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江
摘 要:記得魯迅先生曾說過:“記人最好記他的眼睛。”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它最能反映人的精神和魅力。俗話說文有文眼,戲有戲眼,一堂成功的地理課,也應有最能吸引學生的閃光點——課眼。
關鍵詞:地理;教學;興趣
課眼是教育者根據文本的精華所在或是關鍵之處而設置的課堂教學的切入點、突破口,又是一節課教學目標的聚焦點,更是學生知識能力培養的生長點。抓住它,可以激發興趣,綱舉目張,牽一發而動全身;通過它,學生可以窺探全課之精髓,從而對地理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有重點、有條理、有系統地掌握知識。
一、抓住標題,巧設課眼,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地理課堂應該巧設課眼,激發學生興趣。農村初中階段學生對地理課無多大興趣,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是:學生要么感覺地理知識過于淺顯,很多知識通過自學便可以從書本上理解掌握,學生對課堂教學缺少興趣;要么覺得知識過于抽象、空洞、難以理解,沒有學習興趣。課堂上我們就應該巧設課眼,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
二、利用詩句,巧設課眼,激發興趣
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塊瑰寶,在這些膾炙人口的古代詩詞中有許多是對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描寫,有的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地理規律。因此,在新課改形勢下,地理老師在教學中利用古代詩詞,巧設課眼,這對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提高綜合素質等方面都大有幫助。
三、利用幽默,巧設課眼,激發興趣
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它的趣味性,它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息息相關,教師巧妙地使用幽默巧設課眼,用幽默創造出積極的課堂教學氣氛,就會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無味的學習變成一種精神享受,從而使教與學均變得輕松而有效。
地理課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地運用幽默的話語或事例進行教學,可以給緊張、沉悶、呆板的課堂注入興奮劑,形成寬松、愉悅、和諧的教學氣氛。
總之,教師在課堂上始終都應該情緒飽滿、精神抖擻、目光有神、滿懷激情、對上好課充滿信心。教師吟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學生必會歌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如果教師上課無精打采、情緒低落、兩眼無神,則學生也將會情緒低落,甚至睡意朦朧,對于教師的講授聽而不聞,又何談對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的長期培養。
參考文獻:
王立娜.淺談語文教學巧設“課眼”.十堰大學學報,1996(4).
(作者單位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黃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