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繼明 支建強
【摘要】隨著新型企業形式的出現,現代高新技術企業的新發展,迫切需要一種與之相適應的新管理模式、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這樣,知識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就開始隆重而熱烈地登上了管理的歷史舞臺。
【關鍵詞】現代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企業管理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6?-00054-01
在全球范圍內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的條件下,現代企業的工作環境與內容都已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們的權利制衡,利益分配,工作品質,生活質量都將面臨一系列的新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面向新時代的知識管理。
一、知識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知識管理呢?狹義的知識管理就是以知識為核心的管理,或以知識為主的管理活動。而廣義的知識管理卻具有一個較為科學、完整的定義,即,“充分發揮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功能,利用人的智力或智慧,對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類信息和知識進行科學地收集、加工組織、整理、創造、傳播和利用,從而提高企業的應變力和創新力的一種系統化管理過程。”可見,知識管理是人的智慧,科技手段與管理藝術的完美結合,它通過提高人的智力,做好企業的管理流程的創新來提高企業的業績,通過新知識、新技術的不斷運用來推動企業效益的躍升。
(二)知識管理應用面生的原因。
現代企業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企業不但要承受來自國內的壓力,而且還要承受來自國外的壓力,企業的經營環境日新月異。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中,依靠以往的管理知識,管理方法與管理經驗已不能把握一個企業的末來發展,企業則面臨著隨時隨地被淘汰的危險。現在的市場競爭是全球化的競爭,企業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汲取資源,配置生產,銷售產品,面對更加精細的復雜的個性化的市場,任何一個國家即使傾一國之力,扶持一個企業,也難以在所有領域全面成功。激烈的市場競爭,迫切要求企業進行知識管理,以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這樣可以分擔創新成本,減少風險,相互學習,從而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
(三)現代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是管理手段的現代化,促使虛擬管理思想的產生。知識管理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管理,而具有一種很強的支持功能,即企業建立的決策規劃系統,信息接受與合成的反饋系統,生產經營的指揮與控制系統,科研與開發的創新系統,風險投資系統等等,這些知識工作部門是支持整個企業運行的支柱,也是企業知識管理的基礎。企業除了要管好人、財、物等硬件外,還要更加重視知識,信息等軟件要素的作用,企業只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利用知識與信息的放大功能,才能突破傳統管理模式的結構限制,實現管理組織結構的網絡化與虛擬化。而企業管理手段的進上步數字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特別是企業中的現代化的虛擬辦公室,虛擬設計室和虛擬車間,虛擬店鋪的出現,不但徹底改變了企業的運行方式,而且,消費者和生產者通過網絡的直接聯系,使中間環節消失,大大增加了企業把握消費者的準確性。因此,知識管理是管理手段與優秀管理思想的完美結合。 二是生產規模進一步個性化。現代企業既是信息的加工廠,也是知識的再造者,軟件與網絡既是創新的主要手段,又是企業的主要知識產品,企業生產中的知識水平越來越高。柔性生產是企業產品生產中.的重要方法,而知識產品和產品中的知識含量都會巨增。知識管理下的企業生產與原有的企業生產有著很大的不同,企業生產除了保持大規模的批量生產外,已逐步走向生產規模的個性化、網絡化時代。由于電子計算機,信息網絡和柔性加工等先進制造技術的普及和使用,已使規模個性化生產成為可能,這就滿足了每個消費者在產品質量、功能、服務等方面的個性化需要。 三是知識密集型的高技術企業成為發展最快的企業。企業中的無形資產的投入大大高于有形資產的投入,人力資本在企業多種要素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知識主管或知識資本家頭銜的出現,說明了知識對企業的作用日益重要。企業中的知識人才需要量不斷增大,企業工作主要是由受過良好教育的專門知識員工所從事,企業中的復雜的體力勞動都將被機器人所取代,知識工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知識應用于產品或服務,從事知識產品的生產、加工和流通等,企業的形式大都是以高技術的知識密集型企業為代表。
二、現代高新技術企業加強知識管理的對策思路
(一)優化企業管理結構,重視企業知識的開發。
我國企業必須根據自己的發展目標、功能和要求去重新審視本企業的組織結構模式,但是,切忌一哄而上,盲目效仿。由于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干差萬別,大部分企業的現代化水平還很低,這就要求企業不能片面追求扁平與網狀管理,而是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功能和員工.素質,企業流程情況和經營理念進行合理地改造、重塑、以建立一個運轉高效靈活,容易達到管理組織目標為特征的管理模式。企業必須盡快改變原有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徹底打破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按企業的業務流程來劃分部門和水平管理結構,通過較高的橫向聯系和平行管理來創造速度快、低成本、高質量、高效益的組織結構,在重要經營策略上,將原有的以產品為主導轉變為以市場和客戶為主導,及時掌握市場的變化的信息,更快更好地推出高質量的新產品,擴大占有市場,以滿足更多的顧客需求,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使企業各部門和組織能夠自由地獲取知識和信息等基礎資源。
(二)不斷采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信息網絡系統。
為了保證企業內部知識與信息的快速準確傳遞,就需要消除中間知識的流通環節,減少知識的過濾或扭曲,消除職工交流的障礙,使職工的知識都能進入企業的總體網絡,成為企業總體知識平臺的一部分。企業的知識網絡系統平臺要全天候開放,保證每個職工的奇思妙想隨時隨地能進入企業的知識庫,以促使企業知識的共享和企業知識的流動,這是采用電子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信息網絡系統的目的所在。企業要想成為一個知識創造和知識利用的主體,就必須在組織結構、運行方式、整體管理和員工素質等方面的優化改造,必須對市場變化及時作出快速反應,以適應高度信息化和市場化的要求。因此,企業知識管理的核心在于加大企業的投資,不斷采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在企業建立四通八達的信息網絡系統等信息基礎設施。
(三)建立企業的知識與信息庫,強化企業的知識創新。
企業要搞好知識管理就必須加強數字化、網絡化和知識信息庫的建設,抓好對知識的開發、管理和利用,使更多的人能分享知識、掌握知識、利用知識和創造知識。建立企業知識庫,就是將企業知識進行分門別類的加工提煉,以便形成系統的不斷發展的知識資產,以使處理好企業的內在和外在知識的管理。因此,企業要針對各種知識存在的不同方式進行相應的管理。企業應將這一類知識建立數據庫,使員工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庫來學習提高并創造出新知識、新技術。企業員工的學習探討主要在于企業內部網,利用軟件將企業的知識庫與內部網相聯,企業員工就可以跨越時空限制地進行學習交流和相互探討,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共享與創新,還可以通過內部網與各類專家迸行討論,以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案和途徑,進而提高企業的學習功能和知識水平。
注:本文系2012年度中共甘肅省委黨校校級課題“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知識管理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