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溫州大學體育學院 浙江溫州 325035)
自新課程實施以來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強烈感受到教學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而現有的課程資源卻普遍匱乏;同時,越來越多的體育教育工作者強烈感覺到一些新型課程資源越來越多,而教育教學效果卻不被看好。因此三級課程管理體系中也明確指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將課程開發活動置于地方、學校所能憑借的課程資源上,從而突破單一狹隘的傳統教學模式。由此可見,本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既補充了學校現有資源的不足,又將那些反映地方自然地理、風土人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活動設置成課程內容。本文旨在通過本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與實際教學中的問題有效的結合,闡釋本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學校體育中的重要作用。
國家課程是在基礎性與統一性方面對學生發展做出規定和要求,以保證基礎教育的基本質量。同時,又必須使各地、各校享有一定的自主權,能夠顧及到自身的特點。本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價值就在于它尊重具體地區、具體學校的環境和師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使國家課程更具有適應性和針對性,為各地、各校達到國家的基本要求留下了發揮其創造性的空間和條件,將學校中現有存在著的與學生發展相悖離的方面得以改進,諸如改革學校的教學制度,改進教學方法、改善學生的成長方式等,調整現有的課程政策,實現有關因素和條件的重組,進而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課程資源是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該區域以自身在經濟、社會、文化及自然地理環境方面的特色成為構成豐富的課程資源的素材。充分挖掘當地豐富的有利因素和條件,使之有效地服務于學生發展,并且是各地教育功能從自身實際出發來進行課程管理與開發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本土資源的開發使國家課程在地方和學校得到更好地實施;使地方和學校在課程活動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以更好地發揮。因此,本土資源的開發在課程資源規劃、設計與實施中,融入了學校自己的教育哲學思想,因而有助于學校辦學特色的創建與發展。
校本教研雖然要立足于學校,但它又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內的力量,而是一種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體育學科的校本課程開發不僅針對課堂教學進行開發和研究,也將課外體育活動、運動訓練、體育競賽等其他學校體育工作納入到校本課程研究和開發的范疇,以整體的觀點重新梳理和定位學校各類體育工作對學生身心發展起到的作用。
學校的改革和發展必須要密切關注地方的需要,服務于地方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地方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使學校更加關注和了解地方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習俗、自然、地理、環境等發展的實際需要,從而找準學校的培養目標的定位,重進一步提升學校文化品位,使之成為鮮活生命力和感召力的精神家園。對本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也大大地豐富和充實了學校的課程內容,使教育教學密切聯系當地實際,促進學校與現實世界的溝通,加強了學校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實用性,從而達到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整合。此外,本土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實施還有助于學校進一步挖掘辦學潛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不斷優化各種教育資源配置,切實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
學生的成長環境應該是充滿生活氣息,豐富多彩的。作為學校,它所面對的是一個個正在成長的、有諸多發展需要的生命體,它理所當然地要為學生的各個方面的發展需要提供條件和可能,而學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過組織保證生長的各種力量,以保證教育得以繼續進行。因此,出于使學生得以更好地發展的思考,鼓勵學校充分發掘存在于學校四周的、豐富的課程資源。保障課程目標的順利達成是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學生個性和諧發展、學習方式多樣化、豐富生活、了解社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條件。
將本土資源的開發運用到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中,也是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本土的民俗民風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對當地傳統的歷史文化等了解甚少,因此,在本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讓廣大的學生充分體驗自己家鄉的物質與文化,感受地方特色,同時,通過體育教學加深學生對本土資源的認識,提高對本土資源文化傳承的意識。
時代需要創新。在傳統的課程論中,教師只是既定的課程的“使用者”,是課程活動中某種既定課程的“實施者”。隨著課程理論研究和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在課程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發生了重大轉變。廣大教師成為了課程的開發者、設計者與編制者,利用一切有教育價值之物促進學生發展。隨著對生活世界的重視,要求教師能夠從更廣闊的范圍里去尋覓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并用恰當的方法將其有效地運用于教學中。
另外,本土資源的開發是一個由各方面人士參加的合作和探究的過程。教師接入到課程活動的全過程,有助于充分發揮隱藏在實踐領域中豐富的課程資源,也有助于充分發揮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的能動性和積極性。
一個學校的文化直接影響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更加影響著整個學校的發展。當一個學校擁有積極的、專業的文化就會看到有意義的教師發展、成功的教育改革和學生學業成就的提高。對本土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不僅會考慮到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目標、學生的現實需要和發展需求等因素外,更加突出考慮到學校所處的地域文化條件以及學校自身的文化底蘊。
因此,將本土資源開發運用到學校體育教學中,吸引學生去探索、去了解本地區的歷史發展與貢獻,從而激發了學生的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既拓寬了學生體育課學習的空間,又滿足了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認識本地區文化存在的價值,使他們樹立對家鄉的自豪感。
(1)利用本土資源開發的運動項目與現代競技體育項目相比,在體育教學中更能突出地方性,更有利于滿足不同地區實際的體育教學需要。
(2)利用本土資源開發的運動項目更受當地學生、學校領導及體育教師的認可。
(3)本土資源的開發經過選擇、改編、研究整理后,應用到學校體育教學中,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使其具有學校特色。
(4)通過本土資源的開發促進同行業內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校體育教研的專業缺乏,提高廣大的體育教師教研積極性和教研意識,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
[1]李潤梅,楊占明,王福杰,等.對體育校本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思考[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25(1).
[2]董杰.淺議學校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J].商業經濟,2009,10.
[3]錢應華.新時期中小學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6,22(1):88-90.
[4]毛文新.利用本土資源開發校本課程[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