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軍
(甘南合作藏族中學 甘南州 合作市 747000)
為了更好地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第二期工程和甘南藏區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在學校傳播弘揚體育文化,在環境條件極差,體育文化偏低的甘南藏區民族學校,更應該加強學生體育文化建設,增強學生體質,提高藏區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的中華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尤其針對藏族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缺乏,對甘南藏區民族學校體育的發展進行了現狀探討,為今后甘南藏區民族學校體育事業能更好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或建議。
查閱大量關于甘南藏區經濟、文化、體育等方面的文獻資料,進行認真整理。
通過在校任教十幾年的實踐與觀察,針對部分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分類整理資料數據統計。在此基礎上,采取綜合分析進行理論思考,提出改進和發展民族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長江、黃河上游,甘、青、川交界處。總人口68.01萬人,藏族占54%。境內地貌復雜多樣,海拔1172~4920米,年均氣溫6.1℃,降雨量400~800毫米,且大多是山區、草原,地廣人稀,人口密度低,交通不發達,許多村莊未通汽車,交通靠蓄力和人力,況且他們仍過著游牧生活,居所不定。這為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有組織的現代體育活動帶來一定難度。我們發現少數民族受其居住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經濟水平、政治文化知識傳統結構、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落后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制約他們從小對體育認識是膚淺片面的,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藏族學生在生理方面受其生存地缺氧養成了他們各種動作緩慢的現狀;在心理方面,他們很難接受制約式的教育。此外教育基礎、文化素養、物質條件、遺傳基因及生活環境的不同,學生在身體發育、健康水平及體育基礎方面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并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和發展傾向。因此,學生在學習同一教材的某些動作要領時所表現出來的準確程度也將大打折扣。概括起如下。
3.2.1 心理因素
藏族學生性格比較復雜,喜、怒、哀、樂表露明顯,轉換較快。一般來說,他們喜歡表現,也善于表現,練習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高,但比較固執,聽不得說他不行的語言(特別是人多的時候),承受挫折的能力較弱,比較容易放棄,特別是受到打擊后,不容易走出陰影,容易出現意想不到的過激行為。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多用贊美和激勵性語言,使他們始終保持輕松、愉悅的情緒和良好的自我感覺,旺盛的精力和練習積極性。這樣做,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減少學習困難(教學難點)的產生。當學生出現方法錯誤和動作錯誤、而形成學習困難(教學難點)的時候,教師切不可直截了當地說“不行”、“錯了”,可用委婉的,或征求性語言說:你試一試這種方法行嗎(教師示范);你如果用“某某方法”(教師告訴學生具體方法)效果可能會好一些;如果你再做(指動作)“怎么、怎么(高,有力……)一點”就更好了。這樣,不但可以維護他們的自尊心,而且可以使他們盡快克服學習困難(教學難點),掌握動作,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2.2 生理因素
藏族學生生長在高原地區。高寒、缺氧的氣候,特殊的飲食結構和方法,獨特的勞動和生活方式,使他們的力量素質較好(腰腹力量較弱),柔韌性、協調性、心肺耐力、速度素質較差。因此,他們對柔韌性、協調性和動作速度要求較高的練習,學習難度較大。
在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有計劃地加強學生身體素質薄弱部位的訓練,發展他們的體能,以減少由于身體素質原因造成的學習困難;對一些學生難以掌握和完成的動作,教師應有針對性地設計和采取一些輔助性的、過渡性的練習,使他們逐步掌握動作,減少學習困難。例如,學習魚躍前滾翻時,學生一般都是躍不起來,或身體著地的順序和部位不對。對此,教師可讓學生先復習前滾翻,再練習遠撐前滾翻,并逐步延長手的遠撐的距離,最后學習完整的魚躍前滾翻動作。
由于甘南藏區的教育資源原因,藏族學生體育基礎知識、技術、技能相對較差,有的內容根本就沒有接觸過。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學習困難相對較多和較大。在教學前,教師要對學生的體育基礎知識、技術、技能狀況作全面的了解。可采取詢問的方法了解學生學過什么內容,達到什么程度,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選擇,使教學具有針對性。
在教學中,對學生已經存在的知識、技術、技能、身體素質方面的不足,應采取查漏補缺的方法逐步進行彌補,使他們達到教學要求;對學生沒有學過的內容,要在學生具備學習該項內容的知識、技術、技能和身體素質的條件下,采取逐步過渡的階梯式方法進行教學。同時教師要認真觀察,仔細分析,看學生對完成動作的哪些部分比較吃力,是技術方面的原因,還是身體素質方面的不足,或者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并及時采取示范、幫助、鼓勵和輸導的方法進行解決。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使教學收到好的效果。
人們的行為是受觀念意識支配的,落后的觀念意識,影響人們社會實踐活動。人們在解決了生活溫飽問題之后能不能參加體育鍛煉,關鍵在于人們的體育觀念。也就是說影響人們參加體育鍛煉的一個直接因素是體育觀念,它包括人們的體育愛好、健康意識、對國家體育大事的關注程度、對體育的認可及對體育消費的理解等。一個人如果有了對體育的正確理解和愛好,就可能在時間少、條件差的情況下,擠時間、創造條件去參加體育活動。我們發現少數民族受其居住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經濟水平、政治文化知識傳統結構、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等方面的影響,制約他們對體育認識是膚淺的片面的,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體育部門與其他機構合并,各主管體育的部門,有名無實。體育干部大多是兼職,其主要工作是其他工作,由于農牧民居住較為分散,鄉村級更無體育組織,造成體育工作在農村出現“盲點”。這種現象在甘南藏區更為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族地區體育的發展。
另外農牧民文化教育程度比較低,大多是小學畢業或文盲,不認識漢字,日常生活主要運用自己民族語言文字,接受外界信息受到了一定限制,再加上宗教信仰氛圍濃厚,民族風俗習慣也影響到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觀念。
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在少數民族地區家庭的主要消費支出除了日常消費外,主要包括:蓋房子、添置家電、家具、支付子女教育費用、對購置體育用品、器材、體育文化、娛樂費用廖廖無幾。為了促進甘南藏區實現經濟發展,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除了抓好“科教興國、科教興省、科教興州”戰略,抓好對科技、教育的投入外,重要的一點是抓好人口質量,要求勞動者身體健康、體力強盛、精力充沛、具備文化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能力,使勞動力再生產過程中達到增值的作用。
甘南藏區體育文化的發展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民族體育文化的建設,對于推動甘南藏區民族文化的繁榮具有深遠意義。體育的發展規模、水平和速度,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甘南藏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加大輿論宣傳,使更多藏區人民自覺地參與體育鍛煉,加快甘南藏區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農牧民的體質。
總之,甘南藏區民族學校體育教學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深入挖掘民族體育資源,將民族特點切實有效的運用到現代體育教學中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增強學生體質,弘揚民族體育文化。
[1]劉雪松.論我國民族體育的特色及其發展[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90,27(4):32-33.
[2]溫佐惠,陳振勇.西部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地域體育文化理論探微[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34(1):14-18.
[3]鐘明寶.必須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J].中國學校體育,1996(4):11.
[4]袁革.四川省邊遠地區部分縣級中學體育現狀調查[J].體育科學研究,1997(1):11-13.
[5]陳琦,劉德儒.教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高嶸,吳濤.西北邊遠貧困地區農村學校體育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3,10(4):17-24.