明。
《會計法》要求會計核算過程中取得合法的原始憑證,作為會計憑證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發票自然需要取得合法性,但是《會計法》并沒有具體規定什么樣的發票是具有合法性的,而是通過援引性規定來進行明確,同樣其他法律法規也是這樣進行規定,所以發票蓋章的規定主要集中在《稅收征管法》和《發票管理辦法》。
從《稅收征管法》和《發票管理辦法》相關條例中可以看出,從領用發票環節,稅務機關就要求提供發票專用章的印模要求。新《發票管理辦法》與舊《發票管理辦法》相比,取消了財務專用印章的規定,而一并規定使用發票專用章。在開具發票環節,強調了必須按規定加蓋發票專用章,對于不符合要求的發票,不能作為報銷憑證。
但是在某些新版國稅定額發票上出現的“加蓋公章有效”字樣的問題。一般發票上出現相關字樣是“加蓋財務專用章或發票專用章有效”,新版的發票上出現的字樣是“加蓋發票專用章”有效,憑借這些字樣比較容易做通宣傳教育工作,但新版國稅定額發票出現“加蓋公章有效”字樣是否就可以蓋公章么?答案是不可以蓋公章,必須加蓋發票專用章。原因是具體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國稅定額發票盡管標注了“加蓋公章有效”,其公章的含義及范圍并沒有具體規定,就是進行了具體規定,一旦不符合《發票管理辦法》中加蓋發票專用章的規定,其此項規定也是無效的,所以國稅定額發票仍然需要加蓋發票專用章。
對于發票印章的審核問題就是必須按照《發票管理辦法》及相關規定來審核,不得以內部規范來排斥其強制性規定。在實際工作中,出于各種考慮,內部規范可能會對發票審核做出些變通的規定,會計人員認為按照內部規范來做也是合法的。可以看到,這種變通的規定由于與高位階的法律法規相沖突,本身就不具備合法性,自然依照此內部規范所進行的審核自然是違規的。在以后的審計、稅務檢查中,此種內部規定就不能作為會計人員免責的依據和理由。
無論形式上如何規定,實際上都是為了保障本質問題。而這本質問題,就是如何保證真實性。真實性問題解決如何如實記載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而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牽制的。
在組織內部建立起良好的內控制度,是保障經濟業務真實性的重要方面。發票專用章的加蓋表面上只是一個動作,實際上如此簡單的動作是受內控制度約束的。依照相關規范,單位應當加強相關票據的使用管理,清晰明確各種票據的購買、保管、領用、注銷等等環節的職權和程序,并進行專門記錄,防止相關票據遺失或者被盜用。同時應當加強相關印鑒的管理,發票專用章應由專人保管,個人姓名章必須由本人或者其授權的人員保管。一人不得保管相關業務的所有印鑒。按照規定需要有關負責人簽字或者蓋章的經濟業務,必須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所以在建立良好內控制度的單位所開具的發票,當完成蓋章之后,它的真實性可以得到充分的肯定,對于一些內控不佳的企業所開具的發票其真實性值得相當懷疑。
另外,經濟責任的區分不簡單是一個會計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法律問題。會計審核、記錄不簡簡單單是為了記賬而記賬,更重要的是為了在記錄的同時明確各個主體的經濟責任。從接受單位而已,發票上所加蓋印章就反映了該單位所承擔的相關責任,而不是隨便加蓋的,在以往的情況,特別是電腦打印發票上,上面已經打印好相關單位名稱,在此時,已經不能再加蓋其他單位印章,否則就是錯誤。在現在還面臨這一個新情況,在上海稅控機所打出的機打發票根據國家稅務局的批復是不需要加蓋發票專用章的,因此對于此類例外情況要特別注意。
[1]何家弘,張衛平.簡明證據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2]劉靜著.司法會計理論與實踐.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
[3]于朝著.司法會計學(修訂版).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年
施偉(1980.10-),江蘇南通人,南通大學財務處,會計師、經濟師、注冊資產評估師、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研究方向:會計基本理論;蔡艷婧(1979.10-),江蘇南通人,江蘇商貿職業學院組織人事處,講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