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明

摘 要: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更應該重視英語時態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英語時態,才可以更好地學習。
關鍵詞:英語;時態;學習
在我們沒有學英語之前,或對英語掌握不深的情況下,討論這個話題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國人認為學好漢語就夠了,至于英語,只有那些想出國或想進外企的人才會去學,我們平民老百姓學英語干嗎?這個問題我們今天不作討論,我覺得這是由當今形勢決定的。那既然形勢決定我們要學英語,我們就應該了解它、研究它,研究為什么同是語言,英語和我們的母語漢語在學習方面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差別?今天,我們就要討論其中重大差別之一——時態。
我先舉個例子,漢語里說“吃”,昨天吃,今天吃,明天吃,正在吃,已經吃等,無論你怎么說,都是“吃”這個字。也就是說,漢語里,動詞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形式。但在英語里以上的“吃”依次為“ate,eat(s),will eat,am(is,are)eating,have(has)eaten”。“吃”在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這就叫動詞的時態。再以“喝”為例,按上述的時間順序,在英語里依次可說成drank,drink(s),will drink,am(is,are)drinking,have(has)drunk,而在漢語里只需要在以上動詞后加上“著,了,過”就把時態給表現出來了,“著”就是進行時態,“了”就是過去時態,“過”就是完成時態。看來英語的時態要比漢語復雜多了。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學生造句、做題時會有那么多的英語時態方面的錯誤,下面我們以“do”為例羅列英語中的十六種時態:
當然,以上十六個時態我們并不是都常用,我們必須要掌握一些常用時態(上表中帶+的時態)。這么多時態結構怎么能記住呢?對于那些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問題不是很大,但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該怎么記憶呢?我有個辦法,你可以試一試。
首先,只要是進行時態,必然會出現“be doing”。
其次,只要是完成時態,必然會出現“have,(has,had)done”。
最后,一般時態就是do本身變來變去,只是將來時有點不同。
這只是我的個人見解,可能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方法,我的方法只供參考。下面我們舉幾個例句來看看具體情境下應用什么時態表達。
(1)光比聲音傳播速度快。
這句話是客觀存在的真理和事實,故用一般現在時。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
(2)去加拿大的航班上午9:15起飛。
表示一個按規定,計劃和安排要求發生的動作用一般現在時。
The plane for Canada departs at 9:15 am.
(3)瑪麗在這家工廠上過5年班。
敘述某一個動作或狀態在過去繼續了一段時間后終止,用一般過去時。
Mary worked in this factory for 5 years.
對比:瑪麗在這家工廠已經工作5年了。
動作過去開始,持續到現在,用現在完成時。
Mary has worked in this factory for 5 years.
(4)我來這之前在一個汽車廠工作了3年。
表從過去某一時間開始,一直延續到過去另一個時間的動作。
I had worked in a car factory for 3 years before I came here.
通過以上5個例句,我們發現英語里各個時態的運用都有很明顯的特點,而在漢語里就變得簡單多了。
通過以上的說明,我們更應該重視英語時態的重要性。這樣,我們才能更加熟練地學習和使用英語,加之借助我們的漢語語法基礎,我相信,英語不難攻克。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