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嘉 胡志強
(蘭州交通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一)氣門間隙的意義。進氣門、排氣門頭部直接位于燃燒室內,特別是排氣門整個頭部又位于排氣通道內,因此受到的溫度更高。在此高溫下,氣門會因受熱膨脹而伸長。由于氣門傳動組零件都是剛性體,假如在冷態時各零件之間不留間隙,受熱膨脹的氣門就會使氣門關閉不嚴而漏氣,導致發動機功率下降,燃油消耗增加,發動機過熱,甚至不能起動。
(二)氣門間隙。為了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補償氣門受熱后的膨脹量,在發動機冷態裝配時,常在氣門組與氣門傳動組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這一間隙稱為氣門間隙。
氣門間隙由于配氣機構各零件磨損、機體受熱、鎖緊螺母松動及氣缸墊更換等因素的影響會經常發生變化,為保證發動機的正常工作,所以要定期檢查調整氣門間隙。
(三)氣門間隙過小、過大的危害
(1)氣門間隙過小:發動機在熱態下,氣門及其傳動件受熱膨脹,可能會發生氣門關閉不嚴,造成發動機在壓縮、做功行程中產生漏氣現象,導致功率下降,燃油消耗增加,發動機過熱,氣門接觸面嚴重積炭,甚至燒壞氣門。
(2)氣門間隙過大:傳動件之間,氣門與氣門座之間將產生撞擊,造成零件的過早磨損,整個配氣機構運轉不平穩,噪聲增大,且使氣門開啟持續時間減少,造成進氣不充分,排氣不徹底。
(一)調整氣門間隙前應注意1.氣門間隙應符合原廠規定,在二級維護時應對氣門間隙進行檢查與調整。
2.調整氣門間隙一般根據發動機的溫度分熱調和冷調,一般多為冷車調整。
3.調整氣門一定要處在關閉位置。即氣門挺桿底平面一定要與凸輪的基圓處于接觸位置。
4.配氣機構布置型式不同,氣門間隙所在部位也不同。
5.調整氣門間隙之前首先要確認各缸的進、排氣門,找到第一缸壓縮行程上止點位置,然后再進行調整。
(二)進、排氣門的確認和一缸壓縮上止點的確定
1.進氣門和排氣門的確認
(1)根據氣門與所對應的氣道確定。進氣歧管所對的是氣缸蓋上的進氣道和進氣門;排氣歧管所對的是排氣道和排氣門。
(2)用轉動曲軸法觀察確定。方法是:轉動曲軸,觀察一個缸的兩個氣門,先動為排氣門,隨后動的為進氣門,并在氣門上作記號。然后依次檢查各缸,做好記號。
2.一缸壓縮上止點的確定
(1)分火頭判斷法。記下一缸分高壓線的位置,打開分電器蓋,轉動曲軸,當分火頭與一缸分高壓線位置相對時,表示一缸在壓縮上止點。
(2)逆推法:轉動曲軸,觀察與一缸曲軸連桿軸頸同在一個方位的最后缸(如直列六缸機的第六缸或四缸機的第四缸)的排氣門打開又逐漸關閉到進氣門動作瞬間,為六(四)缸在排氣上止點,即一缸在壓縮上止點。
(3)按發動機上的第一缸上止點記號確定一缸壓縮上止點。很多發動機在曲軸的后端或前端制有確定第一缸上止點的記號。例如東風EQ6100、解放CA6102發動機,在飛輪的圓柱面上和飛輪殼上分別制有第一缸上止點記號。492Q發動機則在曲軸帶輪和定時齒輪塞上分別制有第一缸上止點記號。當兩記號對齊時,第一缸活塞正好處于壓縮上止點或排氣上止點位置。
第一缸壓縮沖程上止點的確定方法是:先找到壓縮沖程,然后再確定壓縮上止點。找壓縮沖程常用的兩種方法:一種是把一缸火花塞(或噴油器)座孔用棉球堵住,搖轉曲軸,當棉球被氣缸內的壓縮氣體彈出時,表明該缸已進入壓縮沖程。另一種是搖轉曲軸,看一缸氣門的動作,當進氣門關閉時,表明該缸已進入壓縮沖程。
按上述方法找到一缸壓縮沖程后,慢慢搖轉曲軸,使一缸上止點記號對齊,此時一缸活塞所處的上止點位置便是壓縮沖程上止點。
(三)氣門間隙的調整
1.氣門間隙的調整分兩種方法:
(1)氣門間隙的二次調整法—“雙排不進法”。
“雙排不進法”的“雙”指該缸兩個氣門間隙均可調,“排”指該缸僅排氣門間隙可調,“不”指兩個氣門間隙均不可調,“進”指該缸的進氣門間隙可調。
①其操作程序為:
a.從飛輪殼上的檢視孔中順時針撥動飛輪齒環,至飛輪上的“1—6缸”標記與固定在飛輪殼的指針對準,說明1—6缸均處在上止點位置。
b.檢查第一缸兩氣門搖臂能否繞軸頸微擺,若第一缸進、排氣門搖臂均能擺動,則第一缸處于壓縮行程上止點。
c.按“雙、排、不、進”原則檢查,調整氣門間隙。
d.用同樣方法將曲軸再轉一圈,確認第六缸(或四缸)處于壓縮行程上止點后,以“不、進、雙、排”原則檢查、調整剩余的氣門。
②幾種工作順序不同的發動機可調氣門的排列

六缸發動機可調氣門的排列

五缸發動機可調氣門的排列

四缸發動機可調氣門的排列

八缸發動機可調氣門的排列

三缸發動機可調氣門的排列
(2)氣門間隙的逐缸調整法:
①打開氣門室蓋,檢查哪一缸的進、排氣門均處于關閉狀態。如是凸輪軸上置式,則看哪一缸進、排氣門凸輪的基圓對準氣門桿。
②可檢查與調整該缸進、排氣門的間隙。
③轉動曲軸,以同樣方法檢查其余的各缸氣門間隙。
2.氣門間隙的調整方法與步驟
(1)調整氣門間隙時,一手用一字旋具固定住氣門調整螺釘,另一只手用梅花扳手擰松鎖緊螺母,將厚薄規插入氣門桿與搖臂之間,擰動調整螺釘,使厚薄規被輕輕壓住,抽出時稍有壓力即可。
(2)調好后,將調整螺釘保持不動,擰緊鎖緊螺母。
(3)最后再用厚薄規復查一次氣門間隙,以防在擰緊鎖緊螺母時,間隙發生變化。
注意:在用墊塊調整氣門間隙的配氣機構中,如氣門間隙變大,應通過更換新墊塊恢復氣門間隙。
[1]陳家瑞主編,《汽車構造》,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陳傳強、管延華、王宗亮主編,《農用運輸車故障分析與排除》,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年
[3]王勝旭、王文軍主編,《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7年
[4]陳作興主編,《汽車一、二級維護》,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年
[5]徐西安、范志丹主編,《柴油發動機構造與維修》,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年
[6]朱則剛、劉道春主編,《農用機動車維修技術》,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