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加寶 杜放 鄭洪才 代瑩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4)
游泳是一項技術相當復雜的運動科目,對于我國游泳工作者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應當具備更為深刻的和科學的觀念,對游泳運動訓練的認識應當建立在科學的思維方式基礎上,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研究和分析游泳技術訓練的發展趨勢,對于今后更好的把握游泳技術與訓練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加強協調性柔韌性訓練,對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術有良好的作用,都說游泳的周期性動作并不很復雜,對協調性要求也不是很高,但恰恰相反因為游泳運動是在無支撐的環境下做規律的周期性動作,隨著體力的下降動作就會產生不協調,節奏感也就會被打亂。而良好的柔韌性是能夠達到技術要求的前提,所以說游泳運動更加需要良好的協調性和柔韌性訓練。動作節奏感是周期性動作的核心,保持動作良好的節奏是技術動作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所以要每天都要加強協調性和柔韌性的訓練。
技能遷移規律存在于整個訓練過程中的技能學習之中,也就是學習和掌握正確有效的技術動作。熟練掌握和運用正遷移規律,有利于運動員在游泳技能的掌握上少走彎路快速學習和掌握正確技術動作,鞏固和提高動作的時效性。
選材是游泳技術訓練的首要步驟,其主要看身材、水感、信心和毅力,所謂身材不僅僅只是指身高,主要還要看身材是否均稱。如果年齡小的兒童,身材的選拔,主要要根據個人遺傳因素參考其父母的身材預測未來身高來選拔運動員,當然身材高大運動員,能保證應有的浮力和肢體能力的發揮,理論上能有更好的發展。但并不是小個子就不適合創造好成績,因為游泳運動一個主要的因素是要求有很好的水感,也就是速度感、定向感、肌肉用力感、浮力平衡感等,所以小個子也不是不能成為優秀游泳選手。另外心里素質特別是精神狀態要好,必須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表現出有堅強的毅力,才是有希望的游泳運動員。經過這些綜合的評定,才能確定一個初級游泳運動員能否通過一系列的訓練手段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選手。
游泳技術的合理性對于運動員的游進速度起到關鍵的作用。技術的合理性要求首先是要符合運動員的生理和解剖學的特點。同時要能夠盡量的減少阻力,增加推動力。
劃水效果以及游進中劃頻和劃幅的控制是決定游速的關鍵。根據游泳運動員游速與劃水頻率的關系可以得出,游泳劃水速度相同,則頻率快著優先,若頻率均快者,則劃水速度是取勝的關鍵因素。此外,劃水速度的大小、快慢節奏也是決定劃水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每個人都有所不同。當今世界優秀游泳運動員追求的目標是能夠使游進速度達到最快的最佳劃頻和劃幅的組合,使技術更加合理化,經濟化。
較早的大運動量訓練理論提出主要依據是運動成績是建立在良好的耐力基礎上,提出了耐力出速度的觀點。但是,大強度和難度的訓練也帶來了很多弊端,我國20世紀六七十年代所采用的傳統訓練模式,已經不能順應當今運動訓練發展的需要,要改變運動方式與理念,結合國外先進經驗和模式,根據我國國情進行科學的訓練,總而言之,要將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合理的結合。
合理確定和設計訓練的強度對于游泳運動技術的發展具有關鍵的作用。運動供能系統主要分為有氧和無氧運動,能量代謝主要分為磷酸原和糖孝解。游泳運動屬于周期性運動項目,在運動訓練和比賽時,需要代謝來提高運動員的供能系統、輸出功率和利用效率,是合理、有效的運動方式。所以說,合理確定和設計訓練的強度對于游泳運動員來說至關重要。
游泳運動員的恢復對于提高運動成績具有一定的影響。合理有效的恢復對于機體的疲勞和康復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會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提高游泳運動成績。恢復的方法主要有沐浴、按摩、放松等方式,通過對游泳運動員的放松,促使游泳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為比賽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是恢復在游泳運動中的重要意義。
現代游泳技術體現出專項能力在比賽中的重要影響,專項訓練作為一種特殊的訓練方式被廣大運動員所采用,在我國已經從原來“三從一大”過渡到“專項化訓練”,主要體現在供能方式的變化,特別是磷酸原供能系統,這三種供能系統針對不同的運動員具有不同的發展情況。在訓練中應根據專項的特點來發展運動員的專項能力。
在對于訓練的安排上,要采用大周期、中周期、小周期的方式,將重點賽事進行合理規劃,有序、科學的進行配站,這樣不但可以結合運動員的專項特點來進行訓練,更可以提高比賽的最終成績。所以說,我國游泳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應該合理安排和布置訓練計劃,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合理、科學、個性的安排訓練,特別是對于小周期的訓練,要更加重視,教練員可以采用多種訓練方式與方法,為運動員創造最優化狀態而奠定基礎。
陸上模仿訓練是在陸地上模擬游泳的技術動作進行的訓練。陸上訓練可以徒手采用不同的身體姿勢,模仿腿部打水動作和手臂劃水動作,也可以適當利用器材、環境對技術動作加以引導和限制。
“水感”是指運動員在水中游進時隨身體姿勢的變化,對水的特性懂得、感知、利用能力。水感訓練,即“水流運動感訓練”,使通過各種專門練習提高運動員獲得不固定支撐的能力,幫助運動員判斷、控制和利用水流。水感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具有的神秘特質的無形的,也往往有它來區分天才運動員和普通運動員。然而通過進行專門的水感練習,一般的運動員也可以獲得精湛的游泳技術,天才運動員則可以變得更為出色。典型的訓練方式有:各種形式的曲線劃水練習、身體流線型訓練、手臂壓力敏感練習等。
(1)打腿訓練。主要目的是掌握各種姿勢腿的技術,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能力。根據訓練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例如扶板打腿、徒手打腿等;還可以改變身體姿勢體會技術,例如牽引、用阻力帶、腳蹼等。(2)劃手訓練。單獨的劃手強化訓練,主要目的是改進和提高各種姿勢的劃手技術,發展手臂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劃水能力。(3)分解技術訓練和雜游訓練。主要目的是改進局部配合技術,提高協調能力,改善水感,增加訓練的趣味性等。練習形式也非常多,可以將不同姿勢的局部動作重新組合,例如自由泳手配合蛙泳腿;或者進行一些水中游戲等。(4)技術訓練要長期、系統地進行。培養良好的技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所以教練員和運動員都要下定決心堅持技術訓練克服反復出現的技術問題的準備。
綜上所述,游泳訓練是一項較復雜、多學科、連續性強的運動,需要運動員、教練員以及科研人員密切配合。游泳運動員的協調性、技能遷移規律、運動員個體特征、身體訓練水平對技術和后期成長都有密切的關聯。而現代競技游泳訓練的主要特點是:重視訓練量與強度的合理結合;用能量代謝的基本原理確定訓練的強度,使訓練負荷更為精確。還要注意訓練周期的制定和比賽期間的調整。只有結合所有才能科學的訓練出優秀的游泳運動員。
[1]徐國富,孫福茂.游泳改革的新思路[Z].游泳,2000(5):13.
[2]杜放,范堯,鄭洪才,等.吉林省高校課余體育競賽活動發展態勢與對策研究[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1,3(5):38-41.
[3]杜放,王嵐,代瑩,等.北方高校大學生冬季體育鍛煉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1(1):126-128.
[4]杜放,馬文卿.普通高校開設中華傳統體育養生學的價值與意義[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21(6):7-13.
[5]杜放,年青,馬文卿,等.“后奧運時代”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審視與反思[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3,27(3):25-28.
[6]杜放,遲興學,鄭洪才,等.“新農村”視域下農民體育發展戰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21(7).
[7]杜放,鄭洪才,羅鵬,等.“建構主義”視域下快樂體育教學思想的解讀[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3,28(2):63-65.
[8]杜放,閻帥,岳青松.“和諧社會”視域下我國社區體育的價值取向與發展定位[J].山西體育科技,2013,33(1):41-44.
[9]杜放,李艾宣,關力豪.中、韓女子短道速滑隊3000m接力項目戰術特征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7).
[10]杜放,年青,王林昆,等.我國普通高校體育專業招生考試術科項目設置探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3,31(2):60-64.
[11]杜放,張耀.當代3000m障礙跑比賽戰術策略的構建[J].山西體育科技,2012,31(1):9-11.
[12]杜放,鄭洪才.淺談青少年田徑運動員的膳食營養[J].體育師友,2011,34(1):77-78.
[13]杜放,鄭洪才,羅彭.吉林省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1,33(5):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