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學
(赤峰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 赤峰 024000)
綜合醫院網絡報告的肺結核患者,包括涂陽肺結核患者,在結防機構登記發現的肺結核患者中占的比率越來越大,逐年上升[1].如何將這部分患者報告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上,及時轉診到專業的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規范治療,結防機構對轉診不到位的患者進行追蹤.但結核患者的追蹤到位率受諸多因素影響,現將我市5年來590例疑似肺結核病患者追蹤未到位原因進行分析討論.
2008—2012年中國結核病管理信息系統中非結防機構網絡報告的現住址為赤峰市的疑似肺結核患者,各級綜合醫院的疑似肺結核患者登記本,結核病防治機構疑似結核病患者追蹤登記本,以及各旗縣區的結核病疫情月、季報表.
患者發現、登記、報告、轉診、追蹤的定義及實施方法均嚴格按照參考文獻[2]中的標準執行.
綜合醫療機構對發現的確診或疑似肺結核患者進行登記、疫情報告填寫三聯轉診單轉診到結防機構,對轉診3天后未到結防構的患者進行追蹤,通過縣鄉村三級結防網絡的逐級追蹤后,最終未到結防機構就診的視為追蹤未到位.
2008—2012年非結防機構網絡剔除重報后實際報告結核患者11091例,100%進行了轉診,轉診到位率達到了31.36%,追蹤到位率91.67%,總體到位率94.28%,以上三個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表1).
2008—2012年,共計有590例經追蹤未到結防機構就診,追蹤未到位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實(地址不詳或查無此人)209例,共占36.78%;拒診71例,占11.93%;外出92例,占15.65%;死亡89例,占15.12%;其他121例,占20.52%.(各年情況見表 2)

表1 2008—2012年度赤峰市非結防機構網絡直報肺結核患者轉診、追蹤情況

表2 2008—2012年度赤峰市非結防機構網絡直報肺結核患者追蹤未到位分析
按結核病患者的現住址分,住址所在地醫療機構報告的為轄區內報告(又稱本報本),反之為轄區外報告(又稱外報本).590例追蹤未到位的患者中,外報本占57.97%,本報本占42.03%.尤其是地址不詳和查無此人,轄區外報告的比例較大,分別是60.23%和62.79%.(詳細見表3)

表3 2008—2012年度赤峰市非結防機構網報轄區內、外肺結核患者追蹤未到位分析
不同類別的非結防機構報告的患者中,未到位比例依次為:市級綜合醫院>旗縣級中蒙醫院>市傳染病醫院>其他各類醫院>旗縣人民醫院,分別是8.72%>7.77%>6.70%>5%>2.98%.

表4 2008—2012年度赤峰市不同類別非結防機構網報肺結核患者追蹤未到位比例
赤峰市在各旗縣區均設有專門的結核病防治所,按我市的結核病防治規劃要求,對所有綜合醫院發現的結核病患者,除需住院治療外,均應轉診到結防機構進行治療和管理,結防機構如有需住院治療的患者轉診到綜合醫院,建立了雙向轉診制度.幾年來,通過對非結防機構的反復培訓和現場督導,結核患者的轉診率均達到100%,對部分轉診未到位的患者,實行了縣鄉村三級逐級追蹤,轉診到位率、追蹤到位率和總體到位率逐年上升,直接提高了結核病人的發現水平,使結核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和管理.但是仍有5.72%的患者未能得到登記和治療,主要原因是查無此人或地址不詳,占36.78%,也就是說報告卡上的結核病患者信息不屬實或不詳細,特別是患者現住址和聯系電話等能夠直接追蹤到患者的信息.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不信任結防機構而拒絕治療,占到11.93%.筆者認為,綜合醫院的首診醫生對結核病患者的追蹤到位有較大作用,充分和正面的健康宣教,認真填寫準確完整的患者姓名、地址、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等信息,有利于結防機構對患者的追蹤.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轄區外綜合醫療機構報告的本轄區的患者比轄區內報告的未到位比例高15.94%,不同性質的醫療機構未到位的比例也有較大區別,級別較高的綜合醫院未到位率反而高,中蒙醫院的未到位比例次之,旗縣級人民醫院的未到位率最低,可見市級綜合醫院和中蒙醫院是今后轉診和追蹤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首先要加強醫院內部的管控,提高醫生對現有結核病控制策略的認識,消除對結防機構的不認可意識,充分了解結核患者不住院家庭化療的必要性,并做好結防機構和綜合醫院的勾通聯絡,發揮綜合性醫院是大多數肺結核患者因癥就診的主要場所作用,及早轉診和追蹤患者,使患者能及早納入結核病的治療管理[3-4].
結核病患者的轉診和追蹤工作是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重點之一,需建立健全長效穩定的可持續發展措施.一是要充分發揮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作用,定期召開結防機構和綜合醫療機構共同參與的協調會議,培訓以醫院感染控制醫生為主體的結核患者報告和轉診責任人,規范肺結核患者報告、轉診程序,提高報告和轉診質量.二是加強結防機構自身建設,發揮??苾瀯?,不斷提高服務和技術水平,讓結核患者在結防機構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提高公眾對結防機構的信任度,還要擴大結核病免費政策的宣傳.三是加強綜合醫院的疫情報告管理,建立首診負責的報告和轉診制度.四是加強結防機構和綜合醫院之間的勾通,建立結防機構定期對綜合醫院的督導檢查制度,結防機構專人負責,每周到綜合醫院,抽查結核患者的漏登、漏報和漏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補救.五是充分發揮鄉村兩級結核病防治網絡的作用,對不到位的結核患者,除電話追蹤外,還要入戶到患者家中,進行現場宣教和追蹤,直至患者到結防機構接受治療和管理.
〔1〕薛峰,李月華,依帕爾.艾海爾,等.2005—2008 年新疆非結防機構網絡直報肺結核病人轉診與追蹤情況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1,33(1):28-31.
〔2〕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司,衛生部醫政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30-38.
〔3〕熊昌富,劉曉俊,劉勛,等.采用綜合措施提高肺結核傳染源早期發現的研究[J].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2011,22(4):46-49.
〔4〕梁志強,宋濤,劉國標,等.廣州越秀區綜合醫院肺結核患者轉診到位率的實施性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12,34(10):647-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