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滁州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自尊是個體人格的核心,對個體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國外有關研究發現,自尊是預測個體的生活滿意度水平的最佳指標之一[1]。近些年,雖然國內關于青少年生活滿意度與自尊關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研究對象多集中在青少年兒童,以女大學生這一特定群體為研究對象的比較少。
采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式,選取滁州學院、宿州學院、合肥學院共3所地方型本科院的在校女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發放問卷共410份,回收問卷共385份,回收率為93.9%。其中有效問卷為373份,有效率為95.59%。
1.女大學生一般情況調查問卷
主要用于了解女大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學校、年齡、民族、家庭所在地、年級、專業、是否獨生子女、月消費水平、是否學習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等。
2.自尊量表
采用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簡稱SES)。已有研究表明,SES對于測量被試的外顯自尊水平具有很高的信效度。
3.生活滿意度量表
采用Lung和Lung編制的《一般生活滿意感量表》(1992)進行測量,該量表的信度為0.89,表明具有較高的效度。
4.施測程序與數據處理
研究采用團體施測的方法,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施測,并當場收回問卷。開始時先由主試向調查對象講明填寫調查表的要求,并要求每個調查對象在45分鐘內獨立完成。主試由具有一定心理學知識的大學生擔任,施測前均接受了相關培訓。
數據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
1.不同生源與女大學生生活滿意度比較
表1 不同生源與女大學生生活滿意度比較
表2 不同專業與女大學生生活滿意度比較
表1的結果表明,地方高校的女大學生中,城市的學生的生活滿意度高于農村的學生(t=4.488,P<0.001),差異達到顯著性水平。
2.不同專業與女大學生生活滿意度比較
表2的結果表明,地方高校的女大學生中,文科學生與理科學生的生活滿意度(t=0.41)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性水平。
3.是否獨生子女與女大學生生活滿意度比較
表3 是否獨生子女與女大學生生活滿意度比較
表3的結果表明,地方高校的女大學生中,獨生子女的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學生(t=4.15,P<0.001)。
表4 不同自尊水平的女大學生生活滿意度比較
表5 兩者的回歸分析
表4和表5的結果表明,不同自尊水平的女大學生在生活滿意度上存在顯著不同。統計結果表明,女大學生的自尊與其生活滿意度呈現出顯著正相關(R2=0.22,P<0.001)。而兩者的回歸分析結果也表明,女大學生的自尊水平對她的生活滿意度具有很好的預測作用。
在地方高校中女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在專業方面沒有顯著的差異;而城市的女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要高于農村的女大學生;是獨生子女的女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要高于非獨生子學生的女大學生;女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與自尊水平顯著相關,女大學生的自尊水平對其生活滿意度有很強的預測作用。這個結論指導我們要幫助女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身的自尊水平,促進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1]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54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