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
(西南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400715)
體育教育是一種通過身體活動而進行的教育,體育教師是體育教育的直接貫徹者,教與學活動之間信息傳遞與反饋的控制過程是有效的調控系統。體操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學生反復進行身體練習來進行動作技術和方法的傳授與學習。體操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組成的體態語言都將對學生產生重要作用。
所謂體態語言,是指人在交際過程中,用來修飾、加強語氣的身體態勢。它能使有聲語言形象化、具體化。體態語言與有聲語言的完美結合更能清楚形象的表達人們的交際意向。它的作用效果,有時是有聲語言代替不了的。體態語言既有約定俗成(共同認可)的一面,又有靈活變化(因不同接受對象、不同情境而異)的一面。
體育教師體態語言是指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運用身體的有關部位所表達的有意義的動作的總和。這些動作能輔助教學,更清晰的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
與其他教師相比,體育教師從事的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教學活動,他們不僅要向學生教授理論知識,還要教授技能技術動作。技能技術動作只有靠無聲的體態語言,生動形象的表達出動作的姿勢、具體方向等要素。因此體育教師的體態語更為豐富,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體態語言更為重要。
體操教師體態語言是體育教師體態語言的一部分,也包括技術性體態語和非技術性體態語,是具有體操教學特點的體育教師體態語。在體操教學中體態語言和有聲語言一樣作為師生間交流信息傳播的不同載體及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聯系師生雙方教與學活動以及信息反饋的重要紐帶。
體操教學中教師的動作示范能給學生以直接的視覺形象,尤其對新動作和身體各部分配合較難的動作,不論用多少遍有聲語言也難以表述動作的具體表象,只有無聲的體態語言才能準確的表達出直觀的動作形象,讓學生一目了然。在體操技術技能教學中運用示范動作要比講解更清楚、更具體、更形象。有聲語和無聲體態語有機的結合,使學生直觀地了解所要學習和掌握的動作的特點、結構、要領和完成方法,促進學生建立一個完整、正確的動作表象和概念,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用手臂、手掌做示范,既節時省力,又避免了教師不能做示范的缺陷,而且能邊演示邊講解,有利于學生快速掌握動作,縮短教學過程。
體態語言是在上課過程中,隨時流露出來的一種無聲信息,這種信息有別于提問、作業、考試、改正動作錯誤等方式所反映的信息,具有及時性的特點。及時性的體態語言在體操教學中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它運用在體操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如學生在做與課堂無關的小動作時,教師不是馬上給予口頭的批評,讓學生羞于面子,無地自容,而是巧妙的向學生投去批評的眼神,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課,這樣及時巧妙的體態語言不僅能激勵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不至于耽擱課程進度。如果教師的保護與幫助及時到位,可以消除學生的恐懼感,讓學生輕松的完成動作。反之,會讓學生對體操器械有恐懼心理,不易完成動作。
在體操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只是理論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技術技能的傳授,如果教師只用有聲語言講解示范動作,然后讓學生完成動作,學生不僅不能按時按量的完成課堂內容,而且有可能誤解動作,學到的是錯誤技術,而學生自己還意識不到。如果教師講解、示范并行,借助一個漂亮規范的動作,同時用言語行為表達出來,既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更具體、更形象的向學生傳遞動作表象,加深學生對技術動作的印象。所以,如果只用語言講解,不做動作示范,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將會大大消弱,教師的動作語言在體操教學中無時不刻的幫助學生理解,輔助教師的教學。
教師的教學信息不僅僅是靠語言來傳遞,很多時候必須借助體態語言來傳遞,形象的動作示范把教學信息修飾得更形象、更具體。學生通過教師的體態語言更清楚的理解課堂內容,接受和感知教師的批評、表揚等信息。教師又根據學生對課堂所顯示的情緒色彩、思想表現等來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進度和改進教學方法。這樣教師與學生用各自的體態語言進行信息交流,互相感染和互相影響,使教學活動有聲有色,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師應充分運用體態語言傳遞語言的功能,從把信息傳遞給學生到收到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準確的調整教學精度計劃,完善教學方法,變換課堂氛圍,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體操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有的動作示范就是對動作語言的充分運用,教師大膽的運用動作語言(即身體的各種動作姿勢)來與學生進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向學生進行的生動、直觀的技術動作展示的過程。它能給學生以直接動作表象,尤其對新動作和較難動作,體態語言比語言能更具體、更形象的表達動作信息。動作語言不僅能又好又快的促進教學,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教師準確、優美的動作語言對體操教學非常重要。
作為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的教師,能充分發揮自身形體效應的技巧,將對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教師的形體效應主要是指教師憑借自己的形體、姿態及衣著服飾等展示給學生的印象。田徑、體操、球類、武術、健美操等運動都有自己的服飾要求,這樣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上課激情。
在體操教學過程中,體操教師運用各種示范姿勢來組織教學。示范動作它作為特殊的教學語言,是教師以具體動作、姿勢為范例,向學生傳授技術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動作信息是有聲語言所不能表達的,特殊的動作效果也是有聲語言所不能代替的,因此,正確、合理的示范對于初學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
在保護與幫助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可控制和暗示學生的身體,以此來指示動作方向,這樣可以使學生盡快領會動作的要領,掌握技術、技能的學習方法。在體操教學中,多數靠學生進行身體的實戰練習,為了讓學生盡快地由視覺、聽覺調整過渡到主要靠肌肉運動感覺來支配動作技能的境界,教師可用手或身體對學生的肢體的運動方向和范圍進行限制,或用強制的方法對其身體、四肢進行定位,以便在學生的腦海里形成正確的運動感覺信息,使動作表象得以檢驗和鞏固。
體態語言應在課堂上發揮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在體操教課堂中,教師的體態語言過于頻繁、雜亂,不僅不能輔助教學,反而讓學生迷惑不解,達不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如果體態語言隨意使用或習慣性體態語言,均沒有任何交流作用,反而可能使學生產生誤解。因此,體操教師在使用體態語言時必須遵循準確性原則,即使是一個手勢或是一個眼神,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示范和講解是體操教學的主要方法。體態語言表達能夠最直接地把技術動作信息傳遞給學生,示范體態語言向學生直觀、立體地展示和描述,所教技術動作特點、結構、要領和完成方法,建立起一個完整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教師示范動作的規范性對教學非常重要,只有教師正確的示范,將運動技術的理論轉化為動作,才能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從而掌握正確的技術要領。
在體操教學中,體態語言作為教師的一種特殊語言,輔助有聲語言來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需要每位體操老師合理正確地運用、充分挖掘和完善,讓體態語言在體操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好的服務于體操教學,以期在體操教學中達到良好的效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1]莊錦英,李振村.教師體態語言藝術[M].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7.
[2]吳鐵峰.淺談體態語言在網球教學中的運用[J].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24).
[3]王雁北.藝術體操教學中的體態語言[J].繼續教育研究,2000,4.
[4]陽兆洪.淺談體育教學中教師的體態語言[J].體育科技,2005(26).
[5]周建社,向群,屈軍友.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體態語言[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2(27).
[6]趙升.論體育教學中體態語言的特點與應用[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3,3(18).
[7]廉潔.談體態語言在體育教學中的正確運用[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3,9.
[8]陳仲文.休育教師休態語言運用解新[J].維普資訊,2006.
[9]張明貴,劉冬梅.論體勢語言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影響[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